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耶伦,就像第一次见到“世界”

耶伦访华比想象中有意思的多。在广州,她去吃了陶陶居,点了一桌子菜。据说,美方专门要求不要包间,也把屏风撤掉,让耶伦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差不多同一天,我的朋友余少镭也在广州用餐,吃得比耶伦还好,而且有包间。上一次耶伦访华在北京吃了云南菜,她还邀请几位杰出女性一起用餐,后来有一个大合影。那几位“杰出女性”很是紧张,没有一个人接受采访谈一下这次饭局。这次大不一样了,几家媒体跟拍,而且陶陶居也通过自己的服务号来一波推送,对企业是很好的宣传。网友都聚焦于这位老太太的穿着打扮,她的帆布包估计会走红。作为官员,耶伦的经费有限(据说出差每天可以报销几百美元),但是她本人其实并不缺钱。她出生在布鲁克林,大学是布朗大学,在耶鲁读硕士博士,后来是有名的经济学家,也出任过一家银行的高管,当过美联储主席。买点奢侈品包包肯定是没问题的。人们围观耶伦,就像第一次看到美国官员一样——…

德国情报机构招人,15岁就能当间谍了?!

公开招募未成年人!德情报机构招“15-35岁”特工引争议“技术工人短缺对德国诸多公司、机构产生影响,其中就包括德国联邦情报局(BND)。”德国巴伐利亚广播公司19日报道称,面对“用工荒”的难题,BND正另辟蹊径——大肆宣传、张贴海报来吸引“年轻特工”。此次招募因涉及公开招募未成年人引发争议。报道称,张贴在火车站和公共汽车站等公共场所的BND招募海报显示:“招募间谍,我们正在寻找恐怖分子,男/女/第三性。”还有一张海报借用007系列电影主角詹姆斯·邦德的经典台词:“搅拌,不要摇匀。申请即可。”海报还带有BND的新标识,以鹰为主题图案的旧标识曾在冷战时期被戏称为“肥母鸡”。不久前,BND斥巨资设计了一个“带有BND字样的圆形新标识”,更符合21世纪的审美。BND招募海报显示“我们正在寻找恐怖分子” 图自德媒负责此次招募宣传的BND通信主管海涅曼表示,这些“间谍招募海报”将挂在BND总部周…

“爱因斯坦”又叫“艾一石”?那些年,我们见过的奇葩译名

最近,笔者所在的群里有人问:“苹果、微软的企业名都是从Apple和Microsoft意译过来的,那这些企业家的名字为什么要音译呢?”问得好,不如干脆来个实操。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Tim可以追溯到希腊语的Time意为荣耀,Cook则是英文的厨子,意译的话可以叫“荣大厨”;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Bill意为账单或者钞票,Gates意为大门,意译就成了“钱大门”。至于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Steve也是个希腊词根意为王冠、花环,Jobs在英文里意为工作岗位,翻译翻译就成了“冠工作”,还是个颇小众的姓……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来源/纪录片《史蒂夫·乔布斯:改变世界的力量》截图像话吗像话吗?那些年,那些奇葩的意译我们把脑洞再开大点,会发现很多外国人的名字意译起来十分奇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名…

浙江宣传:“观中国”该有怎样的“中国观”

“了解中国是要花一番功夫的,只看一两个地方是不够的。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13亿人口,了解中国要切忌‘盲人摸象’”。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说。一年后,在德国柏林会见德国汉学家、孔子学院教师代表和学习汉语的学生代表时,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一些人对中国有偏见,主要是源于陌生、隔阂和不了解。了解中国,不能只看一个点、一个面,切忌盲人摸象。”自1840年以来,中国努力“开眼看世界”,现在早已能够“平视”世界、直面世界眼光的检视。但如今,美西方一些国家仍然未能“开眼看中国”,导致对中国形成错误认知。“观中国”该有怎样的“中国观”?我们自身又该如何发力,以尽力避免“他者”陷入“盲人摸象”的误区?长城 图源:视觉中国一面对“返场中国”,一些西方国家既有主观上的“不愿看清”,也有客观原因导致的“看不清”。笔者试着理出了几种形式:垂着眼的…

伊沛霞:我不想简单地把妇女描绘成受害者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梦华录》里赵盼儿和几个小姐妹闯荡东京(汴京)开的茶铺子,生意兴隆,在茶汤巷里风生水起。去年热播的这部历史剧,让不少观众好奇,在开始要求女性缠足、守贞洁的宋代,女性真的能轰轰烈烈地搞事业,活得这么有风采吗?30年前,有一位美国学者已经开始试图在传统视角的历史叙述语境外,揭开相对而言真实存在的更复杂的宋代女性生活状态。在20世纪之前,以中国女性为主题的学术著作是绝对少见的。因此,当1993年中国中古史学家伊沛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的学术专著《内闱:宋代妇女的婚姻和生活》出版,立刻被誉为海外中国妇女史的开山之作,其研究角度与前人迥然有别。两年后,此书获亚洲研究协会(AAS)专门为中国研究领域颁发的著名的列文森著作奖。《内闱》对中国国内学界同样产生了巨大影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赵冬梅回忆,中国人对中国妇女史的研究滞后于西方,伊沛霞等人…

高罗佩:一个“精神中国人”

在书房中抚琴的高罗佩文 |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载《读书》2023年第2期在国内近年的媒体话语中,“精神X国人”基本上已成为一个贬义词,没想到我在荷兰人中发现了一个“精神中国人”——高罗佩虽然并非完人,但对他而言,“精神中国人”已经不是修辞手段,而是实录了。高罗佩之奇人奇书荷兰外交官、汉学家高罗佩(R. H. van Gulik,1910~1967),因著《秘戏图考》《中国古代房内考》两书及系列侦探小说《狄公案》,而驰名欧美与东方。各国出版的狄公小说高罗佩出生于荷兰,3~12岁跟随任军医的父亲生活于印度尼西亚,种下热爱东方文明的根芽。中学时即开始学习汉语,1930年入莱顿大学攻读法律,但醉心于东方学,修习汉语、日语及其它一些亚洲语言文字。1935年获博士学位,此后奉派至多国任外交官。高罗佩四处搜求中国图书字画、古玩乐器,并成珠宝鉴赏家;又通中国书法及古乐,能奏中国古琴,做格律诗。1943~1946…

俄罗斯出版首个中国学刊 研究中国文化等问题

极目新闻记者 胡莉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月27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出版了该国首个中国研究学刊《俄罗斯的中国学》。资料图据悉,该学刊对古、现代中国、中国文化和文明问题进行研究。《俄罗斯的中国学》延续了《中国问题》(1929-1935)和《苏联汉学》(1958-1959)学术期刊的传统。第一期学刊中刊登了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发表的欢迎辞,以及俄罗斯杰出汉学家的文章。该刊第二期现已开始筹备,将于今年3月出版。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代理所长基里尔∙巴巴耶夫表示:“我们学刊的任务是成为俄罗斯汉学家界的统一科学期刊。杰出学者和我国研究古代和现代中国所有大型中心的代表受邀加入期刊编委会。”(来源:极目新闻)

中国只能二选一吗?

【导读】 一个国家的文明如何影响国家话语的构建,国家又如何利用自身文明寻求话语突破?在12月初由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观察者网、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主办的思想者论坛上,马丁·雅克从美国著名汉学家白鲁恂的观点出发,认为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挑战了西方民族国家的话语权威。但与此同时他也认为,中国的文明属性要强于国家属性,这也是中国寻求到的独特发展路径。对此,观察者网再次对话马丁·雅克,请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马丁·雅克】观察者网:2009年,您出版了《当中国统治世界》一书,关注亚洲的现代化进程和中国作为全球力量的崛起,其核心概念之一是“文明国家”。您指出,世界上存在很多文明,西方文明是其中之一,但世界上只存在一个“文明国家”,那就是中国。“文明国家”概念最初是如何引起你的注意和兴趣的?又是什么促使您对…

为何在太空写中国古文?欧洲航天员回应了

10月12日,意大利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在太空写下中国古文《兰亭集序》中的句子,一条“太空推特”引发国内外网友热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克里斯托福雷蒂在个人推特上分别用汉语、意大利语、英语写下了这段古文,还配上了三张太空摄影图片,分别是中国渤海湾以及北京市的白天和夜景。推文发布后,中外网友纷纷感慨中国古典文学之美,同时赞叹克里斯托福雷蒂拍下的壮观景色,称赞她的中文造诣之高。克里斯托福雷蒂为什么会写下《兰亭集序》中的句子?得知自己在中国成为“网红”,她有什么感受?在回答记者询问时,克里斯托福雷蒂表示,这要感谢她的一位汉学家朋友。10月15日,克里斯托福雷蒂返回地球,并乘坐飞机抵达位于德国科隆的军用机场。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记者在机场采访了她,并告诉她这则推文在中国社交平台引发热议。“选这句…

华春莹特别提到的美国最高法院门楣为何刻有孔子像?

编者按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日前在社交媒体推特发文指出,美国最高法院门楣上雕刻了来自中国、犹地亚和古希腊的先贤形象,以彰显其多元、开放、包容的精神。然而,美国现在在国际上却在做相反的事情。孔子像为何会被雕刻在美国首都的这座重要建筑门楣之上?美国汉学家万百安此前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进行了独家解读。来源:中国新闻社中新社记者:陈孟统自动播放来源:中新视频 《【东西问】美国最高法院门楣为何有孔子像?》美国最高法院大楼建成于1935年,由美国建筑师卡斯·吉尔伯特(Cass Gilbert)设计。这座位于首都华盛顿第一街的建筑正门朝西,与国会大厦隔街而望。然而这座大楼的一些建筑设计细节与构思,却远不如最高法院作为美国司法权象征那般为人所熟知。就连美国最高法院官方网站的简介中也这样写道:“游客往往注意不到最高法院大楼东侧的尖顶和廊柱。这里的雕像群由赫蒙·…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