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八号为何带斑马鱼上太空?专家:与人类基因高度相似

据人民日报报道,经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我国瞄准4月25日20时59分发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神舟十八号乘组(图源:新华社)报道称,本次神舟十八号将上行实验装置及相关样品,将实施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以斑马鱼和金鱼藻为研究对象,在轨建立稳定运行的空间自循环水生生态系统,实现我国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网友们纷纷评论道“太空养鱼”不再是梦。那么,此次神舟十八号准备养的“斑马鱼”是个什么物种呢?为什么要选择它呢?斑马鱼资料图(图源:央视新闻)与人类基因高度相似资料显示,斑马鱼体长只有3~4厘米,生命力旺盛,繁殖能力强,一年可以繁殖6~7次。更重要的是,斑马鱼和人类基因有87%的高度相似性,是一种模式生物(可用于研究与揭示生命体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物现象的一类生物)。据了解,在中国空间站的“问天”实验舱,科学家专门构建了以斑马鱼为研究对象…

张文宏:应对致病微生物挑战,感染病学科发展不允许再被忽视

感染性疾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给全球的公共卫生系统带来了重大挑战。当下,诸如登革热、猴痘、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感染性疾病呈现一个什么样的特点?如何面对这些感染性疾病带来的挑战?又该如何构建一套完备的传染病临床诊治体系?2024年4月19-25日,第二届东方国际感染病学术周暨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合作论坛在上海召开。临床、科研、流行病学等各领域权威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聚焦国际和国内感染病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探索感染学科新发展格局。作为此次大会主席,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感染性疾病的挑战,并未随着新冠疫情转段进入地方性流行而减弱,当前,中国的传染病救治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仍然任重而道远。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大会中,首次出版《2024感染性疾病前沿进展与展望》报告,这一报告集合感染科、流行病学等领域专家的智慧,就近期全球感染…

持续613天!感染新冠时间最长的荷兰男子去世,体内积累50多个病毒突变

荷兰一名72岁男子创下了新冠感染时间最长的记录,他持续患病613天,病毒在他体内累积了50多个突变。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表示,这是到目前为止,记录中个体感染时间最长的一例。在此之前,记录的个体新冠感染时间最长病例是一名英国男子,他在去世前感染了505天(红星新闻相关报道:英国一患者持续感染新冠达505天 专家:持续感染中,病毒在不停变异)。该校医学中心人员将于本月下旬,在欧洲临床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学会大会(ECCMID 2024)上介绍这一病例。▲72岁的患者在去世前613天感染新冠病毒据了解,该患者于2022年2月被确诊为奥密克戎变体感染。由于他之前已经患有血液病,尽管多次接种疫苗,其免疫系统仍未能产生足够的白细胞或抗体来对抗新冠病毒。医疗团队尽管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但他的身体对治疗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免疫系统无法有效清除病毒。由于免疫系统衰弱和血液病复发,该患者于2023年秋季在医…

中国疾控中心原主任高福出任浙江大学大健康学院院长

高福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主任高福院士已出任浙江大学大健康学院院长。据浙江大学本科生院3月10日发布的消息,为更好地践行我校通识教育理念,学校特别打造“求是大讲堂”通识课程。第六课将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主讲。校方资料显示,高福,浙江大学教授、英国牛津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现任浙江大学大健康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曾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病原微生物跨宿主传播、感染机制与宿主细胞免疫以及公共卫生政策与全球健康策略。澎湃新闻注意到,2019年9月,时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的高福受聘浙江大学“讲座教授”。他当时表示,浙大在科研和…

93岁默多克的孩子们:这次父亲要娶的终于是他们喜欢的女士

当地时间3月8日,英国《每日邮报》在一篇报道中评价了传媒大亨的最新情事,下周一便将满93岁的鲁珀特·默多克刚刚宣布了第六次订婚的消息,他与67岁的俄罗斯裔科学家埃琳娜·朱科娃将于今年6月1日举行婚礼,这将是默多克第五次结婚,而据《邮报》报道,这一次,“永恒浪漫的默多克”要娶的终于是一位他的孩子们真正喜欢的女士了!莫拉加庄园占地16英亩, 坐落在贝莱尔连绵起伏的山丘上,这里是洛杉矶唯一一座仍在运营的葡萄园的所在地,这座庄园由《乱世佳人》和《绿野仙踪》的传奇导演维克多·弗莱明 (Victor Fleming) 建造,有着一种世外桃源般的浪漫。马上将迎来93岁生日的媒体大亨鲁珀特·默多克就是这座浪漫庄园的主人,尽管时光流逝,斯人已老,但丘比特之箭不曾放过他。本周四,默多克与微生物学家埃琳娜·朱科娃宣布订婚,并将于6月1日星期六下午在莫拉加庄…

人大代表:处理好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6日讯(记者 康博)昨日,全国人大代表、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从钦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时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征程企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五粮液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将紧扣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立足产业和企业实际,以科技创新为新引擎,以绿色发展为主色调,以融入“双循环”为强驱动,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奏响高质量发展“奋进曲”。全国人大代表、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曾从钦曾从钦表示,白酒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白酒酿造涉及分子遗传学、微生物学、风味化学等多个学科。“通过科技创新赋能、深度转型升级,白酒产业具备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曾从钦说。曾从钦介绍,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是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五粮液持续完…

人大代表:处理好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6日讯(记者 康博)昨日,全国人大代表、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从钦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时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征程企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五粮液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将紧扣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立足产业和企业实际,以科技创新为新引擎,以绿色发展为主色调,以融入“双循环”为强驱动,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奏响高质量发展“奋进曲”。全国人大代表、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曾从钦曾从钦表示,白酒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白酒酿造涉及分子遗传学、微生物学、风味化学等多个学科。“通过科技创新赋能、深度转型升级,白酒产业具备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曾从钦说。曾从钦介绍,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是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五粮液持续完…

学术领域的“反华运动”正在伤害美国

图源[1]撰文丨张天祁●  ●  ●普林斯顿大学政治与国际事务副教授罗里·特鲁克斯(Rory Truex)在近日媒体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表示,学术领域的“反华运动”(The anti-China academic panic)正在给美国造成伤害。特鲁克斯表示,美国政府以保护科研安全为名,建立了一个以排斥和恐惧为基础的执法架构。2018年实行,现已终止的中国行动计划,以及频繁针对中国留学生和科研人员的遣返,都是更广泛的、旨在通过怀疑华裔科学家来“保护”美国科学的政策一部分。这些对华裔科学家的打压适得其反,最终损害了美国科学竞争力[1]。2018年美国发起中国行动计划,理由是针对中国科研人员窃取美国研究成果和知识产权的行为。然而,中国行动计划打击了大量在美国的中国科研人员以及他们的合作者,却并没有成功找到它们希望的间谍活动的证据,最终被终止。谢宇研究团队去年的研究发现,虽然制度上的中国行动计划已经终结,…

一德国男子9个月接种134剂新冠疫苗!研究结果令专家惊讶:尚未发现任何副作用

一名62岁的德国男子声称,他在29个月的时间里接种了217次疫苗。由于这一离奇的经历,他成为了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科学家们的研究对象。当地时间3月4日,《柳叶刀传染病》杂志正式发布了研究人员对这起罕见案例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在这篇题为《过度接种者的适应性免疫反应更大,功能得以保存》的研究中表示,对该男子迄今为止的研究令人十分惊讶。研究小组确认,在9个月的时间内,这名男子共接种了8个不同类型的、共计134剂新冠疫苗。结果显示,疫苗仍会继续产生抗原,并为人体提供了增强的免疫力。▲官方确认,德国一男子曾在9个月内接种134剂新冠疫苗据报道,这位62岁的男性以私下购买的形式获取了这些疫苗。德国马格德堡市检方收集到了该男子相关的130次接种证据,并以欺诈指控对其展开调查。“我们通过媒体报道了解到这名男子的经历。”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大学微生物学研究所的基利安·朔贝尔博士介…

柳叶刀论文破解中国肺炎支原体流行之谜:只在东亚传播的神秘突变株?

图源:Pexels撰文丨李珊珊●  ●  ●2023年秋冬呼吸道疾病的排头兵是一种古老的病原体——肺炎支原体。在当时,儿科门诊充斥着感染了肺炎支原体的孩子,世卫组织也对这种耐药性的支原体表述了关注,在当时的《自然》杂志中,那场呼吸道疾病的流行被称为“中国神秘的儿童肺炎浪潮”。近日,《柳叶刀•微生物》上的一篇来自苏州大学的文章详细解释了那场流行中“神秘”的肺炎支原体的来龙去脉。在东亚,本就存在着一个独有的耐药肺炎支原体家族,2019年,与本次流行关系密切的一个耐药突变最早发现于来自中国台湾的样本中。2020年,这个突变在北京首次被测到。之后,经过疫情间近3年的隐秘、低调的传播,这种估计在2020年之前就已在中国各地开始传播的支原体突变株,终于在疫情开放的第一年迎来一场久违的广泛传播。去年的肺炎支原体流行并不是从无到有的忽然爆发,“长期以来,肺炎支原体没什么存在感,没什么人关注它…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