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已渡过感染高峰!春节会有第二波吗?

随着新冠感染“乙类乙管”实施,加之春节临近,人们的出行需求更加强烈,2023年春运客流量回升明显。目前,中国多地宣布已经渡过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期,春节出行是否还需保持个人防护措施?脆弱人群集中场所疫情防控有何特殊要求?多地研判已渡过感染高峰截至目前,北京、河南、重庆、浙江、广东、四川等多地宣布已经渡过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期。元旦假期,北京各商场人流回升,节日氛围浓厚。中新社记者 赵隽 摄河南省当前感染高峰已过,但仍处于重症救治高峰;北京疫情态势已经趋缓,用药紧缺缓解,但门急诊、重症患者救治等方面工作任务依然艰巨;浙江省第一波感染高峰已经平稳渡过,接下来要聚焦防重症;广东省目前处于社区流行第一波高峰后的回落阶段,春节人员流动大,加上近期入境人员防疫政策调整,部分地区疫情可能有所波动,但出现大幅度反弹的可能性不大。针对是否会出现新的高峰,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

曾光:XBB.1.5不会造成类似第一波的重症高峰

多地发布最新研判,已度过第一波感染高峰,发热门诊就诊量持续下降。与此同时,XBB.1.5新毒株跃入了人们的视野,这是美国上升势头最快的毒株,已引发美国内超40%的感染病例。很多人刚从“正阳”“阳康”中缓过劲儿,面对新毒株,不免有些担忧。XBB.1.5毒株危险程度如何?是否会引发我国“第二波感染高峰”?感染新毒株后重症比例如何?面对广大网友的担忧,央广网专访了知名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专家曾光。变异株近期不会在中国掀起大浪 也不会引发重症高峰曾光介绍,从全国来看,感染高峰、重症高峰呈现出此起彼伏、逐渐从涨潮到落潮的过程。“这一波疫情的高峰像暴风骤雨一样到来,我也没有想到它来得这么快、这么凶、这么猛。”因此,人们自然会对“第二波”感到紧张和焦虑。对于XBB.1.5毒株的担忧,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对病毒的不了解。曾光介绍,XBB.1.5变异株在美国的占比可能还会进一步上升,但根据研究,感染该毒株…

多地宣布已过新冠第一波感染高峰,第二波何时来?

2022年12月以来,各地经历了新冠感染高峰,近日,多地发布最新研判,已度过第一波感染高峰,发热门诊持续下降。河南:全省感染率近九成,已顺利度过疫情高峰1月9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统筹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阚全程介绍,从社区监测数据看,截至2023年1月6日,河南省新冠病毒感染率为89.0%。从发热门诊数据看,2022年12月19日就诊人数达到高峰,之后呈现持续下降趋势。综合研判认为,河南省已顺利度过疫情高峰,实现平稳有序转段。预计到本月底,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将维持在较低水平。但阚全程也表示,虽然当前感染高峰已过,但仍处于重症救治高峰。北京:疫情态势趋缓,门急诊、重症救治任务仍然艰巨北京市代市长殷勇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北京的疫情已经过了感染的高峰期,整个人群应该说在免疫能力方面已经构筑起了新…

实探:乡镇卫生院是怎样抗住“放开”后第一波疫情冲击的

导读:卫生院之所以能度过最初的诊疗困难,其中一个原因,要得益于这些年一直在推进的“(县域)医共体”建设。作者 | 第一财经 马纪朝“总算抵抗住了(疫情的)第一波冲击,”刘刚长出一口气,向前来采访的第一财经记者说。刘刚是河南省禹州市一家卫生院的坐诊医生,但一个月前,突然出现的疫情感染高峰,不仅造成其所在卫生院大量医生、护士大面积“中招”,本该用于诊疗新冠的退烧药、清热解毒药也批量缺货,这些,都给刘刚和他的同事们带去了意想不到的困难。“现在药品也还是比较紧张,不过我们(卫生院)的药品已经基本能供应上了。”虽然仍不断有病人前来就诊,但刘刚却告诉记者,与前些日子门诊楼前到处都是排队的病人相比,现在的日就诊量,已经下降不少了。在刘刚所在的这家卫生院,院长王峰说,卫生院之所以能度过最初的诊疗困难,其中一个原因,要得益于这些年一直在推进的“(县域)医共体”建设。所谓县域…

浙江衢州:调查显示总体感染率约为30-35%

12月28日下午,浙江省衢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衢州市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廖利军介绍近期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医疗救治及医疗资源保障等情况:近期我市新冠病毒感染整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单日新增感染人数和感染速度仍在不断上升。自12月7日“国十条”发布后,截至12月27日24时,我市累计检出阳性感染者21.0万例,最高为21日(25375例),与7日(66例)相比上升了384倍。根据研判,我市将在12月底进入感染高峰期,1月初(元旦左右)达到第一波高峰,并进入高位平台期,可能在1月底(春节后一周)达到第二波高峰。同时,在达到感染高峰后一周左右,可能出现重症高峰。参考市疾控中心微信问卷调查数据,我市目前总体感染率约占总人口的30—35%,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城区和大的乡镇所在地,感染人群主要集中在中青年和青少年人群,农村老年人群感染率还不高。但随着假期来临、学校放…

胡锡进:关于重症死亡 我相信梁万年的判断是科学、有据的

每一个讣告都令人悲伤,即使那些讣告不是我们身边人的噩耗,也会唏嘘。我们须正视这波感染潮中发生的死亡,同时也要把实际情况放在流行病学的准确位置上。梁万年今早对央视说,“有些地方已经或者正在渡过第一波最高峰的冲击,并没有出现大家比较害怕的大面积重症死亡这种情况。”中国正在实现疫后的全面开放,很快将达到世界其他国家的疫后开放水平,这是一场对全国人民利益攸关的战略突围。没有一个牺牲是应该、合理的,同时不能因为出现了死亡就否定这场突围的必要和正确性。梁万年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疫情应对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我相信他的判断是科学、有据的。他的评估说明,在流行病学的意义上,以及在战略意义上,我们的突围正在获得成功。现在很多地方进入了重症发生的高峰,每一个讣告引发的悲伤都是温情社会里应该有的。对于那些死亡,我们也会基于人道主义的基本情愫喟然长叹。对于社会治理在这当中的不足…

不恐慌不挤兑,新加坡度过奥密克戎波靠的是“三大件三小件”

本期报道主要内容:一、新加坡与奥密克戎共存,靠的是“三大件,三小件”二、新加坡冠病病毒传播率连续八天收缩三、新加坡昨通报无新增死亡病例,XBB波病死率为0.032%四、普通型住院病患、ICU病患维持在低位今天是12月23日,是新加坡正式宣布不再清零的第440天。不恐慌不挤兑新加坡能度过奥密克戎波靠的是“三大件,三小件”在奥密克戎超级强大的传播力下,新加坡今年迎来了三波疫情。这三波疫情,第一波感染的人最多,然后依次下降。早在德尔塔波期间,新加坡就已开始执行居家隔离、居家康复,到了奥密克戎期间,区区570万人口的城市,第一波峰值出现日增2.6万起病例,等于人口的千分之五。那么,为什么没有引起社会恐慌?为什么没有出现医院挤满病患、火化场排长队的现象?应该说,“三大件、三小件”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三大件物理防疫、疫苗保护、医院增容先说“三大件”。所谓“大件”,指的是超越个人和家庭之上的…

安徽预计大部分地区月底前达到疫情高峰 维持两三天后下降

“预计我省大部分地区将在月底前达到疫情高峰,在高位维持两三天后进入下降通道。”安徽省12月23日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省卫健委主任陶仪声透露,部分人口密度大、人员流动性大的地区达峰可能比预测时间提前,如合肥市可能在25-26日左右达到高峰。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与此前的预测相比,最新判断的疫情达峰时间有所提前。21日,该省疾控中心主任刘志荣在发布会上回答提问时表示,根据新冠病毒传播规律和相关模型测算结果,未来一段时间疫情将继续加速上升,全省预计在本月底或下月初迎来第一波高峰,主要在城市地区;伴随春节前人口流动,疫情将从城市地区向农村地区传播,可能迎来第二波高峰。陶仪声在23日的发布会上介绍,据愿检尽检核酸检测阳性率、居民自测抗原阳性率、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数和阳性检出率等数据分析,近日安徽疫情仍处于上升阶段,但上升速度逐渐减缓。根据数学模型预测并结合…

“阳康”之后,我去做了外卖骑手

病来如山倒,喉痛如刀割。随着第一波疫情高峰的来势汹汹,身边越来越多人抗原结果开始呈现阳性。然而,在大家居家养病的同时,无数外卖、快递员在寒风中穿梭,串联起城市的脉络。受疫情影响,北京、广东、河北、湖北等地都出现了快递时效延迟、外卖运力不足的情况,多地商务局先后发布“关于参与外卖配送服务的倡议”,呼吁区内居民在满足已接种新冠疫苗第三针等条件的情况下,自主选择加入外卖骑手行列。图/新京报客户端本文的主人公,小R就在自己感染奥密克戎痊愈后选择加入了兼职骑手的队伍,成为了一名为数不多的女性外卖员。以下,是她的自述。01从疫情裸辞到外卖骑手毕业后的7年半里,我陆续经历过5份工作,横跨国企、外企、互联网公司,每一段经历都让我收获颇丰,上份工作是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数据分析,整天和数据打交道,每天做着一份看不见尽头并且不太喜欢的工作,那时的我卡在瓶颈里犹如困兽之斗。今年7月…

第一波阳性患者已转阴,他们说这九件事很重要

目前为止,还有没“阳过”的幸运儿吗?疫情正在“南下”,北方的第一波阳性患者大多数已经转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教授在接受采访时称“这次新冠疫情的感染高峰不是一般的高,是疫情海啸”,接下来一两周内还会迎来重症高峰,其他地区疫情高峰也会相继到来。哪些人有可能转为重症?“阳过”后关于买药、喝水、吃药有哪些注意事项?我们跟这些“阳过”并“阳康”的人聊了聊,总结出感染奥密克戎后这九件事很重要。1、关于症状这不是“人品问题”。感染新冠后症状因人而异,有人嗓子痒头疼个两天就转阴了,有人躺在床上浑身发冷外加吞刀片。钟南山表示,感染新冠病毒后,绝大多数患者都存在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咽痛、发烧等症状。无症状的“幸运儿”可遇不可求,别再说“早阳早好”,这些症状也是生病不可承受之重啊。2、关于二次感染新冠不是流感,新冠不是流感,新冠不是流感,重要的事…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