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极新站开站,专家:考察范围达300-500公里,形成多圈层全域考察模式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樊巍】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该站位于罗斯海恩克斯堡岛,新站的建立填补了中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相关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秦岭站作为我国第三个南极常年越冬考察站,未来将在我国南极科考中发挥重大作用。据了解,秦岭站建筑面积5244平方米,建成后预计可容纳度夏考察人员80人,越冬考察人员30人,该站主体设计为南十字星造型,设计理念源自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使用的南十字星导航,主楼由中央环廊和东西两翼构成,各功能区高度集成、彼此衔接。“新站主体结构采用了钢结构全装配方式建造,外围护结构采用装配式幕墙单元,内部标准使用单元,如办公、科研、住宿等部分,采用工厂模块化全装修建造模式,模块化率达到45%。”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新站项目设计总指导刘燕辉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秦岭站的整体设计与科研…

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长啥样?效果图来了

11月1日上午,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征,踏上为期5个多月的科考征程。本次考察最突出亮点,是建设罗斯海新站。新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第3个常年考察站,是我国在南极的第5个考察站,也是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考察站。我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长啥样?高清效果图来了!(总台央视记者 梁丽娟 陈博)

3艘船460多人出发,中国将建设新的南极科考站

11月1日上午,自然资源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在上海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共同举办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启航活动。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于2023年11月1日从国内出发,2024年4月返回,历时5个多月。考察任务首次由3船保障,“雪龙”号和“雪龙2”号船从上海出发,主要执行科学考察、人员运送和后勤补给任务;“天惠”轮货船从江苏张家港出发,主要承担新科考站建设物资运送任务。考察队由来自国内80余家单位的460多人组成。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将重点开展三项工作:一是建设新的科考站。该站位于东南极罗斯海沿岸区域,是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是继长城、中山站之后的第3个常年考察站,也是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考察站,将开展大气环境、海洋基础环境、生物生态等多圈层、多学科的观监测和科学研究工作。建成后预计可接待度夏考察人员80人,越冬考察人员30人。二是围绕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开展调查。依托“…

知道还有人在干正事,对我们很重要

文|西坡读财新的报道《朱鹮再生》,得到一份意料之外的欣喜。这是一个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真实故事,看似与大多数人的生活没什么关系,但它实际却与我们每个人有关。我知道朱鹮这个名字,是因为教科书上有这个知识点,朱鹮是一个珍稀物种,是国家保护动物。除此之外,我便一无所知了,不知道任何与它们有关的具体的故事。通过这篇报道我才知道以下这些延伸知识点:1963年,朱鹮在俄罗斯境内灭绝;1979年,朱鹮在朝鲜半岛销声匿迹;1980年至1981年,野生朱鹮在日本宣告灭绝。杀死朱鹮的最大凶手,是农药。日本从1934年就开始保护朱鹮,但屡屡受挫,朱鹮数量不断在减少。1981年,日本把野外仅存的5只朱鹮全部捕捉,希望实现人工繁殖,但还是失败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日本请求与中国一起拯救这一濒危物种,于是朱鹮的保护提上了国内的议程。但是国内也已经好些年没有人见过朱鹮了。1978年,中科院动物所组建考察队,开始…

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昆仑站预选队员高原适应性训练圆满结束

原标题: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昆仑站预选队员高原适应性训练圆满结束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了解到,8月9日一19日,该中心在西藏拉萨和羊八井组织开展并圆满完成了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昆仑站预选队员高原适应性训练任务。我国在南极建有4个考察站,其中南极昆仑站是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附近,海拔4087米。南极昆仑站属于高原工作,高原适应性训练是选拔昆仑站队员的一项重要措施。据悉,受极端环境条件所限,南极内陆救援能力弱,选拔出适合高原工作的考察队员是昆仑站科学考察任务能否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要成为中国南极考察内陆队员之前,必须参加高原适应性训练,提高抵抗低氧能力,增强低氧耐受能力,提升自身对高原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还安排有特殊的训练科目,针对南极内陆雪冰环境中可能遇到的冰裂缝情形而设立,通过互救训练和自救训练,使参训队员掌握摆脱不慎跌入冰裂…

“雪龙2”船启航执行我国第11次北极科考任务

原标题:“雪龙2”船启航执行我国第11次北极科考任务来源:自然资源部网站  2020年7月15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1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船从上海出发,执行科学考察任务。这是“雪龙2”船继顺利完成南极首航后,首次承担北极科学考察任务。  第11次北极科学考察将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北极综合环境调查和北极业务化观监测体系构建等内容,在楚科奇海台、加拿大海盆和北冰洋中心区等北极公海海域,以走航观测、断面综合调查及冰站考察等方式,重点开展北冰洋中心区综合调查、北冰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调查、北冰洋海洋酸化监测与化学环境调查、新型污染物监测和北冰洋海-冰-气相互作用观测等调查任务。  通过本次考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对北极气候变化情况的认知水平,掌握北极海洋水文与气象、海洋与大气化学、海洋生物与生态、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等资料,为北极海冰快速变化背景下的前沿科学研…

著名地理学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景才瑞去世 享年96岁

原标题:著名地理学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景才瑞去世 享年96岁新京报讯(记者 樊朔)3月8日,华中师范大学发布讣告,著名地理学家、“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获得者、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景才瑞教授,于2020年3月7日下午18时55分,在武汉家中逝世,享年96岁。华中师范大学官网资料显示,景才瑞于1924年6月出生在山西省临猗县,1949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地理系。1958年调入华中师范学院地理系,先后任地质地貌教研室主任、李四光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1987年担任湖北省地理学会理事长职务,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终身特殊津贴。2016年8月,景才瑞获得第七届“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1965-1966年,景才瑞曾任原地质部西南第四纪冰川专业考察队技术负责人。在支援西南大三线科学考察队任技术负责人期间,景才瑞提交的学术报告为攀枝花建设起到了指导作用,创造了一系列经济效益。景才瑞一直专注…

中国科考“重器”亮相南大洋宇航员海(图)

原标题:中国科考“重器”亮相南大洋宇航员海12月15日,科考队员正在回收重力活塞柱状取样器(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摄 据新华社“雪龙2”号12月15日电(记者刘诗平)首航南极的中国“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15日继续在南大洋宇航员海开展综合科考。连日来,一些大洋科考“重器”亮相,助力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获取理想的科考样品。北京时间15日凌晨5时许,科考队员首次利用22米重力活塞柱状沉积物取样器,在南纬64度17分的宇航员海海域进行柱状沉积物取样,从3738米深的海底取得长柱状沉积物样品。“这是我国首次使用先进的重力活塞柱状取样器在南大洋取样。通过对所获样品相关成分的分析,有望了解更久远时间的古环境记录,对深入探讨过去南大洋的冰—海—气相互作用,揭示南极冰盖、南极底层水与气候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重力活塞柱状取样现场负责人陈志华说。“新科考设备在南大洋宇航员海的使…

“雪龙2”号首次回收和布放南极考察潜标

原标题:“雪龙2”号首次回收和布放南极考察潜标新华社“雪龙2”号12月4日电(记者刘诗平)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3日傍晚在南大洋普里兹湾东侧回收了一套第34次南极考察时布放的潜标,4日早上在同一海域布放了一套新的潜标。这是“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首航南极以来第一次布放和回收潜标。潜标是物理海洋观测经常采用的一种定点长期观测方法,根据需要搭载不同的仪器和设备,以观测海洋的温度、盐度、海流等水文要素。回收首个潜标时,“雪龙2”号附近海面海冰较多。科考队员经多次寻找,获得潜标信号。打开潜标上的释放器后,潜标就会与在水下固定它的设施分离。潜标上的红色浮球在浮冰之间露出海面,随即科考队员下到橡皮艇上,将潜标打捞上船。布放潜标是4日早晨利用绞车在后甲板完成的。作业前,科考队员充分了解了本海域地形、冰情和水文状况,布放过程比较顺利。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首席科学家何剑锋说,未来两…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