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逝世,去年获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

红星新闻记者4月14日深夜获悉: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于当晚去世,享年92岁。严文明1932年出生于湖南华容,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后留校执教,曾担任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系主任、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等重要职务。严文明生前近照严文明从对仰韶文化的卓越研究入手,对全国范围新石器时代做了综合深入考察,建立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分期和谱系框架。他用哲学家的思辨和诗人的眼光洞悉了中国史前文明的结构美,提出了“重瓣花朵”的论断,说出了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密码。他倡导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多学科研究方法,并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考古学的国际化,是中国考古学学科发展的重要领导者。他的著作《仰韶文化研究》获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多部著作获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等。2023年12月15…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

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对涉及的行政法规进行了清理,决定对8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对13部行政法规予以废止。修改教学成果奖励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对上述4部行政法规中涉及的已不使用的机构名称、已调整的机构名称和职责划转涉及的机构名称等进行了修改,切实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精神,更好适应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实践。修改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登记管理条例,删去其中关于外国企业申请代表机构注销登记时需提交外汇部门证明文件的规定,进一步简化证明材料、优化政务…

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陶笃纯逝世,曾被誉为医疗器械领域“黄埔军校校长”

据《深圳特区报》消息,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陶笃纯同志,因病于2023年12月14日17时15分在深圳逝世,享年82岁。公开资料显示,陶笃纯,江苏苏州人,1942年5月生,研究生学历,无党派人士,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59年9月至1964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系声学专业学习。1964年9月至1967年9月,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生。1967年9月至1985年3月,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85年3月至1986年12月,陶笃纯先后任中国科健有限公司副研究员、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1986年12月至2000年6月,先后任深圳科健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副总裁,深圳安科高技术有限公司研究员、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1996年8月兼任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副会长。1997年3月兼任深圳市南山区政协副主席。1997年4月兼任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2000年6月任深圳市政协副主席。2006年…

终身成就奖!这个奖首次颁给中国人

2023年12月15日,上海。“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将“终身成就奖”授予北京大学的严文明教授。严文明先生近照终身成就奖,作为世界考古论坛颁发的最高荣誉,专门表彰在全球范围内享誉盛名、学术造诣深厚、对考古学领域影响⼴泛⽽深远的学者。之前几届分别授予了科林·伦福儒勋爵、布莱恩·费根教授、白简恩院士等。这是论坛首次授予中国考古学家该奖项。颁奖词说,“这不仅是对严文明先生在推进考古学科发展上的杰出贡献的认可,更是对他不懈地向公众宣传考古学对于当代社会及⼈类共同未来重要性的肯定。”“感谢给我崇高的荣誉,我不过勤于耕作,不问收获罢了。”92岁的严文明先生亲笔写下了感言。严文明先生感言严⽂明先生1932年出生于湖南华容,1958年毕业于北京⼤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后留校执教,一生桃李满天下。他曾担任北京⼤学考古学系系主任、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等重要职务,现为北京⼤学资…

今年最年长当选院士谭家华:四十年如一日深耕大型工程船技术

11月22日,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59人,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74人。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本次公布的名单中,现年77岁的谭家华是当选院士中最年长者。谭家华是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谭家华。 上海交通大学 资料图上海交通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资料显示,谭家华,男,1946年出生,汉族,湖北宜昌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谭家华196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制造系,曾任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所长。他长期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四十年如一日深耕大型工程船技术领域设计理论和应用研究,与国内重点行业单位合作开展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制与产业化研究,2000年以来带领团队攻克了大型绞吸挖泥船总体设计和关键作业装备的核心技术,成功研制了适应“沿海淤泥积沙”“近海硬质沙土”“远海坚硬礁岩”挖掘的三代59艘海上大型绞吸挖…

加州大学流行病学系主任张作风:吴尊友推动了中国艾滋病重大防控政策

文/张作风 加州大学流行病学系主任 终身教授 凤凰网《CC情报局》特约专家据公开资料,吴尊友于1991至1995年就读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公共卫生专业,获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吴尊友回国开始从事防治艾滋病工作。2003年,又参与“非典”(SARS)防治工作。今年10月27日,吴尊友罹患胰腺癌去世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流行病学系主任张作风教授,代表系里写了悼词,追念这位故人:非常悲伤听到吴尊友博士在北京去世的消息。尊友博士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杰出校友,他为中国和世界艾滋病防治做出了巨大贡献,并积极和我校合作培养培养新一代公共卫生领军人才。吴尊友博士是我们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兼职教授,曾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家、国家艾滋病中心艾滋病预防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防治主任。他是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科学和技术咨询委员会的成员。▎图/联合国艾…

教育教学成果奖|这是一支“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卓越医学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儿科学教学团队

原标题:教育教学成果奖|这是一支“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卓越医学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儿科学教学团队  来源:中山大学    编者按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教育教学成果的引领作用,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大力提升,我们开设“教育教学成果奖”专栏对教育教学成果进行宣传,以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2020年4月,我校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学教学团队在蒋小云教授的带领下,获得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奖项目为“以卓越医学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儿科学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实践”。    (一)“培养卓越医学人才”的儿科学教学团队    近10年来,在国家级和省校级系列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课题的资助下,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以“三结合、二切入”临床教学模式为特色,经过多年教学改革与实践, 构建了一支“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卓越医学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儿科学教学团队。  儿…

教育教学成果奖 | 传承创新!探索新时代护理学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原标题:教育教学成果奖 | 传承创新!探索新时代护理学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中山大学      编者按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教育教学成果的引领作用,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大力提升,我们开设“教育教学成果奖”专栏对教育教学成果进行宣传,以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去年,由我校护理学专业万丽红、彭俊生、张俊娥、尤黎明、张美芬、王晓丹、李琨、高玲玲、刘可、张利峰等老师共同完成的教学成果“新时代一流护理学专业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荣获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该成果亦同时获中山大学2019年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该团队多年来在教育教学改革及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其中,“高起点的护理学专业本科课程内涵建设及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新模式” 获2013年中山大学第七届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新世纪护理本…

考古学家谭维四逝世 曾主持发掘曾侯乙墓

原标题:考古学家谭维四逝世 曾主持发掘曾侯乙墓中新社武汉9月7日电 (记者 梁婷)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7日发布讣告,著名考古学家、武汉大学考古专业创建人之一、湖北省博物馆原馆长、研究馆员谭维四于2020年9月7日7时38分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91周岁。谭维四于1930年4月生于湖南长沙,1964年后一直在湖北省博物馆工作,历任文物考古队队长、业务秘书、副馆长、馆长,1992年7月退休。谭维四毕生从事文博工作,组织完成多次文物普查,主持发掘或组织领导发掘了随州曾侯乙墓、江陵楚郢都纪南城、凤凰山秦汉墓一系列重要的古文化遗存,为湖北文博事业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1978年主持发掘曾侯乙墓,他任整理小组组长组织编写了《曾侯乙墓》考古报告,该报告荣获“夏鼐考古学成果奖”。他还主持了曾侯乙编钟复制研究项目。其主要学术成果有:《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曾…

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史地所教授邹逸麟逝世 享年86岁

原标题: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史地所教授邹逸麟今晨逝世,享年86岁今日凌晨,中国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邹逸麟因病逝世,享年86岁。 邹逸麟(1935-2020)邹逸麟,195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1957年跟随谭其骧先生参与《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绘制、编纂工作,历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是继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之后,公认的历史地理学科带头人,是第二代历史地理学者中影响最大的学者。 《中国历史地图集》邹先生在历史地理学领域耕耘60余年,大部分时间都奉献在集体项目上,个人著述只有《千古黄河》、《从青龙镇到上海港》等不多几种,退休后出版了个人文集《椿庐史地论稿》(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椿庐史地论稿续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集结了数十年学术研究论文共150多篇。2016年,邹先生荣获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术贡献奖时,澎湃新闻对他进行了专访,在…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