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刮起中国风,康师傅如何让世界爱上中国味?

体育盛宴邂逅法式浪漫,巴黎的一场全球盛会,让世界各地的人聚集在一起。走上巴黎街头,你会发现中国元素随处可见:街上的中国餐厅、路上的中国新能源车、身上的中国服装、路边的中企快闪店......赛场内,中国运动员的拼搏竞技惊艳全球,赛场外,“Made in China”的强大产品力影响世界,这些共同组成了巴黎街头的中国风。美食是共通的语言,也是文化交流的载体。在中国风的浪潮下,中国百味也走出了国门,和巴黎风情相互交织。中餐已成为众多法国人钟爱的菜系,丰富多样的中国美食让不少法国名人沦陷其中,法国前总统奥朗德和希拉克、现任总统马克龙、拥有百万粉丝的米其林主厨戴广坦都对中国味道赞不绝口。那么,中国味道如何俘获外国胃,又怎样才够city呢?这一次,作为民族品牌的康师傅给出了答案。在走过平昌、里约与东京奥运会后,康师傅再度启程,“香”遇巴黎。巴黎刮起中国风,墙外开花墙内香正值世界体坛盛事…

乌军突袭库尔斯克,德国专家:无足够储备和实力,或在两三周后被击退

乌克兰军队当地时间8月6日起越境对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发动袭击,当前,双方在该州的冲突还在持续。有德国专家分析认为,乌克兰突袭库尔斯克或是在为可能到来的谈判前建立筹码,鉴于其军队面临人员短缺,乌克兰或在两三周后被击退。▲18日,在库尔斯克的俄军向乌军阵地发射自行火炮 据视觉中国有德国专家认为,若特朗普在今年11月赢得美国总统大选,撤回军事援助的威胁可能会迫使乌克兰进行谈判。因此,乌方希望能够掌握更多筹码以换取俄罗斯在谈判时的让步。虽然乌克兰此次越境袭俄形势迅猛,但其军事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迄今为止,它未能消除俄罗斯侦察机、滑翔炸弹、火炮、电子战系统和战术导弹系统构成的威胁。在对库尔斯克发动军事行动之前,乌克兰缺乏轮换和坚守防线的部队。现在,它集结了可用的行动储备,并将其重点投入到一个新的前线。而对于这一问题,俄罗斯却相对有足够的人员和装备来同时对抗这两条战…

中国科协悼念周光召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周光召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8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18日晚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刊文《沉痛悼念周光召同志 | 接力精神火炬 奋进新的长征》悼念周光召院士。周光召 “中国科协之声”微信公号 图文章写道:我们沉痛哀悼、深切缅怀周光召同志。周光召同志于1996年5月和2001年6月先后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五届和第六届全国委员会主席,2006年5月被授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文章介绍,我们特刊发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同志在2019年“周光召院士从事科学事业65周年学术思想与科学精神研讨会”上的讲话,以悼念光召先生。原文刊发于《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11日16版)。万钢在文中追忆了周光召在担任中国科协主席时的往事:光召同志连续两届出任中国科协主席,他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牢牢…

周光召,“从未改变”的科学家

2024年8月17日晚,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周光召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正在准备周光召老所长的追思会。”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综合处处长安慧敏几度哽咽。在学术圈外,很少有人知道,周光召还曾是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老所长,研究所楼宇显著位置悬挂的“开放、流动、联合、竞争”办所方针和“开放、交融、求真、创新”办所理念都是周光召提出的。他生于战乱年代,成就于动荡时期,在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和战略核武器的研究设计方面做出了大量重要工作。周光召不仅是理论物理学家,担任行政领导后,为中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科学家周光召 图/视觉中国临危受命原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曹效业记述,1984年前后在中科院流传着一个故事:当时一位领导指责中科院“不冒泡”,为此中科院院长卢嘉锡拍了桌子,说我头上…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已抵达北京,随行9名高级官员都有谁?

撰文丨高语阳央视新闻消息,8月18日上午9时25分,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苏林乘专机抵达广州。18日傍晚,苏林抵达北京,继续其在华行程。中国成为苏林就任越共中央总书记后出访的首个国家。苏林一行抵达北京此前,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8月15日介绍,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苏林于8月18日至20日来华国事访问。发言人表示,当前,中越双方正在加紧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去年底历史性访越成果,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实现良好开局。苏林就任后将中国作为出访的首个国家,充分体现对发展中越两党两国关系的高度重视。8月3日,苏林在越南河内出席新闻发布会苏林,1957年7月出生于越南北部兴安省,是越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长期在越南公安部任职,2016年4月起任公安部长。今年5月22日,经越南第十五届国会第七次会议投票表决,苏林当选国家主席,任期至2026年。此前,3月21日,…

生活在中国最后的母系社会:不娶不嫁,走婚仍在延续

采访、撰文 | 旺仔编辑|芝士咸鱼世世代代生活在母系社会是种怎样的感受?充满神秘感的摩梭人,大多聚居在云南西北方向,属于纳西族一支,没有文字,但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这些年,经过媒体对“走婚”和“中国最后的母系社会”的不断报道渲染,让摩梭文化成为外界窥探欲的磁石,被蒙上了一层猎奇色彩。(走婚:男不娶女不嫁,性关系和经济关系上互不独占。)注意力的潮水升起又褪去,循环往复。古老的摩梭安静不响,任凭人们探寻它的过往与当下。出生于70年代的芭纳木,是一位摩梭女性,也是摩梭文化的研究者。她自小生活在母系大家庭里,相信男女生而平等,仅是分工不同。16岁时,她曾给造访村里的学者当向导和翻译。后来,当她离开摩梭村庄,步入更广阔的城市学习工作,跟一位汉族男人进入婚姻,几年后这段婚姻以离婚告终。如今,她再次回到生养自己的村庄,在这里摄影、写作、研究民族文化、陪伴父母老去。离家多年后…

数十万日本人,流亡中亚

NO.2667-被带走的日本战俘文字:顾安娜校稿:辜汉膺 / 编辑:蛾日本人本土意识浓厚,比起喜欢在外开枝散叶的中国南方人,日裔在全世界各国都比较少见。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即使在天寒地冻的环境里,也有一群日裔俄罗斯人。日本人出现在俄罗斯的原因有很多,既有早期向外开拓生存空间的遗存,也有日本占领南库页岛以后的移民,还有一部分,则是传说中的“西伯利亚滞留者”。一名至今生活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滞留者”(右一,图:mainichi.jp)▼他们是因二战战败而留在俄罗斯的日裔,那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苏联最后的机会从“西伯利亚滞留者”的回忆录里,人们很少看到日本军人回忆录里常见的对战败的羞耻和苦恼。因为这些被俘的日本军人从未认为自己是俘虏,而只是被迫留在西伯利亚从事开荒的囚犯。在苏联“包吃包住”,给苏联造桥修路(图:irkipedia.ru)▼这种心态,和这些滞留者被苏联扣押的原因有关。1945年初…

苏林访华首站广州:寻访胡志明在华开展革命活动的红色足迹

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苏林 视觉中国 图据@CGTN记者团 18日报道,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苏林当日下午抵达北京,继续其在华行程。中国是苏林就任越共中央总书记后出访的首个国家。央视新闻早些时候报道,18日上午9时25分,苏林总书记乘专机抵达广州。据越通社报道, 8月18日上午,苏林总书记、国家主席偕夫人和越南高级代表团在黄花岗烈士陵园敬献鲜花和进香;参观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旧址。其后,苏林总书记、国家主席夫妇和越南高级代表团参观了位于广州市的与1924年至1927年胡志明主席的革命生涯息息相关的越南革命青年同志会总部旧址,观看了凝记胡志明主席与广州人民密切交往的照片。苏林总书记、国家主席在纪念簿上留言中写道:“越南党和国家代表团非常激动地参观越南革命青年同志会总部。这是敬爱的胡志明主席多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这里培养了越南第一代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见证了无私、纯洁的国际共产主…

苏林抵达北京

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苏林18日下午抵达北京,继续其在华行程。中国是苏林就任越共中央总书记后出访的首个国家。

苏林与中国对越友好人士代表见面

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苏林于8月18日至20日来华国事访问。苏林总书记今天(18日)抵达广州,并与中国对越友好人士代表见面。中越两国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理想相同,命运与共。从胡志明主席在中国开展革命活动、指导越南革命的历史,到中国援越医疗工作者的亲身经历……见面会上,中国对越友好人士分享的一个个动人故事,为中越友好写下生动注解。越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苏林进一步回顾了越中老一辈领导人的友好交往,表示越南高度珍视越中“同志加兄弟”的传统友谊,始终将发展对华关系视为头等优先。(总台央视记者 黄惠馨 杨小刚)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