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这份独特浪漫,又叫封建迷信

快到清明节了,中国人集体追思先贤、祭奠祖先的气氛也越来越浓了。虽然一般认为,这个传统节日庄严肃穆,但也有浪漫的一面,而且这种浪漫,是中国人独有的。比如李白的墓前,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酒,苻坚墓前放了中国地图,曹操墓前放满了布洛芬,刘备墓前放了西安和洛阳地图,霍去病墓前放了巧克力。而秦始皇墓前,有人放了地球仪,这个也忒狠了。令蛋总最乐不可支的是,去年七月有人在孙权墓前放了中科大录取通知书(中科大在合肥,孙权六攻合肥而不下)。每到清明节、建党节、国庆节,合肥的延乔路牌下,都会摆满鲜花,因为这条路是纪念陈延年和陈乔年的。兄弟俩被反动派杀害时分别只有29岁和26岁。这些鲜花中,有很多群众留言。其中有一句留言瞬间令人破防:“延乔路短,集贤路长,他们没能汇合,却都通往了——繁华大道。”(集贤关是陈独秀的葬地)。最近,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烈士墓前摆上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种祭…

长三角人口增量第一,合肥做对了什么?

最近,各大城市陆续公布了2023年常住人口增量。在全国人口总量减少的趋势下,有一个城市增量特别突出。这就是合肥,2023年常住人口增加21.9万人。合肥,做对了什么?据合肥发布披露:2023年,合肥常住人口985.3万人,较2022年增加21.9万人,增长2.3%,较2020年增加48.3万人,较2013年增加181.3万人。一年新增21.9万人,这是什么概念?在长三角,合肥的增量是第一。从目前长三角城市已经公布的数据看,杭州新增14.6万人、南京新增5.59万人、苏州新增4.74万人、宁波新增7.9万人,都低于合肥的数据。放眼整个长三角,合肥的人口增量可谓一骑绝尘。长三角主要城市常住人口增量在全国,合肥的增量大概率也是第一。3月9日,微信公众号“安徽交通广播”报道指出,合肥的人口增量位居全国26个GDP万亿城市首位。考虑到万亿城市同时也是人口大市,合肥能在26个大城市中拔得头筹,大概率也会跻身全国第一。正解局注意到,深圳、长沙…

八十年代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人文自由精神的黄金时代

(一)最近武汉大学130周年校庆,大家不禁感叹,整个庆祝典礼最耀眼的校友代表,比如易中天、陈东升、毛振华、雷军、邓晓芒、赵林、黄进等等,都是八十年代毕业的,武大最受尊敬的校长刘道玉和教师冯天瑜、韩德培、马克昌、杨小凯(仅有高中学历,刘道玉破格提拔为讲师)等等,也都是活跃在那个年代的。无疑,80年代是武汉大学一个多世纪办学史上最光辉的时期,这是全体武大人和全社会公认的。其实不仅仅是武大,就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中科大、深圳大学等学校来说,校友们最引以为傲的时代,也无一例外是20世纪80年代。那个时代的校领导丁石孙、江平、朱九思、章开沅等人,也都被校友们视为“永远的校长”。所以说,80年代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黄金年代。(二)我们不禁要思考:这个年代的奇迹是怎样造就的呢?或者说哪些因素促成了高等教育的“80年代现象”呢?以及80年…

80后正厅为何备受关注

周密是安徽无为人,理学博士,他曾于1997年进入中科大学习,是少年班的一名学生,当时仅仅15岁。近日,1982年9月出生的正厅级干部周密,走上了新的岗位。安徽省林业局网站显示,周密已出任安徽省林业局党组书记、省自然资源厅党组副书记,负责局全面工作。周密是安徽无为人,理学博士,他曾于1997年进入中科大学习,是少年班的一名学生,当时仅仅15岁。少年班“神童”的身份让他备受关注。走上仕途后,周密先后在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淮北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工作,后历任淮北市相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2014年任宣城市副市长、旌德县委书记。组织部门曾评价,周密政治素质好,政治立场坚定。思维敏捷,思路清晰,适应性较好,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善于思考,知识储备丰富,具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经历过省直单位、高校、县区等多个岗位锻炼,积累了丰富的领导工作经验,组织协调能力强…

中科大撤销英语等6个本科专业,媒体:改变大学办学的“大而全”思维

作者:尤小立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撤销了校内6个本科专业。因被撤专业中含有英语本科专业,颇让人产生一些有关政策导向的联想。事实上,对这一所以理工专业著名的“双一流”大学而言,其英语本科专业已多年不再招生,此番裁撤主要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整体看,在全国高校中,那些因生源不足、教师流动造成的学术真空,或由于学生就业前景堪忧等因素而多年不招生的本科或研究生专业并不鲜见,但有魄力作切实调整,乃至对有名无实的专业进行裁撤的院校却并不多见。这背后存在一个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式,即大学办学的“大而全”思维。虽然从基本概念上说,大学本就不该是针对某个单一领域或学科建立的教育机构,但大学的“博大”在于精神或观念,与形式上的“大而全”并非一回事。打个比方,如果说大学的“博大”追求的是一桌丰富多样的“满汉全席”,那么“大而全”不过是一锅盲目热衷…

媒体:理性看待“中科大撤销6个本科专业”

优化学科专业不是“什么热门就新增,什么冷门就撤销”,而要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中国科大校门。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文 | 蒋理据澎湃新闻消息,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官网发布的《关于拟撤销“英语”等6个本科专业的公示》,引发关注。中科大教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则公示基于客观事实,之前很多专业就处于事实停招状态,现在进行一个程序化的操作,是学科优化设置的需要。舆论对撤销英语专业颇为关注,而其实,这次中科大共准备撤销6个本科专业,包括英语、传播学、考古学、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环境科学等6个本科专业。大学根据本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条件以及社会的人才需求变化,撤销部分专业,这是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的正常选择。大学新增与撤销专业都属于专业的教育事务、学术事务,应多从专业角度进行解读,尊重大学的办学自主权。今年4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

大学党委书记做花式俯卧撑,实打实的言传身教

大学生缺乏运动兴趣,与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不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有关。▲中科大书记连做40个花式俯卧撑。图/中科大官方账号文 | 熊丙奇据极目新闻报道,9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舒歌群在新生第一堂思政课上,连做40个花式俯卧撑,赢得同学们阵阵喝彩。28日,校方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舒歌群书记平时非常热爱运动,这是他当时的一个即兴展示,目的是鼓励同学们放下手机走出宿舍,加强体育锻炼。学生直呼:中科大书记是在备战亚运会吗?2021年发布的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体质下滑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比如,某大学官方公开的数据显示,2022年本科毕业生4138人,2688人体测合格,合格率仅为64.96%。要遏制大学生体质下滑,大学必须形成崇尚运动、锻炼的氛围,党委书记带头做俯卧撑,是实打实的言传身教,也是给大学生良好的示范。此外,大学要通过改革体…

政法教授揭露一条隐形的招生“鄙视链”,耐人寻味

【导读】据媒体报道,包括中科大、复旦、北大、川大、西南大学等在内的多所“双一流”高校的数个专业宣布停招学术型硕士,引发热议。考研和研究生培养内卷,近来屡成话题。事实上,早在2020年,教育部就明确提出,到2025年专业型硕士招生规模要占硕士招生总规模2/3以上。学硕缩招、专硕兴起,形势正在起变化,尤以苦内卷已久的法科专业为典型。本文作者、西北政法大学王健教授指出,近几年媒体频频报道法学硕士停招,其实这一趋势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了。2009年以来,法科专业呈现出法学硕士招生名额日趋紧张,法律硕士和非全日制法律硕士招考热的趋势,由此也产生两者间的调剂问题。最初的法本法硕(本科专业为法学的法律硕士),就是从报考学术型的法学硕士而没考上的考生中调剂来的。而法律硕士,一开始就定位于法律职业,更强调法学教育与实务部门的对接。但法学院校的部分师生一直对法律硕士是否属于“正宗的”的研…

八千多年前的骨笛出土:那时的中华文明超出想象

在一些考古学者看来如果说中华文明形成于五千年前那么贾湖遗址告诉我们在八千多年前已经出现文明的曙光刘正国把乐器举到嘴边,全场安静,一串高亢嘹亮的声音飘了出来。9月28日,东方卫视《何以中国》特别节目上,刘正国吹奏了一首为这种乐器量身创作的乐曲。2001年7月,刘正国在中科大为第二批出土的骨笛(一说“骨龠”)实物测音。供图/刘正国这支乐器只有筷子长短,由大鹰的尺骨制成,温润淡黄。他称之为骨龠(音同“悦”),更多的人称其为骨笛,源自河南舞阳贾湖。八九千年前,贾湖先民发明了这种乐器。1986年,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的古墓葬里首次出土了骨笛。当时的人们用丹顶鹤等禽类尺骨为材料,截去两端关节,取中间一段直骨,钻上两个至八个孔洞,制成了音阶准确的乐器。2001年,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演奏家刘正国第一次举起骨笛,吹响了八九千年前的声音。贾湖因为骨笛名震天下。这处遗址被视为新石器时代前期…

国家科技进步奖“最神秘获奖人” 有了新职务

原标题:国家科技进步奖“最神秘获奖人”,有了新职务据人社部网站消息,10月23日,国务院任命相里斌为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免去相里斌的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职务。公开资料显示,相里斌,男,汉族,1967年3月生于西安,籍贯山西,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光学工程与空间技术领域研究工作。 相里斌 资料图丨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曾是科技进步特等奖得主,站习近平身边,成果却不能披露2016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进行,潘建伟和他的团队摘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新闻被刷屏。但是当天还有一位获奖者,他从习近平手中接过奖状,合影时在习近平的正后方,公布的获奖名单却没有他,因此他被称为“最神秘获奖人”。 相里斌接受习近平颁奖的照片出现在新华社的图片报道中当时中科大新创公益基金会披露的消息称,这个“最神秘获奖人”正是时任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主任的相里斌。相里斌(中国科大…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