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倡导企事业单位错峰上下班弹性办公

12月12日22时00分,北京市气象台升级发布暴雪橙色预警信号。预计12月13日早晨至15日上午,本市将出现大雪到暴雪,其中13日10时至20时为此次降雪过程的最强时段,延庆、昌平、门头沟、房山、怀柔、海淀、石景山、丰台、东城、西城、朝阳、大兴、通州的部分地区降雪量将达到10毫米以上。北京市应急局发布七条预警响应措施。北京市暴雪橙色预警响应措施1.请市民注意保暖、防寒防冻,注意用火、用电、用气安全,防止一氧化碳中毒。2.倡导市民减少出行,出行时尽量乘坐公交、地铁;减少驾车出行,驾驶时保持安全车距、减速慢行;少骑或不骑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3.请市民避免到山区游玩,非必要不进山;在山区驾车时要采取防滑措施;远离老树、构筑物、墙体、牌匾及积雪危险区域,以防被砸压;路过桥下、屋檐处时,防止冰凌融化脱落伤人。4.中小学、幼儿园实行居家学习,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停课不停学;倡导企事业单位员工错峰…

暴雪橙色预警!北京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13日居家学习

市气象台2023年12月12日22时升级发布暴雪橙色预警信号。为保障师生的安全和健康,按照全市整体部署,市教委决定自2023年12月13日(星期三)开始,采取学生临时居家学习措施,范围为全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具体到校复课时间待全市统一部署后另行通知。各区各校要高度重视,立即部署暴雪极端天气应对工作,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及时通知学生和家长自12月13日开始居家学习,并迅速做好线上教学各项准备工作。要加强值班值守,密切家校沟通,对于山区学校、寄宿制学校住校学生要加强关心关爱,对于因特殊情况不能居家学习需到校的学生要提醒注意安全、做好校内看护,确保学生安全健康。要提前部署扫雪铲冰等应急工作,做到雪前准备、雪中作业、雪后恢复全链条、无缝隙衔接,尽早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中央气象台发布冰冻黄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12月12日18时发布冰冻黄色预警:预计,12月12日20时至13日20时,陕北南部和秦岭东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西部、山东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冻雨。防 御 指 南:1. 交通、公安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做好道路结冰应对准备工作;2. 电力部门要做好电力设施除冰的应对准备工作;3. 对农作物、蔬菜、花卉、瓜果、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4. 行人出门注意防滑。

让多位老人寒风中捧2棵大白菜摆拍?河南当地回应

近日,一网传视频中,疑似河南商丘一政协委员前往当地敬老院送爱心行动时,让几位老人在寒冬中领取两颗大白菜并拍照合影。该视频一经曝光便招致质疑,“折腾人”“形式主义”“摆拍”等声音充斥视频评论区。网传视频截图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视频中几位老人站在路边,身穿厚重衣服,有的还身形佝偻,每人手捧两棵大白菜。而一位中年妇女则站在老人中间,在现场人员的安排指引下与老人一块合影,在合影结束后众人又将白菜放回身后的车辆中。记者还注意到,老人身后的车辆挂有一条红色横幅,印有“政协委员送爱心活动”。另据网民表示,此事发生在河南商丘。横幅中印有“政协委员送爱心行动”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从上周末起河南大部分地区迎来气温大跳水,自12月9日起河南气象台接连发布寒潮暴雪以及大风预警。商丘市气象台也于2023年12月9日16时20分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于2023年12月10日18时20分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黄色预警:部分地区最低气温或跌破历史同期极值

中央气象台12月12日18时发布寒潮黄色预警:预计,12月12日夜间起至16日,一股强寒潮将自新疆开始,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将先后出现4~6级偏北风,气温随之下降8~12℃,西北地区、内蒙古中西部、华北西部及江南、华南北部、贵州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4℃以上。新疆山口地区有9~10级、阵风12~13级大风,东部和南部海区有6~8级、阵风9~10级大风。17日早晨最低气温0℃线可南压至贵州南部和江南北部一带,-10℃线位于黄淮北部至秦岭一带。华北、黄淮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将接近或跌破历史同期极值。其中,12月12日20时至12月14日20时,新疆、内蒙古西部、甘肃、宁夏等地将出现8~12℃降温,新疆北部、甘肃西部局地降温可达14℃以上。防御指南:1、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工作;2、注意添衣保暖,照顾好老、弱、病人;3、对牲畜、家禽和热带、亚热带水果及有关水产品、农作物等采取防…

中国气象局启动寒潮暴雪二级应急

12月10日以来,华北、黄淮出现大雪、局地暴雪或大暴雪。预计13日至16日我国中东部将再次出现大范围雨雪和寒潮天气,华北、黄淮强降雪落区高度重叠,日降雪量具有一定极端性,累计雪量将达近10年来同期最高,最低气温将接近或跌破历史同期极值,中国气象局将原Ⅲ级应急响应状态提升为Ⅱ级。

津巴布韦上百头大象渴死

津巴布韦万盖国家公园上百头大象渴死王鑫方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11日说,由于持续干旱,津巴布韦万盖国家公园内至少100头大象因缺水死亡。环保人士担心,受气候变化和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后可能还会有更多大象死亡。津巴布韦的雨季通常从11月持续至来年3月,但今年以来几乎没有明显降雨。气象部门预计干旱将持续至2024年。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在一份声明中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夏季降水推迟了五周,万盖国家公园内的水源不少已经见底。基金会已收到至少100头大象因缺水死亡的报告。近期如仍无降雨,“大象和其他野生动物将面临危机”。一头成年大象日均需要约200升水。津巴布韦国家公园与野生动物管理局生态学家达芬·马德拉莫托说,由于大象生存对水的依赖度较高,“我们记录到的死亡数据正变得越来越大”。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声明说,2019年津巴布韦有200多头大象死于严重干旱,如今“这种现象再次出现”…

农民日报头版:回答粮食丰收背后的追问

粮食问题总是牵动人心。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年粮食再获丰收,产量再创新高,达到13908亿斤。在日益严峻的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下,给大家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但与此同时,社会上、网络中也有一些追问,比如,今年自然灾害多发,近年来耕地面积又有所减少,为何还能实现丰收乃至增产?既然粮食连年丰收,进口为何还在不断增长?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今年自然灾害多发,为何还能实现丰收?的确,从全年来看,今年先后遭遇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给粮食生产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大小,还要看防灾减灾措施是否到位。我国在农业防灾减灾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从种子到田头完整的应对机制,有各级党委政府真金白银的支持,稳产增产、“一喷三防”“一喷多促”等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最大限度降低了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

中央气象局:今年共出现17次沙尘天气过程,为近10年同期最多

今天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针对今年的空气质量波动,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分析,主要受污染排放和气象条件两方面影响。从污染排放看,今年是新冠疫情结束后的第一年,各地经济生产生活水平快速恢复,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相应增加,截至10月,全国冶金、焦炭、石化等涉气重点行业产品产量均同比增长,原油加工量增长11.2%,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增长7%;火力发电量同比增长5.7%;公路客运、货运量同比分别增长23.5%、8.2%。从气象条件看,据中国气象局统计,今年以来我国共出现17次沙尘天气过程,为近十年同期(2013—2022年)最多,较近十年同期平均(11.4次)偏多近50%;其中沙尘暴及以上强度过程达到5次,是近十年同期平均2倍左右(2.8次)。特别是3月19—23日的强沙尘暴天气,影响20个省(区、市),北方多地PM10达严重污染,河北省张家口市PM10峰值浓度超过9000微克/立方米。卫星…

北京今冬迎初雪,故宫雪景美如画

一觉醒来,北京雪还在下!据@气象北京 消息,12月10日19时至12月11日6时,北京地区全市平均降雪量5.1毫米,城区平均5.8毫米。最大降雪出现在房山蒲洼,为9.8毫米,最近一小时最大降雪出现在昌平羊台子,为0.8毫米。小编的朋友圈里也是白茫茫一片↓↓听说你睡梦中错过了雪景,看看记者拍的吧↓摄影 | 北京青年报记者 郝羿今天上午仍有小雪预计今天上午北京仍有小雪或零星小雪,降雪将持续到10点前后。北京市气象台今天6时发布:今天白天小雪或零星小雪转多云,北转南风二三级,最高气温1℃;夜间多云间晴,南转北风一二级,最低气温零下7℃。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中,上午仍有降雪,道路湿滑,有积雪和结冰,出行注意交通安全;气温低,注意防寒保暖,谨防感冒和心脑血管疾病。根据最新的气象资料分析,12月13日至14日仍有降雪天气,15日开始有强冷空气活动,届时白天最高气温降至冰点以下,夜间最低气温降至零下10℃左右。早…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