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部长:产粮大县反映强烈的这一要求,今年取消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 王闲乐 舒抒 谢飞君 刘雪妍 周程祎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举行。科学技术部部长阴和俊、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接受记者采访。在谈到今年粮食生产工作时,唐仁健表示,主要是抓4个方面工作。一是稳面积,这是基础和前提。我们的国家的耕地潜力已经挖得差不多了,但是有的地方还是有一些荒地。可以尽量种起来,努力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7亿亩以上。二是提单产。基本思路就是把很多技术集成,也就是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在现有基础上大面积提升单产。三是优服务。把小农带向现代农业轨道主要靠现代化服务体系,今后要重点培育和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增强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改革激活农技推广体系。另外要发展各种专业型、社会型、服务型公司企业,构建起公…

在学博士研究生超60万,如何提高博士教育质量?

近日,教育部召开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据介绍,过去一年,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成效明显。目前,布局了32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4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据悉,我国高校目前有博士研究生61.2万人,成为高校科研的生力军。2020年教育部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合理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适度超前布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近年来,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我国博士生招生规模首次超过10万,为10.52万人;到2022年,我国博士生招生13.90万人,三年间扩招32%。如何在扩大博士生招生规模的同时,保障博士培养质量,避免发展博士教育刺激学历高消费,是我国下一步发展博士教育必须直面的问题。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应届博士毕业生达到7.52万人;根据跟踪的就业数据,…

住不进宿舍的专硕生

接到复旦大学硕士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李方玉的内心是激动且复杂的。作为专业型硕士,他很明确地知道,自己无法住进学校,只能在学校周边租房生活。“无宿舍时代”早已闯入大学。一年一度考研季,“多所高校明确不提供宿舍”话题再次登上微博热搜榜,引发网友热议。据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在2024年招生简章中明确表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原则上不提供住宿。出现宿舍不足的情况大多在寸土寸金的一线城市。部分高校尝试以社会化住宿取代校内住宿。短期内,床位“僧多粥少”的局面并不足以缓解。专硕们徘徊在租房“打工人”和学生身份之间:有人租住在没有窗户的公寓,自称“上学像社畜上下班”;有人因模糊条款和房东争执,用举报威胁才顺利退租;还有人因为学费和高昂的生活成本,万般纠结下放弃了北京大学专硕项目录取资格……在多数人眼中,学校是白塔,承担着公益性和教育性的双重…

韩正南下浙江,背后有深意

撰文 | 余晖 高语阳11月23日,国家副主席韩正在浙江杭州出席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开幕式,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致辞。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在开幕式上致辞,浙江省省长王浩主持,重庆市市长胡衡华出席。国家级、国际性、专业型首届数贸会于2022年12月在浙江举办。当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仲礼发表视频致辞并宣布数贸会开幕。这是我国唯一以数字贸易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专业型展会。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今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宣布,中方将每年举办“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11月23日至27日,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浙江杭州举行。《浙江日报》发文称,第二届数贸会从办会规格、国际化特色、数字化特点、专业化特征、首发首秀首展等方面均进行了“升级”…

多所“双一流”取消论文发表硬性规定,读博变轻松了吗?

来源 | 光明日报近年来,已有多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取消了博士研究生学位申请中对发表学术论文的硬性规定。为何要出台这样的政策,博士生们有何反应?对于博士生培养而言,发表论文究竟能起到怎样的作用?不再硬性要求发表论文,意义何在?从“发一篇,有一篇”到“发一篇,是一篇”2019年4月,清华大学修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不再将博士在学期间发表论文达到基本要求作为学位申请的硬性指标。随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贵州大学等相继取消博士研究生必须发表学术论文才能毕业的规定。同时,相关高校还提出由各学院或各学科的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创新成果考察的具体办法。“此举初衷在于去功利化,鼓励产出具有创造性的科研成果。”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朱佳斌分析,不同学科可以借此制定更为契合的标准,使学科特点和差异得到尊重。他…

多所“双一流”取消论文发表硬性规定,读博变轻松了吗?

来源 | 光明日报近年来,已有多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取消了博士研究生学位申请中对发表学术论文的硬性规定。为何要出台这样的政策,博士生们有何反应?对于博士生培养而言,发表论文究竟能起到怎样的作用?不再硬性要求发表论文,意义何在?从“发一篇,有一篇”到“发一篇,是一篇”2019年4月,清华大学修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不再将博士在学期间发表论文达到基本要求作为学位申请的硬性指标。随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贵州大学等相继取消博士研究生必须发表学术论文才能毕业的规定。同时,相关高校还提出由各学院或各学科的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创新成果考察的具体办法。“此举初衷在于去功利化,鼓励产出具有创造性的科研成果。”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朱佳斌分析,不同学科可以借此制定更为契合的标准,使学科特点和差异得到尊重。他…

当专硕、直博成常态,学硕会“消失”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9月24日,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预报名正式开始,选专业型硕士(以下简称专硕)还是学术型硕士(以下简称学硕)成为很多考生需要面对的问题。连日来,多所高校相继宣布将停止个别专业的学硕招生,其中甚至包括一些名校的数学、物理专业。与此同时,近两年博士生比例增长较快,目前在校生规模已达到55.6万人,是2012年的两倍。今年的高考招生中,本博贯通更是成为一些高校招生宣传的新招牌。“学硕衰,专硕兴?”“学硕要退场了吗?”坊间种种议论使学硕面临“尴尬”的局面,也让人对其未来感到担忧。为此,本报特邀高等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共同探讨学硕未来的发展走向。沈文钦 北京大学教育与人类发展系主任包水梅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刘贤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高耀 天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文双春 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院长陈…

政法教授揭露一条隐形的招生“鄙视链”,耐人寻味

【导读】据媒体报道,包括中科大、复旦、北大、川大、西南大学等在内的多所“双一流”高校的数个专业宣布停招学术型硕士,引发热议。考研和研究生培养内卷,近来屡成话题。事实上,早在2020年,教育部就明确提出,到2025年专业型硕士招生规模要占硕士招生总规模2/3以上。学硕缩招、专硕兴起,形势正在起变化,尤以苦内卷已久的法科专业为典型。本文作者、西北政法大学王健教授指出,近几年媒体频频报道法学硕士停招,其实这一趋势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了。2009年以来,法科专业呈现出法学硕士招生名额日趋紧张,法律硕士和非全日制法律硕士招考热的趋势,由此也产生两者间的调剂问题。最初的法本法硕(本科专业为法学的法律硕士),就是从报考学术型的法学硕士而没考上的考生中调剂来的。而法律硕士,一开始就定位于法律职业,更强调法学教育与实务部门的对接。但法学院校的部分师生一直对法律硕士是否属于“正宗的”的研…

天津市应急外语服务“一基地三库”成立 建好应急外语人才“蓄水池”

原标题:天津市应急外语服务“一基地三库”成立 建好应急外语人才“蓄水池”  来源:天津政务网  昨天,天津市应急外语服务“一基地三库”(天津市应急外语服务人才库、应急外语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应急外语服务研究院、应急外语服务多语种语料库实验室)成立仪式在天津外国语大学举行。  “建设‘一基地三库’,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应急外语人才培养,建好应急外语人才的‘蓄水池’,不断提高我市应急外语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据“一基地三库”倡议发起人代表、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王铭玉介绍,学校将依托现有的33个外语语种优势和“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高级翻译学院等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多语种、专业型、成规模的“应急外语服务人才培养基地”,输送应急外语服务高精尖人才;学校将通过建设新型高端智库──应急外语服务研究院,广泛引进或聘请国内外兼职高端智库人才,采用首席专家、核心成员与青年后备人才三级…

省“百人计划”专业资本人才驿站落户福州

原标题:省“百人计划”专业资本人才驿站落户福州  10日,2019年福建省人才·项目·资本对接会暨福建省“百人计划”专业资本人才驿站揭牌仪式,在福州软件园数字产业基金大厦举行。  我省鼓励全省各地创建各具特色的人才驿站,着力打造人才互动交流与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根据面向的人才群体及承载的服务功能不同,专业型人才驿站一般设立在学术氛围较浓的高校、科研机构,产业集群核心企业或行业技术中心,主要开展同业人才之间交流研讨,开展创新论坛、学术探讨、创意实践、技术分享等各种学术技术交流活动。  此次人才驿站落户的福州软件园数字产业基金大厦,是福州市鼓楼区重点打造的现代新型金融服务的金融“微中心”,也是全国首个数字产业基金小镇,聚焦服务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目前已入驻基金类企业66家,资管规模已达375亿元。  福建省引进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赵永莉表示,此次活动只是“师带徒…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