媒体:襄阳“迎客松”被砍,也砍伤了60年的风风雨雨

这棵树的存在,不仅是独有的、不可再生的风景,也是带有年代意义的标志物5月30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湖北襄阳扁山山顶上一棵60余年树龄的丝棉木被砍。这是一棵吸引了不少游客打卡拍照的“网红树”,被人称为襄阳的“迎客松”。据报道,在扁山山顶,只有这么一棵树。其它树木都不能生长的时候,它还能生长,这棵树能活下来,就是大自然的奇迹。就此而言,这棵树也带有精神象征的意味。横遭此难,怎不令人扼腕。5月31日,襄阳市襄城区尹集乡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向媒体表示,树没有完全被砍死,现在还保留有树根,林业部门正在对树根进行抢救。纵然如此,这棵树的命运也十分脆弱。谁也不能保证它必能起死回生。而且,即便可以活下去,“复活”后的树也不可同日而语。如今,一切希望都系于“抢救”之上,期待能有奇迹发生。事件的发生引人追问,是谁要和这棵树的众多粉丝过不去,非要对它下黑手不可?此棵丝绵木既非红木,也非…

明星挤进配音圈,观众崩溃了

作者 | 邹迪阳值班主编 | 赵靖含“这哪是《哈尔的移动城堡》,分明是《哈尔滨的移动城堡》。”宫崎骏经典代表作《哈尔的移动城堡》登陆五一档。作为宫崎骏最满意的作品,电影面世20年后首次在中国大陆重映,特殊意义之外,该电影也因流量演员于适和田曦薇的中文配音而受到关注。先导物料中,于适配音哈尔的片段,被很多网友诟病带股“东北大碴子”味儿。在B站上,有UP主整理了数版哈尔配音的对比,从原版木村拓哉到台配的李勇,都做到了既有记忆点,又不缺翩然的少年感。相形之下,于适版的声线、断句都不免见绌。而给女主苏菲献声的田曦薇,也因在受访时对人物解读不到位,招致了非议。《哈尔的移动城堡》剧照这种“水土不服”的落差,本就是可预见的。尤其原片问世20年来,作为影迷心头的白月光,“转译”成国配时难免被严苛的目光锁定。任何瑕疵的暴露都像是一记闷棍,将人瞬间从银幕编织的梦境中拽出。而电影之外,…

吹填贡士礁,打破菲律宾越南对南沙群岛的非法侵占,可行吗?

我们都知道,越南是侵占我国南沙岛礁最多的国家。那要说第二,那肯定就是菲律宾了,最近这个国家闹的特别凶,不但企图对坐滩的仁爱礁输送破船加固材料,甚至又在这两个月对黄岩岛升起了觊觎之心。也是在这几天,我国在黄岩岛潟湖入口处修了闸门。杜绝了菲律宾屡屡非法登岛的举动。针对越南和菲律宾的侵占行动,有网友提出建议,贡士礁是进入南沙的第一站。如果能进行吹填,那将扼守南沙门户,也可打破这两国对南海门户的非法侵占,那这办法究竟可行吗?南沙门户双子群礁之贡士礁双子群礁,位于南海诸岛的中心地带,由多个自然形成的岛礁组成,据历史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国人就已开始航行南海,经过双子群礁,并在此进行渔猎和贸易活动。进入唐宋时期,中国的南海航海活动进一步发展,不仅沿海航线已经非常繁忙,而且中国船队已经可以远航至印度洋和波斯湾等远方海域。在这一长期过程中,双子群礁等南海诸…

李翊云:当一个作家拒绝和解

在当代美国华裔作家中,李翊云是不可忽视的存在。2003年登入文坛以来,李翊云的作品连连获奖——首部短篇小说集《千年祈愿》获得2005年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上榜《纽约客》“最值得期待的年轻作家”,2012年获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2013年担任英国布克奖评委.......2023年11月,《我该走了吗》在中国出版,这是李翊云首部被译成中文出版的小说。李翊云的写作和她的人生一样难以捉摸,不可归类。她拒绝陈词滥调,反抗美国写作坊教授的金科玉律,反对“技法”。她的人生也是对陈词滥调的拒绝:30岁,她放弃医学博士的学位,开始写作,再读一年她就能拿到学位;她用英语写作,并一直拒绝将小说翻译成中文;2012年,她患上了抑郁症,有几年不能再写小说;2017年她出版回忆录《亲爱的朋友》,讲述自己的抑郁经历,几个月后,她的长子文森特自杀身亡。面对命运的痛苦和不可知,李翊云一以贯之地给予反…

这场颁奖,全屏马赛克…

2月6日云南德宏边境管理支队陇川边境管理大队举行了一场特殊的颁奖仪式由民警家属给民警颁奖民警王志(化名)的妻子将“二等功”的证书颁发给了王志并为他挂上了二等功勋章而在能公布的画面里他和家人的脸部都必须打上马赛克因为他是一名不能露脸的“缉毒尖刀”自动播放2022年10月中旬王志接到线索一个贩毒团伙计划将一大批毒品走私入境他立即带队进行侦查2023年1月一男子来到云南某边境县城小巷内从行李箱内取出一个编织袋放入水沟内便离开另外两名男子到达后分别驾驶一辆货车和轿车在城区内活动随后两名男子共同乘坐货车来到小巷就在其中一名男子即将把编织袋放上车的瞬间埋伏在附近的王志和侦查员一拥而上将两人当场抓获现场查获海洛因29公斤在坚守祖国西南边陲的22年间王志和他的战友一直战斗在打击跨境违法犯罪斗争的最前线2019年至今他参与侦破各类毒品案件35余起缴获毒品110余千克成功摧毁多个重大贩毒团伙王志先…

一天跑四五家医院,直到编织袋装满,异常开药背后的猫腻

近年来,医保骗保案时有发生,有些涉案金额甚至上亿。有的骗保案,一端是从医院里骗取大量的医保药,一端则是上市销售,背后已经形成了一张跨地域的巨大网络。这么多的医保药是怎么从医院被骗走的?嫌疑人又是怎么利用骗来的医保药牟利的呢?循着被骗走的医保药的踪迹,一起来看医保骗保背后的利益链条。“蚂蚁搬家”式开药2022年初,云南普洱市医保局发现当地有些患者的医保卡出现了异常情况。云南省普洱市医保局副局长肖德兵:“一些患者短时间内会在多地、多个医院开治疗肾病的药品,频繁开药的次数,引起了我们的警觉。”分析发现这些出现异常的医保卡持有者,几乎都是患尿毒症或者其他种类特殊病、慢性病的患者,近年来国家医保政策给予这些患者很高的支持,给他们发放一种特殊病、慢性病就医证,就医时医药费医保报销比例最高可达90%。那么,这些持卡人为什么要频繁开药呢?医保局正在走访调查的时候,一家制药企…

砸碎铁饭碗,北京、上海、广东开始动真格!

作者:张生有了铁饭碗就能躺平的时代,一夜到头。从来都没有救世主,能救你的只有自己!一铁饭碗,终于也不铁了。自2020年山西6县打响全国精简公务员第一枪后,越来越多地方看到了奔头,纷纷开始效仿。这一次,就连北京、上海、广东都开始来真的。公开统计数据显示,自2023年12月以来,全国至少18个省市相继出手,明确要对党政机关等机构动刀。最关键的是,拿来开刀的不仅是数量庞大却真正干实事的编外人员,而是一些机构部门都面临整体裁撤,包括领导在内的“铁饭碗”统统都可能砸烂。比如北京,重点对金融、科技等领域的机构职能优化调整,着力精简人员编制、规范部门领导职数。也就是说,一些部门领导的饭碗铁定保不住了。比如上海,从基层的街镇和城中村先下手,精简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还有江苏,明确要从严落实编制配置要求,也就是最低精简5%的编制。不只是经济发达地区,连青海这些没钱的地方,下手更狠。青海…

“包租公”抓间谍,不是误打误撞

“我的房子租给外国人了,但从来没人入住,屋里老是发着绿光,情况很可疑。”顺着包租公给“12339”打来的一个举报电话,国家安全机关打掉了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窃拍窃照的一个窝点。原来,这处房子在某滨海高档小区,不仅可以将沿海的美景尽收眼底,如果借助专业设备,还能够远距离观测小区对面的某海军基地。这些泛着绿光的设备正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布设的窃拍窃照设备,他们企图通过视频监控方式,窃取我新型军事装备秘密,如果这些视频内容被传输至境外,将严重危害我国家安全。依据《公民举报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奖励办法》,国家安全机关给予举报人李某重大贡献奖励。真实的案件最能教育人。包租公的经历警示我们:“反间谍”不是电影、电视剧里的剧情,“谍影重重”就在我们身边。细数起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间谍案并不少。2011年,某军工科研院网络管理员陈某“偶遇”了一名自称彼得的外国人,在高额报酬的诱惑下,开…

捐给震区的羽绒服包裹现身展销会,网友质疑被倒卖,多方回应

极目新闻记者 丁伟12月27日,有网友反映,某展销会上疑似出现了捐给甘肃震区的羽绒服包裹,怀疑赈灾物资被人倒卖。27日晚,极目新闻(报料邮箱:jimu1701@163.com)记者从多方了解到,并不是捐赠物资被倒卖,而是好心人准备将该批羽绒服寄往震区,等待邮寄时被人拍下,造成误会。(视频截图)视频显示,在某一展销会上,出现了一个编织袋包裹,上面写有“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民政局救灾物资接收处(点)”和“羽绒服”等字样,还有疑似捐赠者和接受方的电话。上述视频引来诸多争议,有网友怀疑有人在倒卖捐赠震区的物资。27日晚,极目新闻记者拨打积石山县6.2级地震救灾社会捐赠咨询电话,工作人员称,捐赠物资的接收和发放都有严格的流程,不可能出现倒卖物资的情况。记者联系了上述物资的捐赠人杨女士,她向记者介绍,自己是河南郑州人,在新疆阿克苏做生意。几天前,她听说甘肃发生了地震,就想着尽一点心,为震区做…

大城市00后扎堆赶集:每月省下一两千

近两年,大城市的年轻人有了新的爱好:去农村赶集。不少农村市集更在社交媒体上火出圈,像是北京郊区的沙河大集,“全北京没有大学生没听说过”。▲ 两位热衷于赶集的年轻人一条采访了6位热衷赶集的年轻人。有大学生比上早八课起得还早,只为在市集30块钱吃到撑;有工作党每周赶集囤菜,每月省下一两千;也有00后赶遍全国大小市集,到陌生摊主家吃饭……便宜之外,年轻人也在赶集中找回了久违的烟火气,和生活的另一种可能。编辑:宋 爽责编:朱玉茹▲ 年轻人爱上了赶集在每座城市的乡镇都能找到市集。社交媒体上关于“赶集”的内容,浏览量上百亿(图片与文中人物无关)周三清晨6点,北京天还没亮,大三学生叶子就轻手轻脚地爬下床,快速洗漱完毕,经过还在沉睡的室友,走出宿舍楼,急匆匆地乘上开往郊区的早班公交车。公交颠簸1个半小时,来到偏远的昌平区,下车,周围已是人山人海:穿着朴素的农民工、提着编织袋的老…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