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驳虎:长江流域0℃飘雪,超强寒潮直冲海南?

核心提要:1. 11月以来,我国经历了一个“暖秋”,不过随着一股强大迅速的西伯利亚寒潮南下,全国包括西北、东北等地迎来了大幅度降温,此外还伴随大风和雨雪天气。全国大部分地区就此迈入“一键入冬”的模式。这是也是自1987年“8711”寒潮后,25年来最强的秋末冬初寒潮。2. 早在14天前,中国、欧洲、美国的各大气象超级计算机数值预报系统就给出了月底强寒潮的明确信息。但关于强寒潮南下的深度如何,各方预报差异较大。由于输入的大气数据只能是近似值,再加上大气动力系统的复杂性,数值预报只能是近似模拟,差异较大。3. 无论如何,长江以北地区将有大幅度降温;此外,强盛的雨带持续盘踞华南和江南,这些地区会有大量的降水,下雪的可能性也在加强。总的来说,这一波寒潮之后,大部分地区气温将从较常年偏高转为明显偏低,公众要做好保暖和防范准备。4. 今年是连续第三个“拉尼娜”年,容易出现冷冬;但在更强烈的…

极端降温来了!多省将遭“速冻”,新疆局地或出现-40℃极寒

11月26日白天,强大的寒潮主力位于西西伯利亚和哈萨克草原,下午5点强冷空气前锋已来到新疆阿勒泰、塔城、博尔塔拉、伊犁境内,塔城地区的托里县出现堪比台风的暴风雪,最大风力达34.1米/秒,已是12级。而在寒潮来临前,新疆北部已连续降下暴雪大暴雪,阿勒泰最大积雪深度46厘米打破11月雪深纪录,青河62厘米刷新今年下半年全国雪深纪录,此外富蕴41厘米、塔城32厘米也逼近11月纪录。可以预见,在寒潮的强大实力,以及连续暴雪之后“雪后寒”效应的叠加之下,新疆的降温将达到历史同期的极端水平。为此,新疆自治区气象台发出了非常罕见的寒潮红色预警,预计天山南北都将有悬崖式的猛烈降温,乌鲁木齐的白天最高气温,将从零上3度,掉落到零下十六度,而阿勒泰地区甚至会有-40度的极寒出现,在11月下旬极端罕见。寒潮的重点不仅仅是新疆,甘肃也发出了高级别的寒潮橙色预警,甘肃北部也有20度以上的降温区。而正如我们之…

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报告:过去8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8年

(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11月6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开幕首日,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了一份令人担忧的气候报告。该机构指出,在温室气体持续排放的影响下,过去8年成为了有史以来最热的8年,限制全球气温上升1.5度的目标已经很难实现。世界气象组织网站截图报告称,随着温室气体排放的持续,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在2021年达到创纪录水平,其中甲烷的年增幅是有记录以来最高的。全球各地的监测数据表明,这三种气体的浓度在2022年依然持续增加。温室气体持续上升和热量累积也加快了全球变暖的进程。世界气象组织估计,2022年的全球平均温度要比1850年1900年工业化前的平均温度高出约1.15摄氏度,这意味着2015年至2022年可能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8年。世界气象组织警告说,最近几年时间里,伴随着全球气温的快速上升,海平面上升和冰川融化速度正在显著增…

别想了,台风太弱了,干旱可能持续到明年

11月3日4时50分许,今年第22号台风“尼格”的中心在广东珠海香洲区登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7级(16米/秒),中心最低气压1003百帕。目前,“尼格”已减弱为热带低压,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南方向移动,并将继续减弱。2022年的第22号台风,编号2222大概是史上最二的台风(尼格的登陆照 图:中央气象台)▼今年7月以来,南方的江西、湖南等省份一直处于气象干旱状态。“尼格”的到来,会给南方天气带来哪些变化呢?北方冷空气活跃,南方干旱持续10月下旬以来,四股冷空气依次侵入我国,但是总体强度较弱,影响范围也主要在北方地区。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的温度起起伏伏,偶尔伴有小雨或小雪。虽然冷空气一直在北方折腾,但是近十天的平均温度仍然比历史同期更高。这几轮冷空气也就是虚晃一枪,降温作用不大(图:中央气象台)▼我国的长江以南地区则主要处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之下,晴热少雨,气象干旱持续发展。…

国家减灾办 应急管理部:11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仍将持续或发展

近日,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气象局、林草局等部门召开会商会,对11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会商研判。经综合分析,11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仍将持续或发展;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局地森林火险等级为极度危险;中南、西北、西南等部分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较高;有4次冷空气过程将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具体如下:一是干旱灾害风险。10月份,全国主要江河径流量大部偏少,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均为常年同期最低。据气象部门预测,11月份江苏、安徽、湖北、重庆、贵州东部、湖南大部、江西北部、浙江大部、上海等地气温偏高1~2℃,沿长江中下游干流区域降水偏少二至五成,江南大部干旱仍将持续,出现夏、秋、冬连旱的可能性较大。二是森林草原火灾风险。受持续温高雨少影响,11月份浙江南部、福建西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贵州东南…

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何出现众多“湖泊”

虽然西北地区的降水一直在增加但整体的年降水量仍然较少近日,有关“塔克拉玛干沙漠出现众多湖泊”的消息引发关注。央视视频画面中,沙漠与水面相映衬,蔚为壮观。图/央视画面“沙漠湖泊”景观拍摄于新疆尉犁县一带。受访专家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这与今年塔里木河充沛的水量有关。水量上涨,河水漫溢到附近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形成了独特的景观。今年,南方长江流域遭遇夏秋连旱,西北干旱地区却出现了罕见“沙漠湖泊”景观,这也引发不少人讨论:西北干旱气候是否发生了改变、沙漠是否存在变绿洲的可能,这背后又说明了什么问题?沙漠为何出现“湖泊”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中心地带,东西长超过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总面积33万多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今年是新疆塔里木河近十年来水量最大的一年。”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副所长姚俊强研究员向…

二十大党代表刘秀祥:忘掉“背母上大学”是人生大气象

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易国祥“希望大家忘掉那个背母上大学的我,我现在只是一名大山深处的普通教师。“二十大代表、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刘秀祥在党代表通道上对众多媒体说。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刘秀祥在课上辅导学生(2022年8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宣妮 摄去年,一位教授以曾经的博士论文披露了自己当年靠长兄砸铁卖锅支持自己求学的经历;另有一篇清华贫困生的“树洞”帖,记录了自己在贫困中的生存、求学和成长过程。前者表达了“寸䓍心”要报“三春晖”,后者誓言要用相应的德行回馈多方资助。记得这两条新闻的,大概都不会忘了他们对当年贫困与艰辛叙述得具体而真实、动情而生动。不少读者无不沉浸在他们的”贫困与艰辛“之中,洒下同情与怜悯的泪水。然而,站在二十大党代表通道上的刘秀祥,脸上写满阳光,目光充满自信,他对心酸的过去述说点到为止,“我的成长道路特殊一些”,简…

中国政府专家组圆满完成任务后从巴基斯坦回国

10月22日上午,由应急管理部牵头组建的中国政府专家组在巴基斯坦圆满完成为期11天的灾害评估和防洪减灾指导任务后,乘飞机从巴首都伊斯兰堡抵达武汉。在巴期间,专家组分别同巴国家灾害管理局、洪灾应对与协调委员会、联邦洪水委员会、气象局、航空和外太空研究委员会、水电发展署等部门会商,前往受洪灾影响最严重的巴南部信德省,详细调研和了解2022年巴特大洪灾有关情况,包括洪灾成因、灾情特点、防洪现状、救援救灾措施及灾后重建设想等,并分享中国防洪经验。回国前,专家组与巴政府有关部门就灾后重建与防洪减灾进行工作交流,向巴方提供近期灾区救助、中长期增强防洪减灾能力的初步意见建议。巴基斯坦政府高度重视专家组来访,总理夏巴兹、外长比拉瓦尔、计划部长伊克巴尔、国家灾害管理局主席伊纳姆、信德省首席秘书拉杰普特等分别会见,对中国政府派专家组支持巴防洪减灾表示欢迎和感谢,希专家组提供专业性指…

中国西北“暖湿化”,能重回汉唐吗?

【采访/观察者网 李泽西】在过去三十年时间内,我国科学家逐渐得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结论:历史上寒冷干旱的西北地区,正在逐渐“暖湿化”!10月17日,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主任、甘肃省气象局总工程师张强的研究团队在学术杂志《科学通报》上发表了题为“西北地区气候暖湿化的研究进展与展望”(链接:doi.org/10.1360/TB-2022-0643)的论文。文中列出了学术界过去三十年对于我国西北地区“暖湿化”现象的研究成果,通过系统梳理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研究的历史经纬,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归纳。论文截图近日,张强接受观察者网专访,讨论了西北暖湿化对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及其意义,气候变化与西北暖湿化的关系,以及回应西北将来是否真能成为“塞外江南”等社会关切的问题。以下为专访实录:观察者网:根据您的研究,为什么说西北气候正在暖湿化,这个暖湿化的程度有多大呢?张强:学者从…

中国西北“暖湿化” 能重回汉唐吗?

【采访/观察者网 李泽西】在过去三十年时间内,我国科学家逐渐得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结论:历史上寒冷干旱的西北地区,正在逐渐“暖湿化”!10月17日,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主任、甘肃省气象局总工程师张强的研究团队在学术杂志《科学通报》上发表了题为“西北地区气候暖湿化的研究进展与展望”(链接:doi.org/10.1360/TB-2022-0643)的论文。文中列出了学术界过去三十年对于我国西北地区“暖湿化”现象的研究成果,通过系统梳理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研究的历史经纬,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归纳。论文截图近日,张强接受观察者网专访,讨论了西北暖湿化对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及其意义,气候变化与西北暖湿化的关系,以及回应西北将来是否真能成为“塞外江南”等社会关切的问题。以下为专访实录:观察者网:根据您的研究,为什么说西北气候正在暖湿化,这个暖湿化的程度有多大呢?张强:学者从…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