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伦访华前与中国驻美大使谢锋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即将访问中国,她在访华前会晤了中国驻美大使谢锋。美国财政部当地时间7月3日发布声明称,当天,耶伦会晤了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声明称,这次坦率而富有成效的对话有助于两国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和负责任地管理双边关系,与耶伦即将开启的访华之行的目标一致。声明指出,耶伦提出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同时也强调了两国共同应对包括宏观经济和金融问题在内的全球挑战的重要性。中方7月3日宣布,经中美双方商定,美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将于7月6日至9日访华。

中美专家谈耶伦访华:近期接触重启使两国可能取得些“小成果”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白云怡 陈青青】中国财政部3日发布消息称,经中美双方商定,美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将于7月6日至9日访华。中美多名分析人士3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场论坛上表示,尽管从整体上来说外界对中美关系改善的预期仍然很低,但近期中美接触的重启仍使两国有可能取得一些“小成果”。现场图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在论坛期间回应有关对耶伦访华的期待时表示,耶伦访华应成为两国经济团队面对面讨论的一部分。目前,两国经济团队仍处在“接触的早期”。预计在耶伦此次访华期间,双方将关注与中国经济、美国经济、世界经济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双方也许会同意建立工作机制以继续进行对话。”“对于中方来说,我们主要关切的是特朗普政府加征的关税。这些关税到现在仍然没有废除,拜登没有做任何事情来减少这些(加征的)关税。”吴心伯称,中国同样关注的还有美…

耶伦访华可能有哪些成果?中美关系专家王缉思、吴心伯回应

7月3日上午,在第十一届清华世界和平论坛的“重构稳定的中美关系框架”小组讨论中,记者就耶伦访华的预期进行了提问,就此,参与讨论的嘉宾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创始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缉思,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进行了回应。记者:美国财长耶伦应该是7月6号就会访华。我想要听一下你们的回应,你们预期耶伦访华会有什么样的成果?如果你们要给她提建议的话,你们认为中美在她访华期间应该讨论的三大经济问题是哪些?吴心伯:我觉得这应该是两国经济团队面对面讨论进程的一部分。我们现在仍然是在早期,就是两国的经济团队进行接触的早期。我们的商务部长上个月访美跟美国的商务部长进行会面,这次访问中双方应该关注宏观经济问题,关于中国经济、美国经济、世界经济的问题,他们也许会同意建立工作机制来继续进行对话。从中方的角度来讲我们主要关切的是特朗普政府的关税问题仍…

只有再次解放思想,才能打开经济增长新空间

各位老师、各位同事,非常高兴有机会来到政治经济学四十人论坛,与学界的新老朋友们一起交流。我今天发言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就是中国的产业进步同宏观经济形势之间的不匹配问题。正如我们看到的,中国正在全球产业的诸多重要领域攻城略地,把原先由德、法、日等国霸占了半个多世纪的“好买卖”抢过来。按道理,我们把这些富有国家的“好买卖”抢到手,本应就此过上跟他们至少差不多的好日子。但实际情况是,国内消费、就业、经济增速、通胀率,这些情况都没有明显好转。如今中国在通缩边缘徘徊,这比通胀还要麻烦,意味着老百姓不敢生孩子、不敢买房子、不敢借钱,也不敢投资。具体来看,首先,借助电动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和传统汽车领域一系列技术的逐步成熟),中国的汽车出口正在超过德日等的汽车强国,尤其在电动汽车方面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其次,在无人机领域,中美两国在技术上领先于其他国家,都属于技术第一梯…

吴晓波:只有新中产才能救内需

文 / 吴晓波产业低迷,消费乏力,中国经济陷入空前的低压期。上周,我带了一支企业家考察团去日本,发现市井繁荣已基本恢复。东京大学的一位教授告诉我,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景气还很差,日本观光厅和财务省推出了一个针对性的刺激政策,凡是入住酒店的国民可退返20%的房费,并最高补贴5000日元的交通费用。此策一出,鼓励了外行旅游,加上日元贬值以及中国、新加坡和中东游客的增多,如今,东京的酒店房价居然比疫情前还涨了17%。这位教授朋友笑着说:“把日本经济拉出泥潭的,是那些还有点闲钱的中产人。”听闻此言,我心有戚戚焉。要提振当今低迷的中国内需,恐怕也要盯着消费更有韧性的城市新中产,通过现金补贴的方式,刺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政学两界,目前还存在着两个大争论,一是通胀与通缩之争,二是供给与需求之争。尤其是后者,将影响刺激性政策的取向。我碰到很多来自北京的宏观经济学家,大多主张加…

投资是普通人亏钱最快的方式,得戒!

中国经济进入一个冷静期,中国投资者也请冷静期,紧日子有紧日子的过法。冰川思想库研究员丨关不羽4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出来了,社融、外贸出口指标低于预期。“过紧日子”毫无悬念,但是紧日子该怎么过,也是个问题。薪资预期下降,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也没什么办法。手上还有点积蓄,拿出来投资回回血,行不行?劝君谨慎。经济学家管清友最近在北京卫视的一档访谈节目中说:“投资是大多数人亏钱最快的方式”,很犀利也很有道理。01股民们的认知能力管清友在节目中说“投资其实是认知能力的变现”,那么不妨看看我们的投资者认知能力到底是什么水平。A股活跃多年的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老股民”,生活很有规律的。清晨起床后洗漱、吃早饭,上公园锻炼,再开一通“国内外形势分析会”。主题很固定,就四条:外事骂美帝,内事骂资本,国家要管管,怀念旧时光。慷慨激昂一番后,三五成群去证券交易所看盘。其实也看…

4月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 专家详解钱去哪儿了

本报记者 彭 妍4月份人民币存款大幅减少,引发市场关注。5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对此,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4月份银行季末考核时点已过,根据季节性规律,不排除因居民存款向理财“搬家”,导致当月住户存款余额下降的可能。4月份理财规模重回增长,也暗示了这种可能性。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也认为,居民部门存款在近几年的4月份均会减少,具有季节性特征,但今年下滑幅度明显高于2022年,一个重要原因是居民储蓄意愿下滑,或因风险偏好回升、消费回升以及存款利率下降所致。受访专家普遍认为,未来居民存款规模增势有望逐渐稳定,增速或将回落至正常水平。王青认为,伴随着二季度经济修复进程加快,居民消费支出有望进一步增加,银行理财市场也在逐步修复。短期内存款规模还将保…

中国人口再现负增长?北大学者:人口红利未消失,人才红利在形成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3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经济运行开局良好。而在三月份的两会上,中国将年度GDP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略低于市场预期。在2023年,中国经济的前景如何?中国经济的优势在哪里?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挑战和风险是什么?此前,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史蒂夫·欧伦斯特别邀请了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投资总监及亚太区研究主管胡一帆,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峰,分享他们对未来一年中国经济的预测。左为胡一帆博士,右为卢峰博士在谈及中国的经济增长前景时,卢峰博士与胡一帆博士一致认为,在摆脱新冠疫情的影响后,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将超过两会设定的约5%的目标,甚至达到5.5%或更高。胡一帆博士指出,根据春节期间的数据,消费的反弹比预期更强劲、更迅速,从负0.2%反弹至7%,甚至有机会实现低两位数…

人大老校长黄达:中国最早正面提出通货膨胀问题的学者之一

他说,许多人只知道货币就是钞票,实施扩张政策就是开足马力印钞票,在这样的水平上讨论经济决策问题,实在有些“悬乎”。黄达曾说,自己的一生就像作为一名导游,带领许多人纵览了中国货币银行学一个甲子的独特旅程。这段旅程的起点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一批对专业几乎一无所知的青年教师土法上马,“趸售”苏联货币银行学;这段旅程的终点,则是与市场经济接轨的现代金融学。在黄达看来,计划经济体制里一直存在着它总想否定但总也否定不掉的商品货币关系。它如同一个覆盖十几亿人口、时间跨度达几十年的巨型实验室,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费尽力气才能推导出的复杂模型在其中以一种极简形式表现出来。从这里走出的人,更容易直观地读懂宏观经济学。或许正因于此,黄达能在改革开放之后的风云际会中,成为新中国金融学的一位主要奠基者。终其一生,黄达都没有离开中国人民大学这个讲台,从青年教师,到一校之长。在他之…

马光远:央行突然降准,一场未经事先宣扬的“放水”?

央行突然降准,一场未经事先宣扬的“放水”?👉文|马光远3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决定于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对于这次降准,外界的普遍反应是“突然”。按照之前的惯例,央行降准一般都会事先向市场释放降准的信息,要么是央行的相关负责人,要么是国务院常务会议。但这次降准之前,相关机构没有向外界释放任何信号,所以让很多机构颇感意外。如果看这次降准的时机,这次降准虽属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就在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了前两个月的宏观经济数据。对于前两个月数据透露出的经济的冷暖,我在之前的文章《乍暖还寒,中国经济启动复苏之路》中已有分析…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