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报刊文:今天,仍然需要学习“不争论”的勇气、智慧和胸襟
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曾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今天,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仍然需要学习这种“不争论”的勇气、智慧和胸襟。明代刘元卿的《应谐录》中,记载过一个故事: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竞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故事中的人沉浸于细枝末节的争论,错失猎雁的机会。邓小平提出“不争论”,就是为了让改革开放摆脱争论的纠缠,抓住时机,让改革者们甩开膀子大胆干:“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不争论”,体现了“少说空话、多做工作”的务实作风。邓小平主张“不争论”,不是不准有其他意见,而是希望别把时间浪费在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