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租公”抓间谍,不是误打误撞

类别:资讯动态_热门资讯   时间:2023/12/28 8:26:52   点击:44   标签:国家 间谍 机关 人民 秘密 照片 情报 任务 外国人 方式 军事 小区 窃拍窃照 局长 群众 对方 工具 集会游行 布置 人员 无差别 收益 精心 退伍军人 城市 叶某 国防 中国 陈某 包租公 网络管理员 发烧友 视频 反间谍 谍影 对面 贼喊捉贼 间谍活动 结果 金钱 网络通信 留学生 风景 信息 科研单位 设计师 花式 主战场 网通 绿光 辽宁大连 普通人 对华 情况 赵某 形象 中情局 公职人员 河南 大学生 军事基地 现场 风险 科研 军工 战线 报告 举报人 普通 罪恶 反间 编织 高额 美差 报酬 猎物 房子 滨海 剧情 军舰 和平演变 手段 安全部门 电视剧 规划 企图 远距离 海军基地 美国中央情报局 意识 美国中情局 防谍 伯恩斯 案例 单打独斗 防线 重大贡献 李某 图书馆 全天候

“我的房子租给外国人了,但从来没人入住,屋里老是发着绿光,情况很可疑。”顺着包租公给“12339”打来的一个举报电话,国家安全机关打掉了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窃拍窃照的一个窝点。原来,这处房子在某滨海高档小区,不仅可以将沿海的美景尽收眼底,如果借助专业设备,还能够远距离观测小区对面的某海军基地。这些泛着绿光的设备正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布设的窃拍窃照设备,他们企图通过视频监控方式,窃取我新型军事装备秘密,如果这些视频内容被传输至境外,将严重危害我国家安全。依据《公民举报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奖励办法》,国家安全机关给予举报人李某重大贡献奖励。真实的案件最能教育人。包租公的经历警示我们:“反间谍”不是电影、电视剧里的剧情,“谍影重重”就在我们身边。细数起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间谍案并不少。2011年,某军工科研院网络管理员陈某“偶遇”了一名自称彼得的外国人,在高额报酬的诱惑下,开…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