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警方:"修例风波"以来已拘捕9672人 检控超2000人

原标题:香港警方:“修例风波”以来已拘捕9672人 检控超2000人8月25日,香港警方在社交媒体公布,从去年6月9日至本月15日,警方在“修例风波”中一共拘捕了9672人,检控2093人,其中有471人已完成司法程序。与此同时,有近85%的被告需要承担法律后果。警方介绍,近85%的被告要承担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定罪、签保守行为、获颁照顾或保护令。而在被检控的人中,所触犯罪名的前三位是“暴动”、“非法集结”及“藏有攻击性武器”。触犯每项罪名的人数,分别为663人、332人以及322人。香港警方呼吁市民,应保持社交距离,更要与罪恶保持绝对距离。警方强调,犯法须负刑责,切勿以身试法。点击进入专题:聚焦香港局势责任编辑:杨杰

香港多家出版社修订通识教育课本!

原标题:香港多家出版社修订通识教育课本!  港媒:香港多家出版社修订通识教育课本,删除煽暴表述  香港高中通识教育课本此前多次被曝出存在偏颇、有漏洞内容,对学生产生误导。据港媒18日报道,多家接受香港教育局专业咨询服务的出版社昨日(17日)陆续发布修订后的勘误表。当中“今日香港”单元的修订最为明显,包括删除、修改“煽暴”表述、修订多幅讽刺政府的漫画等,并指出违法行为须承担法律刑责。香港通识教育课本(图源:港媒)  报道提及,其中,香港教育图书公司在课本中加入“参与者进行此违法行为后,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刑责”,并在多处强调不可违法、守法是公民责任等内容。龄记出版有限公司的《高中新思维通识》在影响香港居民建立身份认同章节的有关经济因素中,加入“内地的经济发展蓬勃,为港人提供大量机遇,以‘香港人’的身份参与国家的发展。香港居民是同时认同‘香港人’和‘中国人’的身份…

香港多家出版社修订高中通识课本,删除煽暴等表述

原标题:香港多家出版社修订高中通识课本,删除煽暴等表述香港高中核心科目之一的通识教育科,以往被批评教科书内容偏颇、有漏洞等,对学生产生误导。8月17日,多家参与“自愿送审”的出版社陆续上传课本修订后的勘误表。当中“今日香港”单元的修订最为明显,包括删除、修改“煽暴”表述、修订多幅讽刺政府的漫画等,并指出违法行为须承担法律刑责。 香港多家出版社修订高中通识课本(资料图) 图源:香港文汇报雅集出版社有限公司的《新高中通识教育系列》,书中多个“本土”字眼改为“本地”,部分政治组织的名字,例如“本土民主前线”及“香港众志”等也被删除。香港教育图书公司在课本中加入“参与者进行此违法行为后,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刑责”,并在多处强调不可违法、守法是公民责任等内容。龄记出版有限公司的《高中新思维通识》在影响香港居民建立身份认同章节的有关经济因素方面,加入“内地的经济发展蓬勃,…

最高法:对生产销售不安全食品以及假药、劣药构成犯罪的,追究刑责

原标题:最高法:对生产、销售不安全食品以及假药、劣药构成犯罪的,追究刑责来源:北京头条7月22日,最高法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为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意见》明确,规范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坚持“四个最严”标准,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等规定,对生产、销售不安全食品以及假药、劣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正确适用民事赔偿首负责任制、惩罚性赔偿等规定,依法判定不诚信生产经营者的民事责任。加快制定关于审理食品安全民事纠纷的司法解释,统一裁判标准,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健全完善行政执法与行政、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对于审判实践中发现的食品、药品、疫苗等突出问题,在依法公正裁判的同时,及时向相关行政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坚持保护消费者权益与推动企业发展、维护市场营商…

北京朝阳法院法官:入境隐瞒病情、不隔离可能追究刑责

原标题:北京朝阳法院法官:入境隐瞒病情、不隔离可能追究刑责新京报讯(记者 刘洋)隐瞒发热吃退烧药入境、从泰国进京不遵守隔离规定到处逛……近日频出违反国内防疫规定的情况。对此,北京市朝阳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何宝明今日(3月16日)向新京报记者对上述行为进行法律分析,入境人员的某些行为可能被追究“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更甚者可能被追究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北京通报多起境外输入涉疫案今日(3月16日),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批评了三例境外输入病例,其中,蔡某、陈某、吴某在回国前出现发热等症状,仍乘坐长途国际航班,有人自行服退烧药退热,有人在健康申明卡上未客观清晰填写相应症状,这些行为增加了同行人员感染可能。连续一周内,北京市还对外通报了几起输入病例被立案调查的情况。其中,美国输入病例黎某在美国期间已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在当地…

浙江宁海火灾致19死 2人被追刑责21人受处分

原标题:浙江宁海火灾致19死 2人被追刑责21人受处分2019年9月29日13时10分许,位于浙江省宁海县梅林街道梅林南路195号的宁波锐奇日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奇公司”)发生重大火灾事故,事故造成19人死亡,3人受伤,过火总面积约1100㎡,直接经济损失约2380.4万元。事故发生后,省政府第一时间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开展全面调查。针对事故暴露的问题,省安委会及时制定整治方案、及时召开会议,专门部署开展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综合治理,有针对性地开展危化品使用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事故调查组聘请火灾调查专家全程参与事故调查,通过现场勘验、调查取证、检验鉴定等工作,查明事故原因,认定事故性质和责任。调查认定,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锐奇公司员工孙某松将加热后的异构烷烃混合物倒入塑料桶时,因静电放电引起可燃蒸气起火并蔓延成灾。同时,事故发生还存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属…

公安部:确诊病例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将追刑责

原标题:公安部:确诊病例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将追刑责今天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依法防控疫情、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情况。会上,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长李京生介绍,近期,疑似或者确诊患者隐瞒旅行史,随意进入公共场所,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各级公安机关将对明知感染或者是疑似感染,却故意进入公共场所传播,隐瞒病情,与他人密切接触,拒不配合防疫、检疫及隔离治疗措施等可能造成疫情传播扩散,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以及其他拒绝执行卫生防疫部门,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防控措施,引起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等行为,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将依法给予相关的处罚。点击进入专题:聚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责任编辑:祝加贝

隐瞒病情出入公共场所如何处罚?最高法:对“明知故犯”者追究刑责

原标题:隐瞒病情出入公共场所如何处罚?最高法:对“明知故犯”者追究刑责正义网北京2月11日电(见习记者郭璐璐 单鸽)疫情当前,四川雅安等多地出现因隐瞒病情致多人被隔离的案件,对这类案件该如何定性引发社会热议。2月10日,在中央依法治国办等6家单位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万明表示,已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或疑似感染者刻意隐瞒出入公共场所的,应当依法严惩。同时,要注重区分案件的不同情况,特别是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对于一些“明知故犯”的,可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处罚。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绝大多数群众能够自觉配合和支持有关部门依法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然而,在有的地方,出现了一些抗拒疫情防控措施的现象:已经确诊或者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人,拒不服从隔离治疗措施;或者曾经进出疫情高发地区、已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仍刻意隐瞒甚至进入公共场所等等。对此,杨万明表示…

两高两部:疫情期间暴力伤医一律从严从重追刑责

原标题:疫情期间暴力伤医一律从严从重追刑责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发文,严惩十类妨害疫情防控违法犯罪行为。新京报讯(记者 王俊)日前,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印发《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意见》要求,准确适用法律,依法严惩十类妨害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其中,抗拒疫情防控措施、暴力伤医、制假售假、哄抬物价等9类犯罪行为,将一律从严从重追究刑事责任。另外,近期,一些地方出现了疑似甚至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拒绝接受隔离治疗、擅自脱离隔离等情况;也有病患向医务人员吐口水等行为见诸报端。《意见》对抗拒疫情防控措施、暴力伤医、哄抬物价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定罪量刑作出明确规定。严惩抗拒疫情防控措施等犯罪行为《意见》要求,依法严惩十类妨害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包括:抗拒疫情防控措施犯罪;暴力伤医犯罪;制假售假犯罪;哄抬物价犯罪;…

殴打男童致死嫌犯有精神病史 精神病人行凶如何担刑责

原标题:殴打男童致死嫌犯有精神病史 精神病人行凶如何担刑责 11月8日,湖南长沙,针对“9岁男童被殴打致死”一事,当地官方回应媒体称,殴打男童嫌犯冯某华有精神病史,曾两次入院治疗。据警方初步调查,冯某华11月1日随父亲到长沙并入住事发小区。5日,他将男童殴打致死后被刑拘。目前,警方已邀请精神鉴定机构对其进行鉴定。精神病人犯罪应如何承担刑事责任?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