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级大地震后,日本核电站情况咋样

类别:资讯动态_热门资讯   时间:2024/1/3 8:33:50   点击:207   标签:地震 日本 核电站 情况 徐锡伟 科学报 海啸 余震 断层 中国 抗震 板块 人员伤亡 房屋 深度 石川县 福岛 海沟 震源 可能性 反应堆 核泄漏 破坏力 岛弧 地区 质量 海域 油田 太平洋 煤炭 事故 西北 核设施 方向 关键 燃料 基本上 时间 轮岛 性能 能源 地方 隆起带 部分 气象厅 大中城市 教授 背景 环境 地质 强震 石油 设施 标准 人口密度 记者 浅源 市向 基础设施 差异 全世界 问题 化石 结构 强度 地壳 机组 核电 边缘 放射性物质 对外部 局部 地带 规模 房屋建筑 案例 关系 密度 历史 新生 方法 实际 意义 北京 储藏 幅度 风口浪尖 东北 舆论 基本 火灾 海水 因素 冯丽妃 范围 全部 半岛 趋势 穴水 町向西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冯丽妃日本当地时间1月1日16时10分,日本西海岸石川县能登半岛发生7.6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截至记者发稿前,地震已造成当地55人遇难。此次地震还导致两座核电站乏燃料池水溢出,再次将广受关注的日本核电站安全问题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此次地震有何地质背景?强震之后发生强余震的可能性大吗?坐落在地震“火药桶”上的日本近年来缘何加速核电站重启审批?《中国科学报》就此采访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徐锡伟。人员伤亡情况与房屋抗震强度有关《中国科学报》:请谈谈此次地震的地质背景。徐锡伟:此次地震位于日本西海岸石川县轮岛市东北30千米海域。日本是坐落在活动断层上的国度,活动断层的密度甚至比青藏高原地区还要大。日本岛弧是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形成的板块边缘局部隆起带,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强烈的构造变形导致地震和火山活动十分强烈。此次近海地震与我国汶川地震以…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