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阵痛到底有多痛

这两天看到统计局的说法里边提到一个说法特别有意思,就是“转型阵痛”。现在的情况大家都看出来了,当前经济有两个问题、一头大象:房地产和基建已经基本上很完善了,后续的趋势是掉头向下的。低端制造业也面临迁出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压力。那头大象就是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这在未来几十年内都不可逆。道理都不复杂,房地产和基建他俩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大家贷款买房,房地产商拿到大家买房钱,再去贷款买地,政府拿到开发商的钱,再去贷款搞基建。这也是为啥搞了这么多年,老百姓、房地产公司和政府(城投债)都欠了一屁股钱。这种玩法效率是很高的,中国近二十年的变化大家也有目共睹。但这套玩法有个极限,就是老百姓没钱继续买了,那这个游戏也就到头了。今年房地产有多淡定,大家也都有目共睹。接下来就是惨烈的出清。我看大猛子的视频,他去年月薪一万,今年变三千了,不过还是比很多设计院强,有些设计院春…

年轻人最大的陷阱:在自己的短处拼命死磕

放假这几天接了几个咨询,让我痛心疾首。有必要好好写一写。读者A,高考时复读一年,考上一所专科。后来专升本,过程非常痛苦。最后总算是升上了。考研一战估计没戏,打算2战,担心2战依然落榜,问我怎么办?读者B,专科毕业,会计专业。初级会计这2年才拿到。一直说想考中级,但并没有付出努力。对了,她今年已经30多岁了。读者C,大学毕业后,自己搞了一个工作室,干了好几年,干得相当不错。结果父母总觉得干个体户不是长久之计,几次三番要求他去找工作。他虽然是90后,但属于比较听话的孩子,便去找工作。找了一份工作,干了3年,非常痛苦,跑来咨询我。我仔细询问,发现他的痛苦不在于工作本身,而在于人际关系。职场关系那些弯弯绕,他搞不来。我翻了一下他的朋友圈,以前是个意气风发的帅气小伙子,现在感觉老了10岁不止。关键是现在赚的钱是之前的1/2。我问他:你父母对你的现状满意吗?他说:满意!有工资,有…

刘瑜:委内瑞拉这个国家是如何毁掉的?

很大程度上,智利和委内瑞拉在过去2、30年来,走了一个完全相反的道路。智利,在走向民主化的同时,经济也获得了长足发展,而委内瑞拉,在民主崩溃的同时也出现了经济崩溃。智利转型以来,经济从拉美的中下游水平一路上升到名列前茅,贫困率从46%降到3.7%;委内瑞拉则相反,1999年查韦斯上台之际,它的人均购买力GDP在拉美顶端,但是20年后的今天,委内瑞拉经济成为一片废墟,贫困率高达90%。很长一段时间里,委内瑞拉政府试图掩盖经济衰退,从2015年以后停止发布经济数据。但是,网上流行的一句话说得好:世界上有三种东西是不可能隐藏的,喷嚏、爱情还有贫穷。委内瑞拉经济现在糟糕到什么程度呢?有几个数据可以反映。一个是通货膨胀率。根据IMF的估算,2018年这一年,委内瑞拉的通货膨胀率高达1,000,000%。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钱几乎没有意义了。你一个月的工资可能只能买两盒鸡蛋,三个月的工资买一瓶橄榄油,所以…

被出租车司机改变命运的女孩

“不管高矮胖瘦,你仍然可以爱自己,别人也仍然会爱你。”作者:王喆宁13岁辍学,小小远离家乡,开始她人生的“打怪升级”之路。端盘子、做电话销售、装暖气片、摊煎饼......她被迫快速长大,后来因为一位网友的话,开启了新世界——通过成人自考,她边工作边完成了专科、本科的学习。之后,小小的内心始终渴望在教室里学习。2018年,她来到香港读研,2021年成为一名博士生。学习赋予她的不仅是接触到广阔世界,还有打开自己的内心。如今,她在芬兰交换学习,也即将出版自传。以下是她的讲述:·小小在国外。模糊的亲情我对家乡的记忆十分模糊,只有两个字——很穷。我的老家在河北张家口一个村里。很多年前,路过这里的人都不愿过多停留。村里没什么年轻人。因为草比较多,大部分人会养牛养羊。我在村里上了几天学,就离开了家乡。父亲在外打工,逢年过节或者家里老人有事,他才会带着我回老家。·…

从13岁辍学到赴港读博,被出租车司机的一句话点燃

29岁的姑娘小小现正在香港理工大学读博士二年级,明年要去芬兰做访问学者。小小自述,13岁初中一年级她就辍学了,做过服务员、电话销售、装暖气片的女工人、网吧收银员、快递客服,直到18岁才又重返求学路,她用4年时间通过成人自考30余门课程,取得大学的专科和本科学历。2018年在香港读研,2021年开始读博。近日,小小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她吃了很多的苦,到最后逆风翻盘付出了很多很多的努力,她的经历也引起很多网友关注(→此前报道)。小小自述,她1993年出生在河北,小学时成绩不错,她在学校里一直是课代表、学习委员。不过,在初一的时候,她还是辍学了,父亲和继母告诉她不要上学了去打工。她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餐厅当服务员端盘子。2009年,父亲因车祸离世,小小和继母彻底断了联系。她做过电话销售、装暖气片的女工人、网吧的收银员,甚至还被骗去做传销。2011年,小小在北京一家快递公司做客服…

风声|浙大博士送外卖,需要向母校道歉吗?

作者|十年砍柴文史学者、专栏作家浙江大学一个在读博士生孟伟因为送外卖,近日发布视频说:“孟伟给浙江大学丢人了,孟伟给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丢人了。”这是一件没有太大公共价值的个人事件,大概是因为“浙大”“博士生”“送外卖”这三个对比强烈的词组合在一起,引起了网络热议,在一些平台上了“热搜”。在我看来,孟伟的道歉莫名其妙。他2014年本科毕业后,攻读了本校控制学院智感所的直博,八年“出不了炉”,拿不到博士学位。因为经济上拮据,需要送外卖来挣钱,是很自然的选择。这和欧美高校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去餐厅端盘子有何区别?从他认为送外卖给母校丢人的道歉,我倒是觉得反映出他可能自己并未必察觉到的职业偏见——这种偏见长时间由社会环境塑造、固化——认为送外卖不够体面,名校博士生干这活就是对不起学校。多年前,北大中文系1989届毕业生陆步轩因为职业是卖猪肉的,亦对媒体有类似的表达。孟伟…

巴珍的家庭旅馆梦

原标题:巴珍的家庭旅馆梦    身材瘦小、脸庞黝黑的巴珍,今年39岁,是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工布江达县错高乡错高村村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   错高村有57户,海拔3528米,坐落在美丽的巴松措湖畔,虽然景色优美,但环境闭塞,距离最近的乡还有20公里,村民生活比较艰苦。   巴珍有11个兄妹,她排行老六,小时候家里穷,15岁初中毕业就去了工布江达县宾馆当服务员,工作挺累,每月只挣100多元钱。后来遇到了同在县里打工的丈夫。丈夫长她9岁,是四川内江人,烧得一手地道四川菜。二人结婚后决定回错高村开饭馆。饭馆规模不大,能接待十来个人,就夫妻俩干,丈夫炒菜,巴珍端盘子洗碗筷。“虽然开了饭馆,生活也算不得富裕,但比起在外打工强多了。”巴珍说。   虽然一家人靠开饭馆过上了无忧的生活,但在巴珍的心里一直有个开办家庭旅馆的梦想,规模不用太大,几张床,几道菜,客人来了有房住、有饭吃。“但也…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