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邦媛珍贵演讲视频:我是有骨气的人,也喜欢看大家做有骨气的事

2024年3月28日凌晨1时,《巨流河》作者齐邦媛去世,享年100岁。1924年2月19日,齐邦媛生于辽宁铁岭,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1947年到台湾,1968年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研究,1969年出任中兴大学新成立之外文系系主任,1988年从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任内退休,受聘为台大荣誉教授迄今。曾任美国圣玛丽学院、旧金山加州州立大学访问教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客座教授。教学、著作,论述严谨;编选、翻译、出版文学评论多种,对引介西方文学到台湾,将台湾代表性文学作品英译推介至西方世界,卓有贡献。历时四年,齐邦媛在其80岁时写作完成《巨流河》,其以缜密通透的笔力,从大陆巨流河写到台湾哑口海,以一个奇女子的际遇见证了纵贯百年、横跨两岸的大时代的变迁。自动播放齐邦媛教授在93巷人文空间10周年感恩茶会的演讲自动播放齐邦媛教授在新书茶会的演讲巨流河和哑口海,存在于我生命的两端作者|齐邦媛(受访)作者|李菁(采访…

《巨流河》作者齐邦媛去世,享年100岁

澎湃新闻获悉,3月28日凌晨1时,《巨流河》作者齐邦媛去世,享年100岁。齐邦媛1924年2月19日,齐邦媛生于辽宁铁岭,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1947年到台湾,1968年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研究,1969年出任中兴大学新成立之外文系系主任,1988年从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任内退休,受聘为台大荣誉教授迄今。曾任美国圣玛丽学院、旧金山加州州立大学访问教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客座教授。教学、著作,论述严谨;编选、翻译、出版文学评论多种,对引介西方文学到台湾,将台湾代表性文学作品英译推介至西方世界,卓有贡献。历时四年,齐邦媛在其80岁时写作完成《巨流河》,其以缜密通透的笔力,从大陆巨流河写到台湾哑口海,以一个奇女子的际遇见证了纵贯百年、横跨两岸的大时代的变迁。本书有两条主线:一是借着父亲齐世英的经历,串联起一代铮铮铁汉们在侵略者炮火下头可抛、血可洒的气概与尊严;一是从自己诞生、童年写起,战火中逃离…

网文怎么还有离职爽文了?

十几年前,某部网文里流行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这句热血沸腾的宣言。但现在,废材少爷偶遇老爷爷的逆袭剧情再也牵不动网友的心弦,平凡少年张小凡与两位奇女子再凄美的爱情故事也让人提不起兴致。在当今网络文学的舞台上,修仙、玄幻等传统题材通通被拍到岸边,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离职爽文的浪潮。简介里,光看文案打工人就经历了一场血压过山车。比如“陪客户喝了三个月的酒才拿下的重点项目转头就给了空降的关系户,对方还嘲讽:要么忍,要么滚。”如此熟悉的流程,如此熟悉的言语,几乎有过职场经历的格子间工人都经历过这种至暗时刻。包括不限于做了一个月方案被摘桃子,布置超额任务加班完成工作还被领导pua,为了一个case同事溜须拍马搞办公室政治,工作一年体检一身病还拿不到年终。而所有的打工人都幻想着能够整顿职场,现实生活的最大爽点就是一封辞职信摔领导脸上再来一出熹妃回宫。现在,…

细雨湿流光:那些落进诗行里的雨丨周末读诗

原标题:细雨湿流光:那些落进诗行里的雨丨周末读诗  撰文 | 三书  1  细雨湿流光  《南乡子》  冯延巳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  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春天的细雨,下得温柔,下得缥缈,下出了无边的孤独中,一个安静的角落。  写春雨之温柔静谧,首推杜甫的《春夜喜雨》为最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妙在这样的“好雨”,知时节而善利万物,故令人喜。  若冯延巳此词,安静的细雨,落在思妇的时间里,长出的便是萋萋的孤寂。  “细雨湿流光”,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此五字“能摄春草之魂”。如果春草象征着流光,或将流光还原为春草,这句诗的笔力虽劲,却缺少了新意。  如果流光指就是流逝的光阴,那么“细雨湿流光”便有了使人惊讶的陌生感。细雨打湿芳草没有新意…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全文)

原标题: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新华社北京12月15日电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九届全国理事会第五次常务理事会2019年11月7日修订)中国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工作者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优良传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工作取向,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新闻职业道德,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做政治坚定、引领时代、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第一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欧阳修:文章师百世 百世传风神

原标题:欧阳修:文章师百世 百世传风神  新华社南昌11月12日电(记者熊家林)“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欧阳修在《诲学说》中提及的名句激励着一代代庐陵人好学奋进。在江西省永丰县,如今不少学校墙面上仍贴着这句警语。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大家,祖籍江西永丰县。他幼年丧父,家庭生活拮据,买不起纸笔。为了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母亲郑氏便用芦苇秆做笔,在沙地上写画教他认字习文。  由于自幼接触诗赋文字,勤学奋进的欧阳修年纪轻轻行文就见笔力。后来欧阳修以进士及第,历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宋神宗御题赞其“功名事业三朝相,道德文章百世师”。  欧阳修文风平易近人、言简意赅。写《醉翁亭记》时,原稿开头写滁州四面环山,东面有什么山、西面又有什么山、南面是什么山、北面又是什么山。后来欧阳修觉得太过啰嗦,便反复删减修改,最后只剩“环滁皆山也”五个字作为…

第九十期记者大讲堂聚焦“四力”

原标题:第九十期记者大讲堂聚焦“四力” 本报北京9月12日讯 记者包元凯报道:第九十期记者大讲堂12日在中国记协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主办,重点聚焦基层新闻记者如何践行“四力”。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全国性行业类媒体和北京市新闻单位及所属新媒体单位的部门负责人及记者编辑代表约100人参加了讲座。 据了解,长江韬奋奖获得者、浙江日报嘉兴分社社长俞佳友在本次讲座上做了“践行四力 提高本领”的主题讲座,用亲身经历讲述了基层新闻记者如何践行“四力”。与会人员在听完讲座后表示,做一名扎根基层的优秀新闻记者是值得奋斗终生的高尚理想。应当在新时代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在基层实践中提高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能完成新闻工作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