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2024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正式发布

2024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征集活动落下帷幕。今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2024年度天舟七号飞行任务、天舟八号飞行任务、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四次飞行任务标识。天舟七号飞行任务标识△作者 杨倩楠天舟七号飞行任务标识,正中的“7”色彩斑斓、直通远方,象征着我国航天事业在漫漫征程上勇往直前,在广袤太空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空间站在路的尽头隐约浮现,象征本次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将与空间站完成对接。边框提取中国传统云纹进行设计,作为经典的吉祥图案,寓意高升和如意。在万千金色星辰的点缀下,滚滚祥云在两侧舒展流动,护送画面中心的天舟七号货运飞船飞行,表达了对此次任务衷心的祝福。整体配色使用传统中国色彩,边框金镶玉的配色与中心的景泰蓝相结合,二者形成鲜明反差,引人入胜。天舟八号飞行任务标识△作者 杨希天舟八号飞行任务标识中,宇宙空间星光闪耀,照…

一座难求,今年的北京香山论坛为何如此火爆?

直新闻:您对于本届北京香山论坛有何总体的观察?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异常严峻复杂的背景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杨希雨:这一次的北京香山论坛一座难求,开幕式的时候我费了很大的劲才找到座,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一次北京香山论坛召开的背景和主题都特别引人注意。大家都知道,这一场北京香山论坛是在前所未有的两大国际冲突同时爆发的情况下召开的。也就是说,这两大危机,乌克兰危机、中东巴以冲突,它们的持续化将全球战略推到了一个空前不稳定的高度。在这个背景下,由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特别是有中国军方背景的论坛召开,自然会引起广泛关注,因为中国的影响力很大,特别是在国际安全领域。更重要的是,北京香山论坛今年给出的主题确实既令人深思,又令人觉醒。主题是什么?“共同安全、持久和平。”我今天在一场讨论会上发言的时候,作为发言嘉宾,我就提到共同讲持久和平,大家肯定都同意,没有问题…

参与者揭秘《流浪地球2》创作幕后:“太空电梯”耗时两年 莫斯前世为550W

电影《流浪地球2》正在上映,据灯塔专业版官方数据,截至23日6时16分,其票房达6.27亿元,票房第一。关于《流浪地球2》的讨论,也成了热议话题,不管是太空电梯、方舟空间站宇航服,甚至小配件,都被网友津津乐道。记者注意到,23日,在知乎上,“如何评价电影《流浪地球2》”的问答登上热榜第1,除了导演郭帆亲自讲述拍摄幕后,许多参与人员也纷纷聊起了故事,其中,网友“杨希”的回答也成为高赞。他讲述称,作为美术组,有人工作到失去知觉,为了电影里的短短两秒,要花了一年多时间。恐怖的工作量有人工作到失去知觉记者注意到,在知乎,网友“杨希”的介绍为“工业设计/科幻概念设计师。项目《流浪地球》《三体宇宙》 等”,其个人简介也写着:科幻项目《三体宇宙》;《流浪地球》……在参与“如何评价电影《流浪地球 2》”的“亲自答”后,他的回答也被标注“专业”“相关方答”。问答中,“杨希”表示,作为参与…

环球时报:中国超九成年轻人“平视”或“俯视”西方

“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在报告结尾部分向青年殷切寄语。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实力提升,不仅给了广大青年更广阔的舞台,还提升了他们面对西方国家时的自信。《环球时报》旗下环球舆情调查中心连续两年的数据显示,“平视”乃至“俯视”西方的中国年轻人比例持续上升,中国在社会治安、历史文化等领域的优秀表现,是他们自信的重要来源。超九成年轻人“平视”或“俯视”西方今年9月23日到30日,环球舆情调查中心对中国100多个城市年龄在14岁到35岁之间的年轻人展开问卷调查。此次调查通过样本库会员在线填答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共收回1655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年轻人越来越自信。对于“今天,提到西方国家,您的第一感觉是什么?”这一问题,选择“对等、平视…

头秃前的最后机会:学6招拯救上移的发际线

“头秃”这个话题的关注度,已经从中老年人蔓延至年轻人,他们在调侃一件事的难度时,总不忘吐槽一句:XXX令我头秃。头秃,大概是全球脱发者面临的“终极难题”,比如英国王室的威廉王子。足球男神贝克汉姆的发量也岌岌可危。除了脱发,头发干枯分叉,白头发多也是很多人心中的痛。不仅影响美观,头发还可能是健康出现问题的信号。“生命时报”邀请专家,告诉你头发里藏着的健康警报,并教你一套科学护发秘籍。受访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杨淑霞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杨希川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胡志奇为什么你的头发越来越少美国脱发协会的数据显示,在美国,35岁以后,66%的男性,40%的女性出现一定程度的脱发全世界。约50%的成年人在50岁左右会长出白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杨淑霞表示,我国目…

专家:因为“萨德”,中国应如何“报复”韩国

杨希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韩国政府接受部署“萨德”,无视过去长时间以来中国政府从官方外交和公共外交等多渠道苦口婆心的劝告与磋商。吴心伯(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萨德”一旦在韩部署,中国就需重新评估来自朝鲜半岛的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威胁。

专家:必要时要对萨德进行摧毁性打击

杨希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韩国政府接受部署“萨德”,无视过去长时间以来中国政府从官方外交和公共外交等多渠道苦口婆心的劝告与磋商。吴心伯(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萨德”一旦在韩部署,中国就需重新评估来自朝鲜半岛的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威胁。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