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届美国国会如何织就围猎TikTok的惊天密网?

导读:当地时间3月13日,美国众议院对TikTok拆分法案全员投票以352票支持、65票反对的不平衡票数获得通过。这意味着美国数年以来对TikTok从安全审查到限制、禁止、拆分的打压,正式进入参议院立法表决的关键环节。本文从118届美国国会的成员构成和国会决策流程出发,指出TikTok安全化是美国国会在涉华议题上极端反华叙事与细密遏华提案的缩影。在“对华竞赢”已成两党共识的背景下,美国国会频繁在高科技相关领域推出泛安全化立法。以TikTok案为例,其国会立法决策在调查听证方面渲染威胁、泛化风险,提案审议方面迭旧推新、过度因应,政策执行方面行政背书由泛向实,反馈调整方面,多方⻆力、动态循环。基于委员会审议制的“议程扩大”效应与议员的积极鼓噪,则加强了这些议题的泛安全化倾向。尽管TikTok案的结果仍然受到两党选举利益等因素牵制,TikTok的命运已然不容乐观。值得注意的是,虽然TikTok法案发生在中美双…

中国C919大飞机在美国出事故?这则“谣言帖”背后,还有一段更逗的故事…

近日,一则宣称中国一架国产C919大飞机在美国发生事故的帖文,在美国和中国的网络上都引起了围观。然而,这则明显的“谣言”背后,却有着一个更为搞笑的故事。原来,最初发布这则谣言帖的博主宣称,他其实是一个中国人,而且是一个爱国人士,而他之所以发布这个极为荒诞的谣言,是为了通过“钓鱼”的手段,去暴露那些反华分子的无脑。同时,在他这个说明自己是在“钓鱼”的澄清帖中,也有其他疑似来自中国的网民表示,他确实更像是在钓鱼。因为那个C919在美国出事故的谣言,实在是假得太明显了。此前,这个名叫@BeijingDai的账号曾发帖称,一架中国的C919大飞机在美国休斯顿机场降落时,出现了起落架断裂的事故。但因为C919本就没有获得过美国的适航证,根本不可能出现在美国,所以很多有些这方面基本常识的网民起初也怀疑这则帖文看起来不像是出于抹黑中国的目的,而更像是在“钓鱼”。这里的“钓鱼”,是指一些看不惯…

学术领域的“反华运动”正在伤害美国

图源[1]撰文丨张天祁●  ●  ●普林斯顿大学政治与国际事务副教授罗里·特鲁克斯(Rory Truex)在近日媒体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表示,学术领域的“反华运动”(The anti-China academic panic)正在给美国造成伤害。特鲁克斯表示,美国政府以保护科研安全为名,建立了一个以排斥和恐惧为基础的执法架构。2018年实行,现已终止的中国行动计划,以及频繁针对中国留学生和科研人员的遣返,都是更广泛的、旨在通过怀疑华裔科学家来“保护”美国科学的政策一部分。这些对华裔科学家的打压适得其反,最终损害了美国科学竞争力[1]。2018年美国发起中国行动计划,理由是针对中国科研人员窃取美国研究成果和知识产权的行为。然而,中国行动计划打击了大量在美国的中国科研人员以及他们的合作者,却并没有成功找到它们希望的间谍活动的证据,最终被终止。谢宇研究团队去年的研究发现,虽然制度上的中国行动计划已经终结,…

为什么美国边境对中国科学家来说是“恐怖之地”?

图源:Pixabay近日,《自然》职业关注(career feature)栏目发表文章《为什么美国边境对中国研究人员来说仍然是“恐怖之地”》,文中特别提到了在美的华裔学者们时常遭遇边境扣留等不必要的审查的情况,并警告:这种情况所导致的人才流失、令人不寒而栗的氛围正在扼杀科学。而据《知识分子》的了解,频遇边境审查的不仅有美国的华裔学者,还包括大量需要赴美参加学术交流的中国本土的研究者,而在后者身上,这样的审查甚至并不违反美国的法律。撰文丨知识分子●  ●  ●国境惊魂《自然》在文章的开头引用了一位匿名华裔工科学者在边境被扣留盘查的遭遇。因持有中国护照和美国绿卡,该学者在结束加拿大的学术会议返美后遭遇了90分钟的扣留盘查,被讯问了科研、合作情况,近期是否曾与中国合作者合著论文。并被要求交出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密码以供检查。边境毫无理由地遭遇额外审查的情况,不仅发生在身在美国的华裔学者…

邓炳强点名批评卡梅伦:现在不是百年前的帝国时代

(观察者网讯)日前,英国外相卡梅伦借口《中英联合声明》,对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发表不负责任言论。据香港《文汇报》报道,3月5日,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回应称,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咨询期间,获得近98.6%市民支持。他批评卡梅伦等西方政客双重标准,自认为还处于百年前的“帝国时代”。报道称,世界海关组织第六届全球犬只论坛当天首次在港举行,邓炳强出席论坛后接受媒体采访。谈及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时,邓炳强指出,立法咨询期间收到1.3万份意见书,近98.6%支持立法;只有97份意见书反对,占0.72%,当中约有一半不具署名或以“一香港市民”等不能辨认身份的方式署名。他说,这一民调结果反映出,第23条立法获得了大部分香港市民的支持。邓炳强称,对于第23条立法的反对意见中,有约四分之一来自境外反华组织、身处海外的通缉犯,或在狱中被扣留的、来自“香港监察”和“国际特赦组织”的人士。他提到,“香港…

印媒爆料:印度曾拦截从中国赴巴基斯坦船只,借口是载有敏感货物

【环球网报道】印度的疑心病又犯了?综合《印度时报》、《印度教徒报》等多家印媒3月2日报道,印度安全机构1月曾在孟买的那瓦舍瓦(Nhava Sheva)港拦截一艘从中国驶往巴基斯坦的船只,查扣了相关货物,原因是怀疑这艘船上载有“军民两用物品”。但这一说法连印度网友自己都很质疑。《印度时报》声称,根据情报消息,印度海关官员于1月23日拦下了一艘悬挂马耳他国旗、从中国驶往巴基斯坦卡拉奇的商船,在对货物检查时发现其中包括一家意大利公司生产的计算机数控机床。报道称,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对这批货物进行了检查,认为其中的数控机床可以用于制造巴基斯坦导弹计划中的关键部件。根据《印度时报》说法,印度港口官员已通知印度有关国防部门,后者检查了这批货物,随后货物被查扣。然而针对印媒说法,不少网友在报道评论区提出质疑。“这似乎是为了支撑‘avishwa Giru’不断下沉的命运而捏造的新闻。为…

不许解放军武统?338对86票,欧洲议会通过决议:两岸互不隶属

欧洲议会在2月28日通过了所谓的《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以及《共同安全暨防御政策》,从欧洲议会公布的数据来看,投票是以338对86票的结果通过了对应的议案,欧洲议会通过《共同安全暨防御政策》再次染指台海问题,在所谓的《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中,公然宣称“两岸互不隶属”,为此已经颇有不许解放军武统的节奏,同时也是豪赌中国会继续忍让的意图。《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还公然鼓吹谴责中国阻挠台岛加入国家组织,并且呼吁欧洲国家支持台岛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民航组织”和“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等国际组织。欧洲议会已经不装了,通过《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公开谴责”不放弃使用武力“的政策,并且还鼓动要在台海进行所谓的“自由航行”,凸显了欧洲议会的险恶意图。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最近两年欧洲议会已经通过20项力挺台岛的决议草案,包括通过决议歪曲联合国《2758号决议》,从而力挺了台岛民进…

一个反华论坛,开成了对美欧批斗会,西方只手遮天的时代结束了

俄乌战争爆发,让外界看清楚欧盟在美国面前,就是一条没有脊梁骨的哈巴狗,因为他们只能以牺牲自己利益为代价,充当美国反俄马前卒。而巴以冲突的爆发,则让外界看清楚对美国和以色列肆意妄为的妥协和无奈,甚至不得不采取与俄乌冲突不同的标准看待巴以冲突。西方只手遮天的单极世界时代已经终结,美国想要让世界重返这个时代,欧盟也想趁机分一杯羹。所以,欧盟在俄乌冲突中肆意指责他国“不支持乌克兰”,但在巴以冲突中却遭到很多国家的批斗。据观察者网报道,不久前在比利时举行的的欧盟-印太部长级论坛上,会议开成了参会亚太国家对欧盟的一场“批斗会”。欧盟外交和安全高级代表博雷利日前在媒体发文称,很多亚太国家当着他的面怒斥欧盟,批评他们在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之间采取双重标准政策,并敦促其保持前后一致的立场,制止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对此,很多外媒纷纷使用“欧盟在印太论坛上被拷问”、“…

中美3次交锋,美军一败涂地!F-35战机竭尽全力,没能摆脱中国

美军高层承认:摆脱中国制造是个巨大挑战。有外媒在日前哀叹称,十年前,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匆忙从伊拉克撤军,制订了旨在打压中国的所谓“重返亚太”。为此,当时的美国将主要军事和政治资源都投入到亚太地区,与中国展开激烈竞争。十年后,美国的“重返亚太”变成了“印太战略”。美国反华的思维没有变,但中美之间的力量对比却在发生逆转。与十年前在中国面前耀武扬威相比,现在的美国,却不得不采取极端的单边保护主义政策,关闭国门来阻止被中国超越。但美国现在才想在对中国关闭国门,似乎为时已晚。据观察者网报道,日前,负责美国空军的采办、技术和后勤事务的美国空军助理部长亨特承认:美国军队完全摆脱中国制造零部件“是一个挑战”,美军方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完美。尤其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闪电II”战斗机,已经显示出被中国“卡脖子”的迹象。亨特这是专拣好听的说,所谓摆脱对中国零部…

这国女总理被俄通缉,居然还出来挑衅中国

2月13日,据法新社、路透社报道,俄罗斯内务部网站以“刑事指控”将爱沙尼亚女总理卡娅·卡拉斯列入通缉名单。美联社称,这是俄罗斯历史上首次将外国领导人列入通缉名单。除了卡娅·卡拉斯,同时遭到俄方通缉的还有爱沙尼亚国务秘书佩特科普、立陶宛文化部长凯里斯、拉脱维亚司法部长、财政部长、农业部长及前任内务部长等人。普京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他们被通缉是因为他们亵渎历史记忆及对俄罗斯的敌意行为。具体点说,就是卡娅·卡拉斯等人是损毁苏联红军纪念碑的主要责任人。去年9月,俄罗斯调查委员会就对他们发起了缺席起诉,因为在俄罗斯“为纳粹翻案”是犯罪行为。像拉脱维亚就公然炸毁了79米高的苏联红军纪念碑。其实,不仅是俄罗斯,其它欧洲各国在二战之后都有相关法律,将“为纳粹翻案”、“美化纳粹”、“公开展示纳粹标志”定为犯罪行为。问题是,欧洲国家出于当前政治需…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