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大战美国国会!号召1.7亿用户打爆国会电话,网友:永远支持TT

当地时间3月13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在全美范围内封禁TikTok (海外版抖音)的法案。法案规定,TikTok的母公司字节跳动将有六个月的时间出售其控股权,如果不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剥离,TikTok将在美国被下架。要么卖给美国,要么卷铺盖走人,态度强硬的法案在两党投票中以352:65的压倒性票数多数通过。接下来,法案将被递交参议院。如果在参议院通过法案并由总统签署,TikTok在美国的结局就很难说了。美国对TikTok的围剿已经不算新鲜事,从2020年开始,一波波禁令就没停过。TikTok在美国的用户量超过1.7亿,几乎每两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是TikTok的用户。近年来它已经成为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塑造流行文化、推动“网红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Meta、 Google等美国传统大厂构成了威胁。再加上,TikTok有着出身中国的“血统原罪”,且不被美国的任何财团和党派控制,眼瞅着它影响力越来越大,深入群众且“不听组织指挥”,赶紧置…

全网找平替,这届年轻人真被拿捏了

“无论商品怎样平替,人生是无法平替的。”作者 | 阿肉如何让看似什么都不在乎的年轻人一秒破防?只需要一句话——“你这东西买贵了”。忍耐阈值奇高的年轻人,在家顶得住被爸妈催婚、上班受得了职场PUA,唯独对“溢价”二字深恶痛绝。毕竟,“赚得少”可以安慰自己,这不过是一时的苟且和对现实的短暂妥协,要是再加上“花得多”,就多少有点扎心了。如果你经常混迹于短视频平台,或许也刷到过找平替的家居好物推荐,内容是教人们用不同的关键词搜索商品,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同样功能的物品。比如常见的食品收纳盒,如果改搜“农场猪仔食槽”,你不但能获得一个功能相近,甚至更加结实的平替产品,还能在半夜起床偷吃零食时,用“农场猪仔”四个字拷问自己的良心。就像是解锁了餐厅的隐藏菜单一样,这种“平替购物法”最重要的一点,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然不同的“解题思路”。(图/社交软件截图)在社交网站,也经常有…

张勇的阿里云首秀:脱下西装 拥抱AI

以一己之力开启“AIGC元年”的OpenAI,提前给后来者敲响了算力警钟。进入4月份,ChatGPT付费版本——ChatGPT Plus——被爆暂停付费,OpenAI给出的理由是“需求量过大”,导致算力资源出现缺口。付费通道恢复正常后,OpenAI再次收紧GPT-4的互动次数,从每4小时100条消息降为每3小时25条消息。尽管OpenAI尚未披露具体的付费用户规模,但从上述宕机事件不难看出,以当前的用户量,叠加每月20美元的订阅费,很可能已经无法支持OpenAI继续采购微软云服务资源,来加大对ChatGPT产品的扩张力度。顶级风投机构a16z在近期报告中指出,头部云厂商,有望成为AIGC浪潮中的最大赢家。作为全球第二大算力需求市场,在各路创业者、科技大厂纷纷盯上AI大模型之际,中国云厂商正在迎来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市场。4月11日的阿里云峰会上,首次以阿里云智能集团CEO身份对外亮相的张勇,不再以惯常的西装示人,休闲夹克显现出一副极客范儿,他带…

AI技术要和人“抢饭碗”!清华教授:知识型中低端脑力劳动岗位危险了

在推出两个月后,由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推出的语言模型ChatGPT月用户量已突破1亿人次,成为史上最快用户人次突破1亿人次的应用程序。作为一个聊天AI,它能完成解答、文案、翻译、编代码等任务,甚至还能写论文、参加考试、撰写法律文件、进行医疗咨询等。有报道指出,在每个技术变革周期中,都会有一些劳动力被机器取代。但与此同时,也会出现一些新兴行业。那么,哪类职业可能受到ChatGPT较大冲击呢?带着这个问题,红星新闻记者分别询问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视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邓志东,以及ChatGPT自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视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邓志东如果ChatGPT求职能找到工作吗?“已达中低级知识型脑力劳动者基本水平”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视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邓志东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作为一个变革性的知识型生产与补全工具,ChatGPT实际已达到中…

一句千亿刀ChatGPT,文明的压缩器:火药与爆竹,三百年前老路又重演?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正如咱们赶上了互联网这个大潮,却没把互联网集聚的知识和财富用在正道,只热衷于“外卖、直播、放贷款”,甚至连输入法和天气预报都想借给你点钱,结果坐失AI突破的窗口。文明压缩器到来,科技革命的当口,中国商人的过度精明,也许又一次拖累中国的后腿。过去几十年,咱们运气好到爆表,整个世界的科技相对停滞,咱们即使光关注“外卖、直播、放贷款”,也不会被西方人落下多少。然而运气总有耗尽的一天,AI这新的技术革命已经叩门,面对文明压缩器,咱们还捧着“外卖直播放贷款”老三样赚快钱,会不会如同三百年之前,重走“落后挨打”的老路?希望的大厂们能知耻而后勇,希望亡羊补牢,还不算太晚。一句千亿的AIChatGPT带起来的这股AI狂潮,似乎要改变世界。用户量达到1亿人的时间,21年全球装机量第一的TikTok用了9个月,消…

国家邮政局:日均用户量2季度达5亿人次

原标题:国家邮政局:日均用户量2季度达5亿人次新京报快讯(记者 吴婷婷)今天,国家邮政局公布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邮政快递业逐渐摆脱疫情影响逆势上扬,主要经济指标超过去年同期水平。1至6月,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完成8765.27亿元,业务收入完成5028.23亿元,均同比显著增长。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338.8亿件,增长22.05%,超过2016年全年(312.8亿件);快递业务收入完成3823.8亿元,增长12.57%。上半年,快递业务量平均增速达22.5%,接近去年平均水平,日均快件处理量近1.9亿件,其中二季度日均快件处理量高达2.4亿件,与去年同期最高日处理量基本持平。1-6月,快递企业日均服务用户超3.7亿人次,其中二季度日均服务用户近5亿人次。尤其疫情期间,邮政快递业充分发挥网络、渠道、平台和规模的优势,截至6月10日,邮政快递业共承运、寄递疫情防控物资累计48.98万次,包裹3.98亿件,发运车辆8.75万辆次,货运航班779架…

转网率为何低于预期

原标题:转网率为何低于预期    工信部日前召开的“携号转网”服务监管电视电话会议透露,当前全国“携号转网”服务总体平稳,申请服务的用户量快速上升,已为940万人次提供了“携号转网”服务。7月2日,全国“携号转网”服务监管系统已正式上线,为主动发现违规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携号转网”在消费者的期待中一步步实现。2010年11月,“携号转网”在天津、海南启动第一批试点工作。2019年11月10日,全国“携号转网”系统上线试运行,同年11月27日,全国“携号转网”正式提供服务。   940万人次转网,与近16亿手机用户相比,“携号转网”率并不高。0.59%左右的转网率远低于此前一些市场机构的预测。   “这才是正常的。”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表示,携号转网是一项惠民服务,而不是竞争手段。通信业做好“携号转网”就是做好服务,直接考核标准就是“携得了、转得快、用得好”。北大科技园创新研究院…

多品牌2分钟内成交破亿,京东618家电主战场全面爆发

原标题:多品牌2分钟内成交破亿,京东618家电主战场全面爆发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6月18日零点刚过,京东平台上的家电销售就全面爆发,成为消费者剁手家电的主阵地。31秒,电视成交额破亿元;2分钟,空调成交额破5亿元;3分钟,冰洗品类成交额破5亿元;海尔只用了1分钟就成为首个破亿元的家电品牌,美的紧随其后在接近2分钟的时候破亿。  疫情影响人们健康意识提升,零点刚过半小时,健康除菌空调成交额同比增长420%。以旧换新成为人们新的健康消费方式,开售半小时,家电换新用户量同比增长400%。其中,空调换新用户量同比去年增长725%。  此外,高端化家电消费趋势增强;提升生活品质类家电成新潮。  编辑 张冰

社科院网络文学报告:用户量4.5亿,90后用户超六成

原标题:社科院网络文学报告:用户量4.5亿,90后用户超六成2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以网络文学企业阅文集团为数据蓝本,发布《2019年度网络文学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网络文学正在稳健发展,网络文学行业发展路径更加清晰。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网络文学用户数量已达4.55亿人,半年增长率达到5.2%。此外,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18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国内网络文学创作者已达1755万。网络文学经过多年形成了巨大的内容生产能力和内容消费需求的共振,创造了庞大的市场容量和发展潜力。报告指出,新时代下的“新网文”发展,呈现出四大“新趋势”:其一,网络文学的题材类型更加丰富,内容“多元化”表现显著,已经形成了都市、历史、游戏等二十余个大类型、200多种小分类,还新增了大量的二次元、体育、科幻题材类型的作品,目前现实…

拥抱5G,先解决4G焦虑

原标题:拥抱5G,先解决4G焦虑  5G还没来,4G就“翻车”了。  上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称,工信部之前从来没有、以后也不会要求电信运营商限制4G网络速度。三大运营商也纷纷表示,未接到过任何4G进行限速的要求,也从未对用户4G速率进行限制。  “4G降速”在社交媒体上成为热门话题并不断发酵,有同感的网友纷纷现身说法,称自己的手机近期4G上网速度变慢了很多。  无论是用户量上升、5G基站建设等客观因素,还是测试效果不佳、人为降速的主观猜测,工信部和三大运营商“没有限制”,网友普遍反映的网速变慢究竟因何而起,两者之间需要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合理解释。  最怕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罗生门最终演变成一笔糊涂账。早在几年前4G取代3G时,类似“挤压3G,发展4G”的说法一度流行过,现在又到了技术迭代之时,这些似曾相识的言论再次被提及也情有可原,说明公众对于三大运营商或多或…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