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已开始为中俄月球科研站研制核能装置

据俄新社报道,当地时间5月8日,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经理尤里·鲍里索夫宣布,中俄合作建设的国际月球科研站的核能装置研发工作已经启动。国际月球科研站。图自微信公众号“中国的航天”报道显示,鲍里索夫早前表示,有必要在月球上建立一个可靠的持久的核能装置,因为月球上的一个夜晚大约会持续14个地球日,太阳能电池板无法存储如此多能量来保证电器运行这么长时间。他指出,俄罗斯正在与中国同事讨论在2033年-2035年将核能装置送到月球表面并进行安装。鲍里索夫表示,俄罗斯可以为月球科研站的运行提供核动力来源,为中俄这一联合项目做出贡献。据微信公众号“中国的航天”和航天局网站此前消息,2021年3月,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经理罗戈津通过视频会议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谅解备忘录》。同年4月,《中国国家航天…

武大教授回应入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官网申报,未向代理机构支付费用

连日来,有关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含金量的讨论持续发酵,相关当事人就此作出回应。记者发现,今年2月19日,“电气工程学报”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日前,从欧洲自然科学院传来好消息,在正式公布2024年度新增院士名单中,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何怡刚教授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5月8日晚,武汉大学何怡刚教授在电话中回应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自己是在去年通过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申请的“院士”。“他们有一个流程写得很清楚,按照上面的要求递交材料就行。”而对于有媒体报道的“支付40万元-100万元服务费,就能增选成功”的情况,何怡刚则表示欧洲自然科学院本身是不收费的,是有些代理机构收取的翻译和服务费用,即便通过中介申报一个国际科研项目也要产生这样的开销。何怡刚强调,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是他自己申报的,并未向代理机构支付过相关费用。此前是否收到过有关参选该院院士的邀请?申请过程…

陷入“40万买院士”争议的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今年都颁给了谁?

到底是学术荣誉还是商业交易?连日来,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含金量引发舆论质疑。有媒体调查后指出,这个“欧洲自然科学院”,虽然号称由欧洲多国科学家组织成立,但国内有多位教授都被披露曾收到有关参选该院院士的邀请函,声称付40-100万元服务费,就能增选成功,有的则表示“18万包过”。5月8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科协之声”发布署名为“钟科平”的评论文章《井喷式的“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折射出什么?》指出,各部门机构不应为“投机者”捧场站台。中国科协在文章中指出,有关部门和机构要注重激浊扬清,着力为科技工作者营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公平的创新环境。一方面,着力清理各类“野鸡大学”“山寨头衔”“违规评比”“收费表彰”,避免给任何取巧、钻营的投机者站台,更不可向其倾斜资源;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并合理评价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成果,确保其能够获得稳定支持,开展良性竞争。澎湃…

这位女部长赴香港,释放这一重要信号

撰文丨余晖5月5日至7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应邀出席香港·全球人才高峰会并访问香港。王晓萍此次赴港,意在:深化拓展内地与香港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交流合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建设国际人才枢纽、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访问香港期间,王晓萍有多个行程。她分别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郑雁雄,以及香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主席刘麦嘉轩等举行工作会谈。另外,她还出席了香港·全球人才高峰会并作主旨发言。政知君注意到,香港·全球人才高峰会是本届特区政府举办的首个以人才为主题的国际论坛和展览会。会议旨在向世界展示香港在“一国两制”下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并推介香港作为国际人才枢纽和国家人才门户的魅力。本届高峰会由三部分组成,包括7日的“国际人才论坛…

起底欧洲自然科学院:创始人90年代起创立各种协会,所在地址有牙医、律师等使用

封面新闻记者 陈甘露 郝莹 周翼 图据公开信息近日,多家国内学术机构、权威媒体相继发布了“xxx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有网友质疑,该机构系民间组织,“交40万人民币就能获评。”封面新闻记者查阅了欧洲自然科学院的公开资料、官网发现,该学院创始人为俄罗斯人,他作为联合创始人创立的“俄罗斯自然科学院”,也被网友评为“非官方组织”。5月7日,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上职务为“国际知识产权部律师”的吕雪峰(音译)回应封面新闻记者,“欧洲自然科学院就是一个普通的民间科研组织”。针对中国网友“交钱就能评院士”的质疑,他表示:“应该是不行的。”起底1创始人是谁?曾创立俄罗斯自然科学院,系俄民间组织据公开资料显示,弗拉基米尔·蒂明斯基1938年出生于俄罗斯莫斯科,毕业于莫斯科地质学院,并于1969年获得博士学位。自1990年起,蒂明斯基成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RANS)院…

“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井喷,媒体揭露翻版“克莱登大学”

近日,多家国内学术机构、权威媒体相继发布了“xxx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消息,引发社会舆论关注。在多篇官方通稿的描述中,该“欧洲自然科学院(Europaische Akademie der Naturwissenschaften)”号称总部位于德国汉诺威,由“多国科学家、学术团体创建”,是“国际上跨地域和学术领域认可度最高、影响最大的科学组织之一”。而所谓“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则有1700多名,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科学家和学者”,其中包括“诺贝尔奖、爱因斯坦奖、哥白尼奖获得者”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检索发现,国内权威机构公开发布的“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当选者”信息,至少可追溯至2021年。其中,不乏来自东南大学、贵州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学术机构的科研人员,也有诸如吉林某医药公司董事长李盛学、“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彤(注:“中国发展研究院”在全国社…

他被称为“最帅院士”,87岁仍坚守科研一线

先生,不仅是一种称谓,更蕴含着敬意与传承。可堪先生之名者,不仅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更有着温润深厚的德性、豁达包容的胸襟,任风吹雨打,仍固守信念,将深沉的家国情怀根植于血脉之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后生晚辈持起读书、做人的一盏灯。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先生》,向以德性滋养风气的大师致敬、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今天推出《王德民:择一事,终一生》。自动播放人物名片王德民,87岁,中国油田分层开采和化学驱油技术的奠基人,多项科研成果为大庆油田稳产增产提供了技术保证。他是我国石油开采专业首位工程院院士,院士登记表里这样评价他的工作:“这些工艺,都是世界上油田开发意义重大、难度最大、工艺最先进的技术”。2016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将210231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王德民星”。△2016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将210231号小行星命名为“王德民星”01石油界的璀璨星辰科研之路始终如初△王德…

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4月28日,2024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表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55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088个、全国工人先锋号1034个。据央视新闻报道,在常规表彰的奖章对象中,科教人员206名,占21.9%,高出规定比例1.9个百分点。在全国总工会发布的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名单中,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教授颜宁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颜宁 图源:深圳医学科学院官网据广东省总工会此前提供的资料,颜宁,女,汉族,1977年11月生,群众,现任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颜宁主要致力于跨膜运输蛋白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真核生物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和钙离子通道等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理与病理意义跨膜蛋白的原子分辨率结构,为理解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

前京东副总裁蔡磊病情加重,舌头下嘴唇已萎缩!“给我的时间太短了”

4月21日,蔡磊接受央视新闻采访,采访中,蔡磊的口齿表达已经变得不清晰。2019年秋天,41岁的蔡磊被确诊渐冻症。这种罕见病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点六,在生物医疗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治愈率依旧为0。绝大多数患者将在2-5年内迎来生命终点。但蔡磊不甘于此,他习惯了挑战和玩命付出。2个月后,他决定以自身为武器,和渐冻症抗争到底。蔡磊选了一条少有人相信会成功的路——推进药物科研,试图攻破渐冻症,找到活命的机会。蔡磊动用了自己全部的人脉和资源,发誓“老子和它干”,发誓“要么死掉,要么干掉这个病”。这是他的最后一战:搭建数据库、寻求资金和科学家支持、推动药物管线研发,为数以万计的渐冻症患者提供支持;他尝试直播带货、撰写自传,并在去年打出最后一颗子弹:联合1000多位病友,捐献脑组织和脊髓组织,供医学研究使用。“决战”渐冻症,蔡磊组建科研团队研发药物,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虽然我…

张文宏:应对致病微生物挑战,感染病学科发展不允许再被忽视

感染性疾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给全球的公共卫生系统带来了重大挑战。当下,诸如登革热、猴痘、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感染性疾病呈现一个什么样的特点?如何面对这些感染性疾病带来的挑战?又该如何构建一套完备的传染病临床诊治体系?2024年4月19-25日,第二届东方国际感染病学术周暨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合作论坛在上海召开。临床、科研、流行病学等各领域权威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聚焦国际和国内感染病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探索感染学科新发展格局。作为此次大会主席,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感染性疾病的挑战,并未随着新冠疫情转段进入地方性流行而减弱,当前,中国的传染病救治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仍然任重而道远。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大会中,首次出版《2024感染性疾病前沿进展与展望》报告,这一报告集合感染科、流行病学等领域专家的智慧,就近期全球感染…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