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发现率!人胎盘出现微塑料,肉眼可见;最新研究证实多器官受到影响

据估算,我们平均每周摄入大约 5g 塑料——相当于一张银行卡。这是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委托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其中,喝水摄入最多,普通人每周仅喝水就能摄入多达 1769 个微塑料颗粒 [1]。人体如何摄入微塑料颗粒 图源:文献 1微塑料,是肉眼可见的塑料碎片。全世界每年生产 4 亿余吨塑料,但成为垃圾后,只有 9% 被回收利用,22% 散入环境,被降解为微塑料(MP)颗粒(1μm~5mm),在环境中渐渐积累。2018 年,在欧洲肠胃病学会上,研究人员首次报告了在人类粪便中发现微塑料:「要特别关注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虽然在动物研究中肠道塑料浓度最高,但最小的颗粒能进入血液、淋巴系统,甚至全身。」而这绝非杞人忧天,随着时间的流逝,担忧一点点成为现实。在一项最新发表的研究中,这些碎片抵达了胎盘——2 月 17 日刚刚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分析了 62 个胎盘样本,微塑料发现率竟已达 100%。…

微塑料真有“入脑嚼髓”那么可怕?真相也许与你想象的相差甚远

流言“警惕!你的身体可能被‘塑料垃圾’渗透了!”“科学家在人体大脑内发现塑料微粒!”“科学家首次在人体血液中发现微塑料,不仅有毒还致癌!”“从你喝的水开始,塑料就在慢慢地侵袭你的身体。”……说起微塑料,网络上关于它的各种传闻让许多人心惊胆战。那么,这些广泛流传的说法是真知灼见还是过度解读?分析塑料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合成材料,它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过分夸大微塑料的健康危害,甚至对环境中已有的塑料垃圾忧心忡忡,完全没有必要。当然,民众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减少不必要的塑料污染,都是值得鼓励的行为。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描述了一种用于控制人的神药“三尸脑神丹”,其中潜伏的尸虫可以钻入人的大脑啃噬脑髓而让人癫狂。大约从2016年开始,网络平台不定期出现宣扬“微粒塑料”危害的文章,其所描述的微塑料特性与“三尸脑神丹”相似,在相当一部分民众中引起恐慌。塑料被发明以来,…

广东近海、珠江口、长江口、南海…特殊暑假,华东师大人这样乘风破浪!

原标题:广东近海、珠江口、长江口、南海…特殊暑假,华东师大人这样乘风破浪!  开学临近,华东师范大学  这个团队的师生们  整个暑假都没有休息  ……    “海科68”号科考船全体科考人员  盛夏时节,掀起滚滚热浪。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李道季团队的研究生们克服晕船、高温,顶烈日,踏洪水先后奔赴广东近海、珠江口、长江口、南海等地进行科考调查工作。  科考人员下放manta拖网  为揭示我国珠江口及邻近沿海海域夏季季风和海流对海洋微塑料迁移的影响,团队研究生王晓辉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享航次计划2019年度珠江口-南海西部科学考察实验研究(NORC2020-07)的“海科68”号科考船的海上采样任务。他们5月30日在湛江登船出发,7月5日返回湛江码头,历时37天,顺利完成航次任务。  “本航次根据科研任务安排,我们在93个预定站位采集了采样大气83个、水体样品279个和生物样品54个,这些…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