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联酋等5国外长呼吁实现加沙永久停火

当地时间6月3日,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约旦和埃及五国外交部长召开会议,讨论加沙问题。阿联酋外交部发表的声明表示,该会议讨论了关于加沙永久停火和被扣押人员交换协议谈判的进展。部长们强调了积极处理相关提议的重要性,目标是实现永久停火,为加沙地带提供援助,结束加沙民众的苦难。△当地时间6月3日,加沙地带中部,民众检查遭空袭后的废墟。声明称,部长们表示,以军应从加沙地带全面撤出,并强调要在全面计划的框架下启动加沙地带重建进程,根据安理会相关决议落实“两国方案”。(总台记者 王雪靖)

媒体称泽连斯基承认巴勒斯坦国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6月3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表示,乌克兰承认巴勒斯坦是一个国家。泽连斯基在演讲时说,乌克兰承认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两个国家,并将尽一切努力让以色列停下来,结束巴以这场冲突,让平民不再蒙受苦难。此前,泽连斯基一再抱怨巴以冲突分散了国际社会的注意力,并将美国援助的重点从乌克兰转移到加沙地带。

国际法院要求以色列停止拉法军事行动

设在荷兰海牙的联合国国际法院刚刚就“南非请求制止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军事行动”作出裁决,认为加沙地带南部拉法的人道主义形势已属“灾难”,而以色列所谓“疏散及其他措施可减轻巴勒斯坦人的苦难”不足以令人信服。国际法院就此发布“临时措施”,要求以色列停在拉法军事行动。南非去年12月向国际法院起诉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实施“种族灭绝”。国际法院于今年1月和3月发布“临时措施”,要求以色列遵守《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防止在加沙地带发生针对巴勒斯坦人的“种族灭绝”行为;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人道主义援助畅通无阻地进入加沙地带——不过,这一“临时措施”并未对在加沙地带实现停火提出明确要求。以色列安全内阁5月9日批准以军扩大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的军事行动。南非政府5月10日敦促国际法院紧急发布“临时措施”,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在拉法的军事行动并撤军,采取“全部有效措施”允…

美议员喊话CNN:别光盯着校园抗议,去加沙吧,让大家看看那些失去手脚的孩子们

以哈冲突持续之际,美国高校挺巴勒斯坦的抗议愈演愈烈,占据着国际媒体的头条。美国资深参议员桑德斯5月1日呼吁媒体们不要只盯着美国大学的抗议,也要关注加沙的情况。桑德斯5月1日在参议院发表讲话说:“不要只担心我们在美国大学校园里看到的暴力行为,也要关注我们在加沙看到的前所未有的暴力行为,这场暴力行动已经造成3.4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超过7.7万人受伤,其中70%是妇女和儿童。”桑德斯还说:“我建议CNN和我在座的一些同事把你们的相机镜头从哥伦比亚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挪走,就一会儿。也许你们可以带着你们的相机去加沙,让我们看看那些因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政策而死于营养不良的瘦弱儿童。”他补充道:“让我们看看那些失去胳膊和腿的孩子们。让我们看看那边正在发生的苦难。”桑德斯表示,他谴责一切形式的暴力,无论是支持以色列战争政策的人还是反对这些政策的人。他还补充说,在美国,所…

胡锡进:以色列和犹太人的形象受到沉重打击,这很可能是一个分水岭

美国已经这一轮已经抓了700多示威者,但是抗议浪潮继续蔓延,以色列和犹太人的形象受到沉重打击,这很可能是一个分水岭。压不住各地大学生的抗议,显示犹太政商联盟对美国舆论的控制力下降了,互联网的去中心化打击了资本通过政客和媒体把控社会思潮的坚固逻辑。TikTok备受美国年轻人喜爱,而它是互联网去中心化的代表作。在过去的社交平台上,一些大V还有些特权可以呼风唤雨,但是到了TikTok这种短视频平台上,所有发布者更加平等,谁说得对,而且得是这一次说得对,说得有趣,大家才会看他的。以色列被美国舆论和受它影响的西方舆论塑造成苦难犹太人的避难所,以及正义的复仇者。直到冷战结束,这个形象至少在西方世界里坚如磐石。因为那个时候,阿拉伯人有苏联的鼎力支持,以色列成了西方在中东的化身。但是苏联解体后,中东的平衡随之打破,以色列变成了毫无顾忌的巴勒斯坦土地占领者,以及杀戮者。一个以色列人被打…

是否切断对以色列军援?白宫继续回避躲闪

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4月4日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电话时表示,以色列需要公布并执行“一系列具体、坚实且可评估的措施”,以减少以军行动对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平民的伤害,缓解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苦难,并保障运送援助物资工作人员的安全。美方将评估以方“根据这些措施立即采取行动”的情况,以制定与加沙相关的政策。尽管如此表态,美国仍在快速推进对以色列的武器转让和交付。在当天的白宫记者会上,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在被记者反复追问“美国是否会切断对以色列的武器供应”时,也依然是回避躲闪,只是一味地重复“不会预告尚未做出的决定”的说辞。他同时还强调,“以色列是美国的盟友,拜登坚信这一点,并始终致力于以色列人民的安全和以色列国的长久存在,这是不会改变的”。不过,在同一天的五角大楼记者会上,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就“干脆”多了,直接表示,美国将继续应以色…

拜登告诉内塔尼亚胡:立即停火,保护平民,否则……

据CNN周四报道,拜登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电话,拜登表示,加沙的总体人道主义局势是不可接受的,并警告以色列采取措施应对危机,否则将面临后果。此次通话是自以色列袭击导致慈善组织世界中央厨房的七名人员丧生以来,两位领导人的首次通话。美国白宫此前对该事件感到“心碎”。拜登对以色列的挫败感达到了新的水平。自动播放拜登表示,以色列需要“宣布并实施一系列具体、可衡量的步骤,以解决平民伤害、人道主义苦难和援助人员的安全问题”。拜登强调,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立即停火对稳定并改善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形势、保护平民至关重要。他敦促内塔尼亚胡指示以方谈判人员尽快与哈马斯达成协议,确保被扣押人员获释。但是,拜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呼吁永久停火。他对此的犹豫越来越与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其他世界领导人的行动和公开声明脱节。通话结束后,国务卿布林肯在布鲁塞尔发表讲话,明…

刚过百岁生日的齐邦媛去世:知识分子首先要有一个冷静的头脑

从东北到台湾,一个女人的一生,埋藏了一个世纪的两岸悲伤——● 这是一部让许多人泪流满面的书。据说,俞敏洪看完本书痛哭流涕。本书出版之后,作者收到数百封来信,几位已90多岁。他们老泪纵横谈当年事,那虽是一个令人悲伤的时代,也是一个令人怀念的有骨气时代。它就是在台湾出版后好评如潮,三联书店引进后,又在大陆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的《巨流河》。对大陆读者来说,《巨流河》是一种极为少有的阅读体验,因为大陆少有人这样讲历史。表面上,它是一本个人回忆录。实际上,它还包含两个更大的主题:中国近代史上的国破山河在,二战后台湾的经济起飞。它以亲历者角度,从东北的辽河开始,在日军炮火中辗转大半个中国。又在国共内战硝烟中,从大陆漂流到台湾的哑口湾。记述了纵贯百年、横跨两岸的历史变迁,和埋藏其中的国人苦难、悲伤,及风骨。《巨流河》的作者是齐邦媛,生于1924年2月19日,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

乌克兰男人打没了?乌媒:还有300万没孩子的妇女能参战

文/御风俄乌冲突的延宕给乌克兰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这个原本的“欧洲粮仓”在历经了两年多的战乱后,大半国土已经沦为废墟,为了躲避战火和兵役,大量乌克兰人逃亡国外,再加上前线乌军的伤亡情况超出想象,这使得乌军的兵力开始捉襟见肘,在这种背景下,乌克兰激进势力开始考虑“内部挖潜”,瞄准大量的妇女,希望将他们送上战场,以“抵挡如狼似虎的俄军”。据乌克兰“Texty”网站最新报道,相关专家统计了乌克兰的适龄人口,在剔除了那些不适宜参军入伍的男性特殊人士后,发现乌军还能动员至少500万大军。令人惊讶的是,乌媒称,经过调查后发现,乌克兰18到60岁的女性中,有46%有抚养孩子的义务,她们暂时无法当兵,但是其余没有孩子或不必抚育子女的女性还有很多,经过初步统计至少有300万人。乌媒表示,这300万没有孩子的乌克兰女性是乌军作战部队的生力军。如果战争持续下去的话,或者俄罗斯加大动员强度,那么基辅…

乌合麒麟作画致敬美军自焚士兵!曾经伟大的美军为何陷落至此?

在这个充满矛盾和苦难的世界里,亚伦·布什内尔的悲剧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焦点。这位美国空军士兵在以色列驻美国大使馆前的自我牺牲,是对以色列政府对待巴勒斯坦人民的方式的强烈抗议。他的极端举动,是为了唤醒世人对巴勒斯坦困境的关注。亚伦的喊声,“自由巴勒斯坦”,和他为了和平而牺牲的决定,展现了一种对正义的坚定追求。亚伦选择了一条令世界震惊的道路来表达他的立场。这一行为虽然极端,却强烈地照亮了冲突背后的人性之光。通过牺牲自己,亚伦促使全球重新思考如何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长期的争端。他决定将自己的遗产捐赠给巴勒斯坦儿童,这一慷慨之举深刻地展示了他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未来世代的希望。亚伦的故事是关于勇敢、牺牲和对正义的不懈追求。他通过自己的行动,提醒世界在最黑暗的时刻中寻找光明和希望。亚伦的抗议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连接了一个更广泛的社会政治语境——全球对正…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