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工匠的日常:每天和宋比着卷,争做唐的第一亲传弟子

类别:资讯动态_热门资讯   时间:2024/8/13 15:13:52   点击:164   标签:契丹 大雄宝殿 建筑 华严寺 佛教 大殿 寺院 大同 刘敦桢 澶渊之盟

自打从石敬瑭手中接过幽云十六州的“投名状”,契丹人就开始与中原文化进行磨合,因俗而治却总是伴随着莽撞与冲突。至澶渊之盟,终是以北宋岁贡的条件换来二者长达120多年的和平对峙。政治生态的“亚健康”,却给文化以喘息的空间。南北盟好之际的大辽,进入圣宗、兴宗、道宗三朝,无论是营建都城、科举选拔、宗教文化,都呈现出“努力向唐代学习,同时和宋朝比美”的趋势。如我国辽金史学家陈述所说:“这表明契丹社会本身的发展,正在朝着较高的阶段迈进。”也似乎映射了辽统治者对“华夷同风”、渐趋正统的追求,期以“北朝”身份与宋对居。在一众使其自信“不异中华”的彬彬文物中,一座座千年辽构华丽出场。唐武宗“会昌灭佛”期间,河朔三镇拒不执行,成为“法外之地”,吸引了一批僧侣和佛教文化流入,为佛教北传契丹做了铺垫。唐天复二年(902),辽太祖始置龙华州,建有开教寺;辽天显二年(927),灭女真族渤…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