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笛摇滚节,要反思的不是当地群众

作者 |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吕德文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有句名言,“窃书不算偷”。用“窃”代替“偷”,当然无助于掩盖“偷窃”的法律事实,但对孔乙己而言,却有道德内涵——他希望以此保留读书人的脸面。南阳迷笛音乐节的农民,偷了乐迷的财物,但当地农民有个解释,说以为是别人不要了的,是“拿”不是“偷”。这一说辞,当然也无助于改变偷窃的法律事实,但对于当事人而言,却有伦理价值——他们希望保住正常人的脸面。南阳迷笛音乐节的偷盗场地主要为音乐节现场及乐迷的露营区 / 图源:@迷笛某种程度上,今日中国的很多普通人,和一百年前的孔乙己的行为逻辑,并无本质差别。他们需要遵循正式规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也会有自己的一套非正式的行动伦理,“脸面”比什么都重要。遵守法律和“要脸”并不矛盾。当法律不及之时,少数人会做出一些违法也不要脸的事,只要非正式规范不以规制,…

浙江宣传:打碎抹黑中国的“西洋滤镜”

近日,美国国务院发布报告称,中国正斥资数十亿美元在全球散布虚假信息。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这份报告罔顾事实、颠倒黑白,本身就是虚假信息。事实一再证明,美国是名副其实的“谎言帝国”,就连美国联邦参议员兰德·保罗等也承认美国政府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虚假信息散布者。今年8月,已被中方制裁的美国哈德逊研究所举办了一场圆桌论坛,美军前情报高级官员在活动中毫不掩饰地表示,要利用信息传播效果抗衡中国,大肆宣扬那些可能对中国的国际声誉造成负面影响的事。利用强大的话语权,夺取事件的定义权,系统性地抹黑别人是美西方惯用的伎俩。此前,“浙江宣传”曾发文《警惕“认知战”的“拳脚套路”》,深入分析了美西方是如何利用“认知战”来操纵舆论的。那么,这些“拳脚套路”背后有哪些共同的“心法”?图源:视觉中国一、精心伪装的“不刻意”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随着中国硬实力和软实…

于和伟人设垮塌,全网鼓掌

在网上,你很难不看到于和伟的表情包,以及他的“名言警句”。比如掷地有声的质问。“我打了一辈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吗?”有人不答应?那不好意思,他们说了不算……“呸呸哈哈哈哈哈”。唾弃完他人,丝毫不影响他的心情,命令众人“接着奏乐接着舞”。兴致来了,甚至会亲自下场跳一段,以示“与民同乐”。有时候,他是身居敌后的地下党,隐忍,负重。有时候,他是为民启智的运动先驱,睿智,进取。但现在,这些画面可能要被一个新角色暂时取代了。他阴狠、毒辣、杀人不眨眼,用于和伟本人的话说——会让我在屏幕当中的好人形象,垮塌。在国庆档的《坚如磐石》中,于和伟饰演黎志田。三十年前,黎志田还是一个棒棒。即活跃在街头的临时搬运工,棒棒是他用来挑货的家伙,是足以安身立命的饭碗。三十年间,他白手起家,产业迅速覆盖旅游、餐饮、房地产等多个领域,成为了顶级富商、金五集团董事长,乃至金江市首富。连棒…

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窜台,如此高调意欲何为?

日本前首相、现任执政党自民党副总裁麻生太郎8月7日至9日率团窜访台湾地区,绿媒炒作称“这是1972年以后日本执政党最高级别的官员访台”。与麻生太郎同行的,还有日本众议员铃木馨佑、中西健治等人。根据台媒报道,麻生太郎在台行程密集,除了发表演讲,与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副领导人赖清德及台外事主管部门负责人吴钊燮等人会面,还高调去吊唁李登辉,被指“挺独”意味明显。麻生太郎是“亲台派”政客,多次发表不当涉台言论,比如曾提出所谓“中国威胁论”,他还有一句“名言”——“台湾是日本的生命线”。此次高调窜台,是他继2011年后,时隔12年再度访台,时间点敏感, 舆论认为,他是代表日本所谓“亲民进党势力”为赖清德“站台助选”。所谓“听其言、观其行”,麻生太郎8日在台叫嚣所谓“要做好打仗的心理准备”“不惜动武捍卫台海安全”, 这是赤裸裸在台湾问题上挑衅滋事,刻意渲染台海紧张局势。不仅麻生…

罗斯福新政是否败坏了美国的立国精神?

罗斯福喜欢用一个故事来答复那些批评新政过头的人:有人从水中救起一个老人,但老人活过来后不仅没有感谢他,反而埋怨自己的帽子丢了,这就叫不知好歹炉边谈话中的罗斯福文 | 钱满素胡佛的美国体制碰壁胡佛的命运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他是美国总统中少有的理财能手,却在美国最严重的一场经济危机中遭遇滑铁卢。他的前半生以人道主义的救济活动蜚声国际,他的名字象征着粮食和繁荣,下半生却成了饥饿和萧条的代名词。他是一个认真对待美国体制、坚守自由主义信仰的人,但美国人民却不认真对待他,最终遗弃和嘲弄了他。大半个世纪过去了,人们发现他对美国体制的阐述十分本质,并无大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问题出在哪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迎来了20年代的繁荣。进步运动的成果虽然没有被否定,但一连三个共和党总统采取的都是亲实业的政策,柯立芝总统的表白最为直截了当,他的名言是:“美国的事业就是实业…

3起杀妻案激起巨大恐慌,无不指向一个诡异的真相

✪ 张慧、黄剑波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所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导读】近期,某男子将妻反复碾压致死、孕妇泰国坠崖案被告人获刑、某热映杀妻骗财电影引发“分手离婚论”等消息密集出现,一时间群情激动。有评论认为,这是本已弥漫的焦虑触碰到一种精神结构的表征,即在这个全球经济停滞的时期,“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重新拥有了它的受众,普通人不仅面临难以保持财富的风险,有的甚至连与之同床共枕的最亲密之人都不再值得信任。本文指出,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情绪,而如今整个社会弥漫着焦虑的味道。这种焦虑集中在住房、教育、社保、医保、财富、就业、消费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乃至某些人提出焦虑成了一种时代病症。相比恐惧是针对特定危险的反应、会在危险消失之后恢复平静,焦虑则是由一系列并不连贯、看似异常的行动表现出来的,它既无特定对象,也很难缓解和消除。乃至有社会学家改写了罗斯福的名言…

一封遗书,写透了多少人的童年?

5月29日,YammerS的遗书通过微博定时发布,警方确认其身亡。在他最后的微博里,他记录了自己童年时遭遇的霸凌经历,噩梦这么多年一直折磨着他。近些年,校园霸凌被越来越多的作品呈现,也有更多人走到台前,陈述自己的痛苦——即使多年过去,以成年人的心智再去回想当年的经历,他们仍然难以释怀。校园霸凌的杀伤力,远超人们的想象。更糟糕的是,在隐秘的角落里,这样的暴力仍在发生。作者/章 鱼5月29日下午五点半,Dota2赛事解说YammerS的一条定时微博,引爆全网。那是他的遗书。41分钟后,他的好友在微博发文称,已与警方多次确认,打捞到YammerS的遗体。随后,“YammerS确认已离世”的词条,冲上热搜。这个年仅26岁的男孩,人生中第一次得到这么多关注。2018年的Super Major胜者组比赛,PSG.LGD二号位选手Maybe火猫留住Solo的双头龙那一刻,YammerS激情满满地喊出一句“再见了,宝贝儿”。很多人记住了他的这句名言…

土耳其大选创造了两项纪录,成也民族主义、败也民族主义

5月28日,土耳其第二轮总统大选落下帷幕,埃尔多安获得52.16%的选票,成功连任,反对派总统候选人克勒奇达尔奥卢以47.84%的选票惜败。土耳其政坛常青树,曾多次担任过土耳其总理和总统的德米雷尔有句名言:“赢得或输掉选举的最关键因素是票仓”。因此,在当下土耳其执政党与反对派票仓稳定的情况下,第二轮选举显得没有意外或者惊喜。当地时间2023年5月28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支持者在正义与发展党总部前的屏幕上观看总统选举的初步结果。本文图片 人民视觉我的土耳其朋友们如何投票?大约占30%选票的右翼保守伊斯兰选民,他们自然知道自己的选票的去处。住在马尔丁的朋友侯赛因告诉我,作为库尔德人,他们全家都支持亲库尔德政党人民民主党(HDP),但是唯有嫁给伊玛目(编注:伊玛目在阿拉伯语中原意是“领拜人”“表率”“率领者”,原指清真寺内率领穆斯林群众举行拜功的领拜师)的妹妹投票…

媒体:大学校园开放本不该成为问题

今年五一假期,不少游客慕名前往知名高校参观,却被一一拦住,理由是这些校园目前只限校友、师生亲友或公务往来人士等入内。不久前,一段“家长被拦连环质问学校保安”的视频更是在网络热传。本应强调开放、包容的大学校园,却为何拒人于千里之外?大学校园是否应该向公众开放,本不该是个“问题”。教育家梅贻琦有名言:“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兼容并蓄,博学笃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些国内知名大学的校训与办学理念无一不昭示着:作为思想和文化高地的大学,理应用开放的态度回馈、服务社会。每每论及大学校园是否应该开放,总有人担心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有人认为,学校毕竟不是公园,学校的教学秩序、师生的人身安全不能不考虑;也有人表示,校园很久没有开放过,“一下子会涌入太多人”。正因如此,部分大学在开放措施上采取观望、谨慎的态…

巴菲特股东大会:成功,就是在一堆错误中找正确决定

昨晚,一年一度的“巴菲特股东大会”,在美国奥马哈市拉开帷幕。在备受关注的提问环节中,将满93岁的巴菲特和99岁的老搭档芒格,分别从人工智能、投资趋势、中美关系、国际环境等宏观问题,聊到金融见解、投资教训等深度思考。就当下近60个热门话题,3大重要趋势,进行了深度解析和精彩问答。关于人工智能的未来问题,巴菲特和芒格都持怀疑态度。未来的投资机会,芒格建议:要习惯未来少赚钱。巴菲特则表示,最好的防御就是你自己的赚钱能力。对于两人都曾看好的银行业,芒格说多了太多的投机赌博,这令他很不舒服。如何过你的生活?巴菲特建议,你写你的讣告并对其进行逆向工程。现场记者不停感叹,巴菲特的句法就像一本名言大书。精神充沛的巴菲特老爷子,最后还意犹未尽地表示,“明年再战!”以下内容根据巴菲特、芒格分享的精彩内容进行提炼,以飨读者。作者 | 巴菲特、芒格来源 | 笔记侠(ID:Notesman)01 关于人…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