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万人次报名,强基计划能培养出拔尖人才吗?

类别:资讯动态_热门资讯   时间:2024/6/23 7:14:02   点击:180   标签:学生 专业 书院 转段 高校 计划 学术 学院 学校 基生 古文字 课程 人才 学科 交叉 基班 方案 中国 基础学科 行健 清华 老师 方向 学分 基础 清华大学 制度 导师 部分 西红柿 大学 政策 记者 阶段 新闻周刊 差异 中国人民大学 能力 关键 文科 古文字学 试点 学期 国家 结果 落地 心理学 研究生 院长 鸡蛋 数学 柳瑜 热门 王瓒 卢晓东 胃口 编辑 地面 陈涛 院士 李俊 动态 教育部 现实 工科 科研 结构 河北 小鹿 绘制 科学 基转段 新区 名额 时间 全校 张然 教学 课堂 模式 战略 理工 方式 情况 华建光 巨画 土木 兴趣 院系 公园 原本 成绩 一体 北京大学 文化 一流 研究员 感兴趣 科技 传统

如何在遵循拔尖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制度稳定性与学生自由发展的统一2024年6月,首届“强基计划”学生迎来毕业季。同届学生中,柳瑜的学术水平是公认的。2020年高考出分后,她的裸分成绩超过了中国人民大学本科一批次录取线,但最终仍申请了人大强基古文字专业。她被特殊的培养方案打动:探索本硕博衔接,这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学习的连续性和纯粹性。柳瑜很小就开始设想未来,高中时制定的人生规划只围绕着两点:读书与研究。柳瑜就是“强基计划”最想“网住”的那类学生。2020年1月,教育部发文,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即“强基计划”),旨在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按照文件要求,“强基计划”将根据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综合成绩,择优录取。全国范围内,首届招收的强基生共6000多名。但由于2020年是“强基元年”,不少学生、高…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