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在水库泄洪口下方抓鱼被吸入涵洞身亡,官方回应

8月4日,多名网友发视频称,四川眉山市东坡区黄连埂水库,一名在水库泄洪口下方抓鱼的男子被吸入涵洞,现场有多名人员在救援。有网友表示,“他(现场抓鱼的男子)被渔网缠住了,下去拉,不知道下面有虹吸,水下有个排水洞,被吸入洞中后身亡。”▲网友发布搜救视频截图8月5日,红星新闻从眉山市东坡区相关部门证实该事件真实性,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他们曾多次提醒群众远离这个区域,很早之前就在这里立有警示牌和提醒牌。事发当天水库泄洪后,有人在水库泄洪口的下方捕鱼,政府和派出所工作人员多次在现场巡逻劝离,遗憾的是没能阻挡这名男子的脚步。8月5日凌晨,该男子被捞起,已没有生命体征。目前,后续工作正在处理中。眉山市东坡区多个部门相关人员均强调,近日,受流域强降雨影响,有的水库水位持续上涨会开闸泄洪,一旦水库泄洪,下游水位会上涨,水流湍急,暗流漩涡多,水况复杂,请居民提升安全意识,远离…

李政道亲述:从诺贝尔奖看亚裔学者的学术地位

✪ 李政道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导读】美国当地时间8月4日,著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去世,享年98岁。李先生1926年生于上海,1957年因发现“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定律”与杨振宁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作为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之一,他十分关心祖国的发展。1974年,李政道基于回国参访的经验,撰写了一份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的建议书,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赞同,这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办“少年班”的重要理论依据。改革开放之初,李政道在邓小平、严济慈等中央和中科院领导的支持下,发起“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开辟了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深造的通道。本刊选择了李先生在千禧年间写就的两篇文章,文中详细论证了亚裔学者获得诺贝尔奖以及培养青年学者的困难。他指出,在他和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之前,世界上流行的看法是,华人用方块字影响了思维方式,…

孟军方:总理,你只有45分钟时间走人

印度新德里电视台(NDTV)报道,孟加拉国军方曾给予哈西娜最后通牒,要求其45分钟内辞职并出逃,前往一个未指明的“安全地点”。现证明是印度东北部城市阿加尔塔拉。据法新社报道,她原计划向全国发表讲话,但由于暴力事件的接近,她的安全团队否决了这一提议。孟加拉国消息人士称,她的安全团队要求她立即离开,并且“她没有时间准备演讲”。陆军总司令瓦克尔·乌兹·扎曼将军在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时表示,军方将组建一个“临时政府”,并敦促抗议者停止暴力。他说:“我会见了在野党领导人,我们决定组建一个临时政府来管理国家。我承担一切责任,并承诺保护您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您的要求将得到满足。请停止暴力。”今天早些时候,抗议者闯入总理在达卡的住所Gonobhaban。但到那时,谢赫·哈西娜和她的妹妹谢赫·雷哈娜已经乘坐军用直升机逃离。目前,哈西娜已从阿加尔塔拉飞…

印度边境部队取消休假,进入“高度戒备”状态

受孟加拉内政影响,印度边境安全部队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取消休假。据印度报业托拉斯(PTI)报道,由于孟加拉国局势紧张,8月5日,印度边境安全部队(BSF)在印孟4096公里边界的所有驻地发布“高度戒备”命令。BSF代理总监达尔吉特·辛格·乔杜里和其他高级指挥官已抵达加尔各答,审查安全形势。一名高级官员表示,部队已指示所有前线指挥官“在地面上”并“立即部署所有边境值勤人员”。随着孟加拉国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所有驻孟加拉国边境的BSF人员的休假已被取消,现在所有单位都被要求进入“全面戒备”状态。BSF负责保护印度东部沿线五个州的边界,分别是西孟加拉邦(2217公里)、特里普拉邦(856公里)、梅加拉亚邦(443公里)、阿萨姆邦(262公里)和米佐拉姆邦(318公里)。

李政道先生代表称悼念等事宜将由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李政道图书馆组织

据澎湃新闻,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美国时间8月4日在旧金山逝世,享年98岁。8月5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李政道先生代表、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王垂林处获悉,李政道先生悼念等事宜将由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李政道图书馆组织。▲李政道 据央视新闻据央视新闻报道,李政道,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男,1926年11月24日生于上海市,祖籍江苏苏州。1943至1945年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入读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1950年6月获博士学位。1950至1953年在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1953至1960年历任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60至1963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兼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64年当选哥伦比亚大学费米物理学讲座教授,1983年起任哥伦比亚大学全校讲座教授。1984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名誉…

最严重骚乱后,孟加拉国“铁娘子”总理辞职了

这场全国性抗议,并非只是“考公”之争过去几个星期,南亚国家孟加拉国经历了几十年来最严重的骚乱。一场由于大学生不满政府恢复“公务员配额制”而爆发的和平抗议,在反对党介入和当局强力镇压后,逐渐演变为暴力冲突,导致上百人身亡。7月11日,孟加拉国达卡,抗议人群与警察发生冲突。图/视觉中国为恢复街头秩序,孟加拉国政府实施戒严并切断互联网服务。7月28日,在断网10天后,孟加拉国恢复了4G服务,但WhatsApp、TikTok等社交媒体平台仍然受到限制。自1971年独立以来,孟加拉国长期在政府公共部门实行招录配额制,以照顾参加解放战争的“自由战士”及其后代。近年来,由于经济下行、青年失业率高企,这项不成比例的优惠制度越来越不受公众欢迎。2018年,在孟加拉国爆发针对“公务员配额制”的全国性抗议后,当局废除了这项制度。然而,今年6月,孟加拉国高等法院一纸裁决,令该制度“死灰复燃”,抗议由此开始。7…

李政道画的这棵大榕树被多次提起,他说“所有中国人事实上是一个人”

当地时间2024年8月4日,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在美国旧金山逝世,享年98岁。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王中林院士2019年曾总结李政道对中国科教事业的八大贡献:倡议举办中科大少年班;发起CUSPEA;提出建立中国博士后制度;利用个人积蓄设立“秦惠䇹与李政道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简称䇹政基金);力促中美高能物理合作,使中国高能物理及其相关领域快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大力促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项目的建设,使中国与先进国家在高能物理研究手段方面的距离缩短了25年至30年;建议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推动建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USPEA,即China-U.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的英文简称。上个世纪,李政道回国访问讲学,“目睹当时祖国面临人才断档的严重危机状况,我忧虑万分。”他说:“我从自己成长的经历中深切感到,必须尽快为祖国的一…

72年前,五星红旗首次在奥运赛场飘扬,他就是举着那面国旗的人

即使已经98岁了,但张长禄依然要求自己在某些场合一定要仪表整洁,这个习惯来自于72年前。72年前,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奥运赛场飘扬,他就是举着那面国旗的人。张长禄原国家男子篮球队 队员“有些人都不在了,我们那拨的国家队报到的,1952年有17个人,现在就还有3个人在世。”1951年5月4日,全国篮排球比赛大会在北京市举行,这是新中国诞生后第一次全国性的运动会。新中国的第一支国家男子篮球队正是在这次比赛后组建的,这次比赛还选出了15名“中华全国篮球选手”。至今,张长禄仍然保存着这枚刻着他名字的第一代篮球国手的徽章。张长禄原国家男子篮球队 队员“调国家队那年调来17个人,待遇是国手的9块6毛钱,不是国家选手的6块6毛钱,集中在燕京大学在那训练,住的条件很差了,住在它的顶层。”说起当年在燕京大学的住宿条件,同为新中国第一代篮球国手的程世春依然记忆犹新。程世春原国家男子篮球队 队员“我们住的是…

李政道从小学到本科都没有文凭,唯一拥有的学位是博士

著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教授于美国当地时间2024年8月4日凌晨2时33分在美国旧金山家中去世享年97周岁小学到本科未取得正式文凭 唯一拥有的就是博士学位1926年11月24日,李政道出生于上海。李政道在家排行老三,打小酷爱阅读,所读书目遍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领域,常常沉浸书香便不知书外所踪。正是这份勤学善思,李政道演绎了从小学到本科均未取得正式文凭,唯一拥有的就是博士学位这一罕见传奇。李政道16岁时通过自学,考上浙江大学,师从“中国雷达之父”束星北和“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两位老师的教导点亮了他耕耘物理科学的心灯。由于战争动乱,李政道转学至西南联大物理系。在西南联大,中国物理学界富有名望的教授吴大猷,向李政道提供了最优质的物理学教育平台。1946年,经吴大猷推荐,李政道以大三学生身份破格获得机会进入芝加哥大学,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物理学大师费米(E. Fe…

“种地就下100层”:一个返乡务农年轻人的地狱挑战

坐在四川阆中的一间餐厅里,1990年出生的当地人龚莘文,撩起袖子给我看他的左臂内侧。那是一排牙印,被村里一位六十多岁的农妇咬的。这是龚莘文返乡创业的第11年。他承包土地,重新分包给村民,他负责出种子、肥料、农药、农机等农资和科学种植技术,村民负责出力:种植、维护、采摘,农作物卖出后,龚莘文把收入和村民分成。可是一些村民有自己的“小九九”。比如这位咬人的农妇。她把龚莘文提供的农资拿到市场上卖了,钱放进自己兜里;她也不高兴按龚莘文的标准化操作来采摘瓜蒌(一种种子可供食用、根系可供药用的葫芦科植物),导致瓜蒌损失。龚莘文与她理论时被咬。提到这件事,龚莘文声音很响,有些急躁。他瘦得像豆芽菜似的,巴掌大的尖脸上挂着一副大眼镜。23岁时,他拿着在中关村创业挣到的第一桶金,140万元,回老家承包土地种瓜蒌,是四川第一个引进瓜蒌、参与扶贫项目的年轻人。从23岁到34岁,他种植的土地…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