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去年俄罗斯出口结算中“有毒货币”份额减少了一半,卢布份额达39%

6月5日至8日,俄罗斯举行2024年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6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玻利维亚总统阿尔塞共同出席论坛全体会议,并发表讲话。普京在讲话中列举俄罗斯正在发生的10大结构性变化,具体包括:进出口结构变化、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新质增长、提高劳动力市场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数字平台革命、现代技术和创新、加强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释放俄罗斯各地方的经济增长潜力、促进社会公平和减少贫困、家庭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等。普京并未明确提及当下的已进入第3年俄乌冲突,但率先谈及俄罗斯的进出口结构和结算货币问题,仍然彰显出俄罗斯作为世界一极以及重要经济体的独特禀赋和战略纵深。以下是演讲全文:【翻译/薛凯桓】亲爱的朋友们和同事们,下午好!亲爱的路易斯·阿尔贝托·阿尔塞(玻利维亚总统)先生!亲爱的姆南加古瓦(津巴布韦总统)先生!尊敬的客人…

“历史最低水平”!普京表态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4月4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4日表示,俄当局已与企业和工会一道将国内失业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目前俄罗斯几乎不存在失业情况,未来数年也不会面临这一威胁。普京在俄独立工会联合会全会上说:“(就业方面)情况很好:2023年俄失业率降到3%以下,为2.9%,今年2月更降至2.8%。”这位俄罗斯总统指出,劳动力短缺问题在俄日益突出。他说:“我们别无选择,要么从国外引入劳动力,要么提高劳动生产率……我们几乎没有人失业,这一问题在未来几年都不会威胁我们。”此外,普京要求政府在未来几年内加快提高最低劳动报酬金额。他强调:“到2030年之前,最低劳动报酬应当实现翻番,达到(每月)3.5万卢布(约合378美元)。”专家认为,俄失业率降低的趋势与该国经济结构转型有关,如今俄正在逐渐摆脱原材料依赖模式,并开始生产更多高附加值商品,特别军事行动和进口替代工作也加剧了劳动力紧缺。

收银员凭什么瞧不起服务员?

最近哈尔滨旅游爆火之后,网络上出现了不少唱衰泼冷水阴阳怪气的言论,比如“消费降级”“小心一地鸡毛”、“只有短期效应”、“巨资修建冰雪大世界不划算”,还有最有代表性的“大城市经济靠旅游没什么用””泼天富贵的背后,你们的实体经济呢?”之类。然而在这类媒体人以往的嘴里,包括哈尔滨在内的整个东北也好,还是各种老少边穷地区也好,又一惯是“投资环境差”“地理和自然条件导致工业和物流成本高,所以生产要素需要向发达地区集中”,先给别人判了实体经济的死刑,现在又来说搞旅游也不行,并且还理直气壮的嘲讽“你们的实体经济呢?”,这种双标嘴脸让人不得不把张雪峰继续供在神坛上。关于哈尔滨的实体工业,我们之前的文和网上不少文章都有总结,哈尔滨目前仍然有很多重要的实体工业。至于旅游业对大城市的意义到底如何,这也是个复杂的问题,改天专门文章讨论。实际上,旅游业包含在广义的服务业中,那些…

2023年,中国经济为何没有出现V字反转?

结合实际,2024年应着力从三方面发力:着力提升劳动力整体质量,避免劳动力规模过快下降;坚持创新驱动,推动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提升资本形成效率文 |《财经》记者 邹碧颖 特约撰稿人 孙东谡 实习生 王美霖编辑 | 王延春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基本符合预期,但两年平均增速在4.1%左右,总体呈现弱复苏的状态。三季度后,宏观政策开始发力,逆周期调控政策明显加大,预计四季度还会延续恢复趋势。近日,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了《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下称《报告》)。《报告》预计,2023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3%左右,2024年增长5%左右。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周景彤在发布《报告》的媒体会上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呈现出四大转变,分别是:经济增长动能由投资向消费转变;出口动能由传统商品向新兴市场转变,同时新兴经济体重要性提高;供给端的生产动能向服务业转移,同时新能源和信息技术驱动力较…

俄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工人不是牛马而是人,要最大限度保护工人的利益

俄共中央第一副主席Ю.В. 阿佛宁二十一世纪的工人阶级的劳动法(真理报·2023年12月8日·摘译)…从人类文明出现之时,全人类就在努力提高劳动生产力。但由于剥削阶级的存在,在历史上,这种努力长期带来的是自相矛盾的结果——尽管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但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不仅没有上升,而且还下降了。这种情况不仅对实行奴隶制的封建社会来说是一个典型现象,而且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来说也是如此。…劳动者实际上是没有任何劳动和社会权利的。他们的大部分的工作场合都痛风极差,对健康有害的工业灰尘始终停留在工作场合的空气之中,而怀孕的工人几乎必须要工作到分娩的那一刻,并且在生产后的3-4天就必须返回工厂,因为他们害怕失去工作而被命运所遗弃。…资本家和资产阶级国家并不自然而然出现的,而是由工人在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制造的…例如英国煤矿工人的广泛活动、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

日本变第四,为什么它停滞又超级稳定?

最近有两件和日本相关的事,让人感觉非常矛盾。第一是10月24日,日本各大媒体同时报道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表的2023年世界各国GDP预测值:美国第一,中国第二,原本排在世界第三的日本后退一位,让位于德国,排名第四。1968年日本的经济规模首次超越了当时的西德,排在了世界第二的位置上,日本第二维持了42年,到2010年被中国超过。其世界第三的位置维持了13年后,被德国超越。进入21世纪后,日本经济出现了持续的停滞现象。第二是不断有人来笔者这里询问去日本投资的问题,从并购企业,寻找技术及产品,到买套自家用的住房,日本成为了很多中国投资者的追捧对象。有一项日本的民意调查表明,这个国家对中国持厌恶或者不抱有好感的人居多。但去日本观光或商务行的中国访客、游客并未受到歧视。日本的物价大致稳定,日元汇率的贬值让这里的商品更加廉价,日本的尖端材料、高端设备制造水平依旧领先,这让国人有了…

假期扎堆出行问题如何破解?

如今,假期旅游已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年的假期都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高峰期。中国公众的休假,具有共时化特征,休假在时间空间上过度集中,会带来交通及景区等设施过度使用、拥挤带来的体验感差等各种问题,破解休假拥堵问题的方法是从共时化休假走向分散化休假。2023年9月11日清晨,游客在甘肃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观赏日出。图/中新共时化“盛宴”的喜与忧今年中秋节与国庆节两节合并放假带来出游高峰。各大景点的人山人海,在充分彰显消费热度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更好的解决集中休假所带来的出行共时化问题,如何更好的提升休假质量。应该看到,中国内地存在休假时间供给不足的问题。一方面,现行休假制度所规定的休假天数偏少,为125天(平均带薪休假天数为10.0天);另一方面,从现有休假制度实施情况看也未实现应休尽休。据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进行的国家休假制度改革调查数据显示,…

1亿中国人或面临重新就业,老龄化有多可怕?

据麦肯锡预测,2030年全球将有7500万至3.75亿人口需要再学习新技能并重新就业。中国将面临最大规模的就业变迁,预计将有1200万至1.02亿人需要重新就业文 |《财经》记者 张明丽编辑 | 王延春4月25日,在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及老龄社会30人论坛五周年庆典上,人口问题专家、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高级科学家易富贤表示,中国是人口大国,长期占据世界三分之一人口。1820年中国占世界人口的37%,1950年降低至22%,现在是16%,未来这一比例还会持续降低。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副院长、高级研究员李佳告诉《财经》记者,虽然从时间上看,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历经百年,但从冲击的强度和烈度上看,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老龄化相比,中国的老龄化堪称超大规模、超快速度、超早阶段和超稳结构的“超级老龄化”。中国正以超快速度迈向重度老龄化。以主要国家老龄化率从7%至14%所用时间来看,法国用了126年,瑞典用了85年,美…

炒作“孔乙己”贬损大学生的背后,职业教育究竟是不是一条出路?

✪ 周忆粟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导读】今天的年轻一代,是真难——不仅难在就业、家庭、生活等具体的人生困境上,也难在整个社会对年轻人的狡黠支配和舆论压力上。近期,一场“当代孔乙己”之争引发关注。表面上,所谓“孔乙己文学”似乎源于少数年轻人的自嘲,但在各路媒体的炒作和放大之下,鲁迅笔下那个穷困潦倒、迂腐麻木的孔乙己,被广泛用来比喻当代青年学子,暗指其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读书人的架子)。有评论认为,把年轻学子的困难归因于他们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一味贬低学历和学子,未免忽视了更深层的原因。而且这也说明,我们的教育体制到了必须调整的时刻。其中一个颇有争议性的方向,便是近年来得到大力推动的职业教育改革。本文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相比一般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更是一种“技能形成的制度”,与产业关系、劳动力市场甚至广义上的社会政策密切联系在一起,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就业…

“人口红利”如何过渡到“人才红利”?

3月2日,人社部副部长俞家栋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达到峰值9.2亿之后开始下降,去年年末是8.76亿人。这种劳动力供给量的减少是在供给高位上的放缓,我国仍然是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从结构上看,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主要还是大龄劳动力退出劳动力市场、数量下降较快,而青年劳动力数量还是稳中有增。据测算,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1662万人,规模是创近年新高,就业总量的压力还是比较大。一边是就业的压力,一边是对未来劳动力供给减少的担忧。人口负增长背景下,如何缓解就业压力、发挥“人才红利”等问题引发热议。人口红利正在向人才红利转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张立龙对澎湃新闻表示,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负增长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在这一影响显现之前,我国人口红利优势虽然在减弱,但并未消失。“根据我们利用七普数…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