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发射通导技术试验卫星,以实现在月球轨道编队飞行

记者2月3日从深空探测实验室获悉,我国将发射“天都一号”“天都二号”通导技术试验卫星,双星将在月球轨道编队飞行,实施月球轨道通信导航新技术验证。天都通导技术试验星飞行示意图。受访单位供图据悉,随着世界范围内月球探测活动的增多,建立月球通信、导航、遥感系统成为地月空间发展热点,目前我国已启动鹊桥通导遥综合星座系统的论证。其中,在2023年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上,两颗鹊桥通导技术试验卫星正式被命名为“天都一号”“天都二号”。“天都一号”整星重量61千克,配置了Ka双频段一体化通信机、激光角反射器、空间路由器等载荷;“天都二号”整星重量15千克,配置了通导载荷,双星将开展导航系统空间基准异源标定、通信系统高可靠传输与路由转发、通信测距一体化调制等新技术验证。“‘天都一号’‘天都二号’两颗星将随鹊桥二号月球中继卫星一同进入地月转移轨道,之后两颗星将进行近月制动,进入环月大椭圆…

航天科工突破星间高速激光通信关键技术 建设星间信息高速路

原标题:航天科工突破星间高速激光通信关键技术 建设星间信息高速路  苍茫宇宙,遥遥万里,如何在卫星之间建立高速率通信链路?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基于虹云工程星间高速通信需求,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研制的高性能星间激光通信终端,通过对高指向性激光的控制、收发和调制,可以在高速运动的卫星平台上实现激光通信链路的建立和保持,进而实现远距离星间高速通信。8月初,经实验室动态和静态等多项性能测试,各项指标满足方案设计要求。  当前,基于低轨道卫星星座的宽带通信网络已成为下一代通信技术的主要形态,星间激光通信是星座组网的核心技术之一。相比传统的微波通信,空间激光通信以其大通信容量、小体积、高保密性等优点,成为星间组网的首选方案。空间激光通信,是以加载电信号在自由空间中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由于激光光束的频率范围高、波长小,因此空间激光通信可以在设备体积较小的情况下,…

防灾减灾如何用北斗?官方:毫米级定位可预警泥石流

原标题:防灾减灾如何用北斗?北斗办:毫米级定位可以预警泥石流新京报快讯(记者 倪伟)国新办8月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介绍,中国是自然灾害比较多的国家,今年中国水灾也比较严重。在减灾防灾方面,卫星导航特别是北斗系统具有特别重要的支撑作用。例如,北斗的高精度服务等功能,能够为监测泥石流等灾害提供助力。冉承其介绍了北斗系统的特色服务如何应用于防灾减灾。一是短报文服务,在没有任何地面移动通信网支持下可以发短信,北斗三号提升到单次14000比特(1000个汉字),可以传图像、发语音,这是了不起的成就。通过全球的星间链路还实现了全球短报文,到世界任何一个没有移动通信的地方,都可以靠北斗进行通信。另一个重要的特色服务是高精度应用。北斗不仅有天上的卫星系统,地面还建了一张近3000个地面站组成的高精度增强网,最高精度能够实…

北斗三号卫星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100%

原标题:北斗三号卫星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100%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发布会上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前半年完成全球星座部署,开通全系统服务。冉承其介绍,400多家单位、30余万科技人员集智攻关,攻克星间链路、高精度原子钟等16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500余种器部件国产化研制,实现北斗三号卫星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100%。点击进入专题:北斗导航系统发射最后一颗组网卫星责任编辑:朱学森

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定点地球同步轨道

原标题: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定点地球同步轨道  新华社西安6月30日电(吕炳宏、徐毅)记者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获悉,经过近8天的飞行,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于6月30日下午成功定点于距离地球3.6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目前,卫星天线已展开,有效载荷已开通,卫星在轨工作正常。  这颗卫星于6月23日发射升空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开启24小时实时监视模式,组织渭南、三亚、佳木斯等测控站点进行跟踪测量以及轨道测定、计算的同时,先后对卫星实施了多次远地点变轨与定点捕获,最终将卫星精准送达目的地。  “我们事先制定了大量方案预案,对每一个岗位的人员配置、每一个程序的编制、每一条指令的发送都进行了优化,最大程度保证了早期轨道段每项测控工作的安全和精确。”中心高级工程师兰宝君说。  据介绍,这颗卫星定点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将利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开展卫星平台和星间链路…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