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哈佛、哥大校长全辞职,美国大学“反犹”力量为什么这么强?

作者|黄非全球史专业学者近期,美国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和哈里斯,分别就以色列与巴勒斯坦问题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观点。除此之外,巴以问题导致了美国多所大学持续数月的抗议示威活动,甚至导致常青藤联盟的多所高校校长在社会压力下宣布辞职。去年年底,哈佛、麻省理工、宾夕法尼亚大学三所高校校长也因深陷“校园反犹风波”,被要求进行美国国会听证会后不久,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伊丽莎白·马吉尔和哈佛大学校长克劳丁·盖伊都相继辞职,麻省理工大学校长莎莉·科恩布鲁斯也差点因持续的舆论压力而被逼辞职。在刚刚过去的八月中旬,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米努什·沙菲克也因处理哥伦比亚大学对以色列和哈马斯战争的校园抗议问题而宣布辞职。此前她也被传唤参加国会听证会,尤其是她与纽约市警察局合作的拆除行为和逮捕政策,被指控违反了“大学对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的长期承诺”:“沙…

以色列披露哈马斯统计造假:捏造民意支持率70%,实际只有30%

加沙战争打了10个月,这不仅仅是真刀真枪的对阵,也是一场全球舆论战。哈马斯在战场上打不过以色列,就会想在舆论战中如何占上风。过去他们发布过很多民调,都展示哈马斯在巴勒斯坦人当中如何受欢迎,但事实真是如此吗?以色列不信,而且不少巴勒斯坦人也不信,但苦无证据。8月30日,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地带找到了哈马斯的内部文件,揭开了这个秘密。根据文件的英文翻译版本来看,一家名为巴勒斯坦政策和调查中心机构做出的民调数据,被哈马斯大肆篡改。因为里面既有原始调查数据的样本,也有哈马斯伪造的数字。两者一对比就发现了巨大问题——最终该中心发布的数据,都符合哈马斯篡改后的意思。举个例子吧,就能看到哈马斯的统计造假多恐怖。比如一个民调问题是:你认为谁会赢得加沙战争?哈马斯修改后的统计数据是:56%的巴勒斯坦人认为是哈马斯,18%认为是以色列。而原始数据是:只有30%的巴勒斯坦人选择哈马斯,认为以…

人在美国,我来简单说说美国医疗怎么回事

人在美国,我来简单说说美国医疗怎么回事。先声明一个事实,美国没有免费医疗,只有全民医保。假如你想医保完全报销,那么代价就是你每个月的保费需要多交。美国是极致的资本主义国家,不要用咱社会主义那一套去理解它。首先,美国有公立医院,而且一般规模也不小。按国内的人口比例,你可以认为是省人民医院那一档。私人医疗机构不少,但是私人医院不等于优质医疗资源,公立医院也不等于劣质。私立有Mayo这样顶级的,也有一些私人小诊所。第二,保险问题。我目前了解到的是,穷人和退休老人是有专门的廉价保险。商业保险收割的是中产。假如你在某家公司上班,一般公司会给你提供商业保险,但是你需要自付10%左右,根据保险的报销比例,大概是每月保费在200-400美元,这里面包含了普通医疗,视力,牙科这三种保险。一般来说,保险会提供每年一次的免费体检,一年2-3次的免费洗牙服务,每年一次的免费视力检查,150-300美…

拜登要访华?美对华做重大让步,澳媒:绝大部分关键技术中国领先

美国现任总统拜登近期已经宣布退选,这就意味着他的总统任期只剩下几个月“寿命”。在这一背景下,如果拜登没有在任期内访华,按照媒体的说法就是,他将成为自中美建交以来,首个在任期内没有访华的美国总统。所以,在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日前访华之后,有关拜登是否会在近期访华的问题,已成了舆论高度关注的焦点。据界面快讯报道,中美双方就两国元首近期开展新一轮互动进行了讨论。这就意味着,中美领导人近期似乎会进行最新一轮的互动,这意味着拜登有可能会在剩下任期内访华。不过,外交部发言人给出的回应却是“没有可以补充的信息”。也就是说,拜登在剩下任期内是否访华,现在还是个未知数。而沙利文在其任期内首次对中国的访问,是否在为拜登访华打前站,这令外界充满期待。当然,拜登既然已经决定退选,是否访华似乎已没那么重要了。不过,种种迹象表明,美国似乎正在寻求缓和与中国的紧张关系。原因很…

俄方撂下狠话,和谈窗口已关闭,美前官员:普京出手打击美国利益

乌克兰突袭俄库尔斯克地区,已经把俄罗斯给彻底惹毛了。为此,俄军近期在空袭乌克兰方面,频率和力度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毕竟,俄罗斯领土受到侵略,俄乌之间已经从之前的冲突升级至战争级别,因此,俄军在打击乌克兰方面不再留情面,很多之前能够避免遭空袭的关键设施,现在都成了俄罗斯合法的打击目标。更要命的是,现在即便是乌克兰想要和谈,但俄罗斯却已经将和谈窗口给关闭了。据央视新闻报道,俄外长拉夫罗夫日前表示,“当乌克兰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开展军事行动后,有关调解乌克兰冲突的话题已不具备迫切性”。换句话说,拉夫罗夫的这番表态,完全可以理解成为莫斯科已关闭和基辅的和谈大门。显而易见,乌克兰这种冒险攻击俄本土的行动,结果非但无法占到多大的便宜,同时连谈判止战的机会都给自己弄没了。北极熊被彻底激怒,不只是乌克兰因此付出惨重代价,就连那些在背后支持乌克兰的北约国家也感到恐惧。因…

鹰击21惊喜越来越多:射程最大达1500千米,超过美军航母作战半径

日前在一则军事节目上,一位军事专家表示鹰击21反舰导弹的射程可以达到1000~1500千米,最大可以达到1500千米的数值。这则信息毫无疑问表明,随着鹰击21反舰导弹的露面次数增加,它带来的惊喜也越来越多。以射程为例,在当下的世界各国海军当中,鹰击21毫无疑问是最顶级的存在,它甚至超出了美军航母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可以在美军航母舰载机“对海打击”模式威胁下,首先对美军编队中心的航母发起防区外打击。另有消息表示,由于采用的是临近空间飞行和高超音速的双优技术,使得鹰击21反舰导弹是极难被拦截的存在。鹰击21并不是射程最远的反舰导弹,但却是唯一一款射程超过1000千米,且不需要其它海空平台提供中继导引,单舰便可独立使用的存在。实际上对于许多舰艇来说,提升它们作战性能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地球圆曲率及海绵杂波对舰载雷达的影响,使得它们只能使用一些射程不到220千米的反舰导弹,比如美国海军现役的主…

印度上将回忆加勒万河谷冲突:印军如果有异动,就会被解放军全歼

日前印度上将,加勒万河谷冲突的见证者纳拉瓦回忆了4年前的冲突,外界认为的是,加勒万河谷冲突只是一场冷兵器对抗,也就是所谓的械斗。但实际上对抗现场还传出了几声枪响,但所幸的是双方都竭力克制住了,没有酿成大规模交火事件。而在对抗结束后不久,解放军就调来了先进的战机(包括歼20和轰6K)和坦克。那天对于纳拉瓦来说是“最悲伤的一天”,他本人直言不讳的表示,如果在场的印军有异动,那么就很有可能被解放军当场全歼。而且解放军的机械化部队和调过来的重装部队已经进驻并控制了热桑拉山口,切断了印度的退路。纳拉瓦上将的消息并没有错,无论是国内外消息,当时的确报道解放军将那些只适合在平原活动的99A坦克开上了高原,直接与印军的T-72M1坦克对峙。实际上在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爆发之前,解放军就经常调集96A坦克和99A坦克在高原集训,目的就是让车组和装备都适应高原缺氧气候,尤其是高海拔气候对发动机…

德媒:德国选择党首次赢得州议会选举,但可能无法上台执政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据德国电视二台9月1日报道,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德国东部图林根州1日举行的州议会选举中,右翼党派德国选择党(AfD)赢得最多的选票,成为该州议会第一大党。这是选择党成立以来首次在德国地方选举中获胜。报道称,选择党的得票率为32.8%,大幅领先于基督教民主联盟(CDU)的23.6%。新兴左翼党派“莎拉·瓦根克内希特联盟——理性与正义党”(BSW)以15.8%的得票率位居第三,现任图林根州州长博多·拉梅洛夫所在的左翼党(Die Linke)则获得13.1%的选票。德国执政联盟的三个党派均在图林根州选举中遭遇失败,总理朔尔茨所在的社会民主党(SPD)的得票率仅为6.1%。绿党和自由民主党的得票率均不足5%,无法进入州议会。初步统计显示,德国选择党在图林根州州议会选举中获胜 德国电视二台但德国电视二台指出,由于其他政党均拒绝与选择党结盟,即使选择党在图林根州获胜,它可能…

印度访问乌克兰,没有让西方满意,或又引发俄罗斯不满

日前,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了基辅,与泽连斯基紧紧拥抱,成为西方炒作的话题,他们将莫迪此举形容为“抛弃俄罗斯、拥抱文明”,想借此来突出俄罗斯“正在被进一步孤立”。莫迪有没有讨好到西方?现在来看,他的“左右横跳”似乎没有跳到位,反而是两头得罪了。最近,国外社交媒体上有消息说,莫迪访问基辅的行为,让总统普京不满,俄罗斯方面计划减少对印度的石油出口,并推迟交付S-400防空导弹;目前这个消息还没有得到官方层面的证实,但以俄罗斯的小心眼,不管莫迪访问基辅是不是逢场作戏,俄罗斯迟早会采取措施找回场子。事实上,莫迪在基辅也没有得到礼遇,泽连斯基确实拥抱了莫迪,但当时他的脸上写满了“高兴”,而且在会晤中当面指责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为普京提供战争资金”,此举也让印度方面极为不满,认为乌克兰没有资格说三道四。事后,莫迪向美国总统拜登通报了访问基辅的情况,第二天又向普京通报了相关…

普京决定访问蒙古,俄罗斯完全不担心安危,是因为有中国担保?

俄罗斯总统普京即将对蒙古进行访问,而西方这边随即开始拿蒙古国际刑事法院缔约国的身份说事。先是国际刑事法院率先对蒙古施压,要求后者履行义务,紧接着乌克兰也发难,要求蒙古在普京落地后第一时间将其逮捕。但蒙古对此一直保持沉默。而俄罗斯这边的态度很从容,说并不担心普京在蒙古的安全问题,两国已经进行了充分对话,为访问做足了精心准备。【普京访问蒙古,后者是国际刑事法院的缔约国】最耐人寻味的是克里姆林宫前政治顾问,如今一直和普京政府不对付的别尔科夫斯基的说法,他在分析原因时,直接扯上了中国,说普京访问蒙古,是得到了中国的“安全保障”。他还煞有介事地强调,尽管蒙古不愿意与西方挑起争端,但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同时得罪中俄。但我们有必要明确,这种说法有捕风捉影的嫌疑,毕竟别尔科夫斯基也拿不出什么确切的消息来源。何况以蒙古与俄罗斯的关系,国际刑事法院成员的义务,和与俄罗斯合作孰…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