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少琢磨点人性

文|西坡昨天的文章说,人无法通过弥补短板来有所成就,而只能发挥长板。后来想想,会不会有人囫囵吞枣,反受误导?怎么个误导呢,就是听了之后洋洋自得,固步自封。有人说,道不能乱传,碰到没有根底的人,向他传道等于害他。这确实是一个难题。解决办法无外乎两个,一个是慎言,先判断对方的秉性,有把握之后再传;另一个是索性多说,制造表达的冗余,这也能防止偏听偏信。我现在的做法是,在现实中采取第一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闻来学不闻往教,简单来说就是随时问自己一句人问你了吗;在网络上采取第二种,我说我的你听你的责任自负,但我尽量把一件事的正面反面里面侧面说清楚,这是责任有限制文章。我绝不是主张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不用再学习进步了,我只是说学习的方式应该是扬长避短,而不是把长板锯掉一截去补短板。因为锯到最后,肯定什么板都剩不下了。学什么,怎么学,这些才是重点。我的建议是,多学点手艺…

中组部徐文秀:做人做事做官“新十可十不可”

做人成功,做事不成功是暂时的;做人不成功,做事成功也是暂时的;做人成功,做事又成功,“做官”则是永远的。近日,中组部徐文秀又一次对做人做事做官划出了“警戒线”。今天,决策杂志选登徐文秀最新关于做人做事做官的系列文章。全文如下,一起来看。做人做事做官“新十可十不可”之前,写过一篇做人做事做官“十可十不可”,试着划了一些“警戒线”。写罢总感觉意犹未尽,不妨再作些延伸和拓展,以期把话说得更深入些,意思表达得更精确完整到位些,于是有了下列“新十可十不可”,供大家参照并修正之。一是可以师古,但不可以泥古。时代要进步、社会要发展,离不开向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借鉴,离不开对古代先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然而这种传承是需要扬弃的,是批判性的,不是照抄照搬、囫囵吞枣式的,应当汲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向前人学习,又不拘泥前人的陈规陋习,不拘泥前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不因前人…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