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学校1年级招生比去年少一半多?区教育局回应

近日,有来自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的部分家长向媒体反映称,自己所在小区最近的学校是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2024年该校的一年级招生计划是6个班,比起2023年的13个班减少了一半多,这可能导致了自己的孩子不能进该校就读。部分家长还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了相关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4月16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向松江区教育局求证此事。松江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于2019年建校,是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规模为54班,每个年级6个班。作为五个新城之一,上海市松江区近年来在吸引人才方面效果显著,泗泾地区形成了人口导入的规模效应。2023年正逢二孩政策高峰出生人口集中入学的年份,为应对泗泾地区入学高峰,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充分挖掘资源,通过功能教室的改造实现班级数的扩容以解决地区学位缺口。目前,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

记忆抢救中,这个组织和“慰安妇”幸存者之间有怎样的故事?

不能忘却的记忆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随后举世震惊的南京大屠杀发生了。不到6周时间里,南京城内哀鸿遍野,30多万同胞遇难。至今为止,南京大屠杀仍被世人牢记,这是日军侵华史上最为罪恶的一笔。时值国家公祭日,当我们缅怀逝者的同时,历史的一角也被再次掀开。在这场侵略战争中,有一个特殊的受害者群体,她们叫做“慰安妇”,她们经历过最深痛的苦难,是那段血色历史的见证者。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慰安妇”相关资料搜集和幸存者的寻找工作。2022年,贵州茅台《近观中国》节目曾邀请韩国观察员金艺元跟随该中心研究人员脚步,踏上探访“慰安妇”之旅。幸存者仅剩9位中国“慰安妇”历史博物馆中国大陆唯一一个以保存“慰安妇”悲惨境遇证据为主题的博物馆2022年12月,《近观中国》节目组与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取得了联络,在他们的帮助下获…

古巴人研究中国人喝热水习惯?

如何让更多的各国友人理解中国人喝热水的习惯,并充分尊重,甚至不乏也尝试喝热水者,这其实并不仅仅是水温相差多少度的问题。文化交流,本身该精确调节不同维度的温度。文 | 海上客央视高端访谈栏目12月1日播出了对古巴总理马雷罗的独家专访。其中一段马雷罗所说,突然上了热搜。央视画面截屏他说,古巴人研究了中国习俗,比如喝热水!截至目前为止,海叔依然相信——古巴那些说着西班牙语的大小伙子们在安慰古巴姑娘的时候,不会说“多喝热水”。原因很简单,正如马雷罗所说,古巴人的习惯与中国人正相反,他们习惯喝凉水。1那么,为什么古巴人要研究中国人喝热水的习俗呢?按照马雷罗的说法,中国文化习俗是当下古巴“不能忽视的细节”。“我们很清楚,接待中国游客的酒店,必须配备暖水瓶,必须提供热水。”马雷罗娓娓道来。新冠疫情后访问古巴的首个中国旅游团8月14日抵达古巴首都哈瓦那 图:新华视频截屏其实,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类中心首次落户中国上海,意味着什么?

全球目光又一次聚焦上海。当地时间11月9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2届大会,通过了在中国上海设立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UNESCO IISTEM)的决议,标志着教科文组织一类中心首次落户中国。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设立的第10个一类中心。而此前,同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全体大会批准在上海设立“教师教育中心”。2021年10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在上海师范大学以南桂林路55号正式揭牌,这是当时在上海的首家教育类联合国二类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全体大会批准在上海设立“教师教育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项目主管宁波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中国、对于上海的两次选择并不是偶然。长期以来,上海师生在PISA(国际学生测评项目)和TALIS(教师教学国际调查)中…

电影《二十二》最后一位幸存老人离世

11月10日,据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消息,11月9日22时,原二战时期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李美金老人在海南澄迈逝世,享年98岁。李美金阿婆生前是纪录片《二十二》中在世的最后一位主人公。截至目前,经研究中心调查确认的中国大陆地区登记在册的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还剩9人。李美金老人。图源: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2012年,导演郭柯制作了纪录短片《三十二》,当时全国公开身份的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仅剩32人;2014年,《三十二》中记录的32位老人已有10人陆续离世,这让郭柯意识到“不能再等了”,他决定开拍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现状纪录电影《二十二》。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32099位志愿者和多方的帮助下,《二十二》得以进入院线。日本首映海报。图源:纪录电影二十二2017年8月14日,在第五个世界“慰安妇”纪念日当天,《二十二》全国公…

风声|十年没变的大学学费涨了,会不会影响贫困生的教育公平?

作者|李井奎经济学家、科普作者随着2023年高考落幕,不少高校发布通知表示,新招录的本科学生学费上涨。目前,包括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机电学院等在内的上海多所高校,均已发布通知表示调整基准收费标准。一名本科生的文科类基准学费标准为6500元/学年,理工体类基准学费标准7000元/学年,艺术类基准学费标准13000元/学年。基本来看,各个专业学费都有上涨,涨幅从1200元到3000元不等。中外合作办学理工体类专业涨幅更达6000元。大专院校学费调涨并不仅有上海一地,四川、山东和吉林等省的不同院校的不同科系也调涨了学费。四川省高校调涨学费的幅度最高为41%。应该说,这次学费调涨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原因。学费标准十多年未变,已严重制约高校发展我国高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有三个,分别是财政拨款、学费收入和社会捐赠。其中在不少地区和高校,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构成了最主要的办学经费来源。而根据我国各…

八千多年前的骨笛出土:那时的中华文明超出想象

在一些考古学者看来如果说中华文明形成于五千年前那么贾湖遗址告诉我们在八千多年前已经出现文明的曙光刘正国把乐器举到嘴边,全场安静,一串高亢嘹亮的声音飘了出来。9月28日,东方卫视《何以中国》特别节目上,刘正国吹奏了一首为这种乐器量身创作的乐曲。2001年7月,刘正国在中科大为第二批出土的骨笛(一说“骨龠”)实物测音。供图/刘正国这支乐器只有筷子长短,由大鹰的尺骨制成,温润淡黄。他称之为骨龠(音同“悦”),更多的人称其为骨笛,源自河南舞阳贾湖。八九千年前,贾湖先民发明了这种乐器。1986年,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的古墓葬里首次出土了骨笛。当时的人们用丹顶鹤等禽类尺骨为材料,截去两端关节,取中间一段直骨,钻上两个至八个孔洞,制成了音阶准确的乐器。2001年,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演奏家刘正国第一次举起骨笛,吹响了八九千年前的声音。贾湖因为骨笛名震天下。这处遗址被视为新石器时代前期…

亲爱的同学,欢迎回家!

原标题:亲爱的同学,欢迎回家!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      9月3日  安静许久的校园  再次洋溢起青春与欢笑  上海师范大学的学生分批陆续返校  再次与师大重逢  会有怎样的故事与感动    为做好疫情防控常态下学生返校及开学工作,学校紧密围绕上海市疫情防控的总体安排和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成立专项工作组,扎实有序推进相关工作。    同学们在返校途中要随身携带足量的口罩、速干手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全程佩戴好口罩,做好双手卫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尽量减少与其他人员交流,避免聚集,与同乘者尽量保持距离。  如返校途中身体出现发热、干咳、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应当及时就近就医,如在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应当主动配合乘务等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防疫管理等措施,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学校。    校园出入口,返校学生请准备好校园卡,接受体温测温。    …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