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位科学家联名批判的理论是伪科学吗

■本报记者 孙滔9月中旬,一封由124位科学家联名签署的公开信发布,将近20年来最引人关注的意识研究领域的整合信息理论(IIT)批判为伪科学,这在科学界引起轩然大波。这封公开信提及2019年10月启动的一个国际“打赌”项目——全局工作空间理论(GNW)和IIT这两个理论的对抗预测研究,国际上有6个独立实验室参与其中。公开信称,这个项目仅测试了IIT的部分特定预测,但并未涉及核心观点,然而这个事实却被媒体宣传所忽视。同时,IIT宣称类器官、胚胎甚至植物可能具有意识,这种泛灵论背离了已知的科学,以至于被一些科学家视作伪科学。对此,《中国科学报》采访了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麦戈文脑研究所研究员罗欢。她领导的实验室正是参与上述“打赌”项目的6个实验室之一。公开信的由来《中国科学报》:124人的联名信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极大关注,你是站在哪一边的?罗欢:这124人里有很多我尊重的科学家,他们中…

《她为什么换了导师》为何走红?

■李思辉9月23日,一名博主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一篇题为《她为什么换了导师》的硕士研究生论文。文中小节标题包括“遭遇下马威”“苍白蜜月期”“实习风波劫”“相识的尴尬:‘我当时真的特别傻’”“导生情感淡漠:‘对对对’”“悄然离去:‘不想再有什么纠葛’”等,博主称其为“学术圈自己的小说”。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热议。一篇发表于几年前的硕士学位论文被晒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方面是因为这等“骨骼清奇”的学位论文实属少见,不仅高校、科研机构的师生很关注,很多已经毕业的“局外人”也很感兴趣。另一方面也说明,论文中提到的那些问题今天依然一定程度地存在。一些研究生的关注转发,更多的是一种见识过后的“心有戚戚焉”,乃至曾经或正在遭遇的“感同身受”。导师不仅是研究生的科研领路人,还掌握着论文能否通过、学生能否按时毕业等“生杀大权”,对研究生的学习、科研乃至职业生涯都有着举足…

124位科学家联名批判!这个理论究竟是不是伪科学?

文 | 孙滔9月中旬,一封由124位科学家联署的公开信发布,赫然将近20年来最引人关注的意识研究领域的整合信息理论(IIT)批判为伪科学,在科学界引起轩然大波。这封公开信提及2019年10月启动的一个国际“打赌”项目,也就是全局工作空间理论(GNW)和IIT这两个理论的对抗预测研究,国际上有6个独立实验室参与。公开信称,这个项目仅测试了IIT的部分特定预测,但并未涉及核心观点,然而这个事实被媒体宣传所忽视了。同时,IIT理论宣称类器官、胚胎甚至植物可能具有意识,这种泛灵论背离了已知的科学,以至于被一些科学家视作伪科学。对此,《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麦戈文脑研究所研究员罗欢。她领导的实验室正是参与前述国际“打赌”项目的6个实验室之一。罗欢。图源:北京大学公开信的由来《中国科学报》:124人联名信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极大关注,那么你是站在哪一边的?罗欢:这124人里…

中国首条空轨线路开通运营

9月26日,由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列商用悬挂式单轨列车“光谷光子号”在武汉光谷空轨旅游线投入载客运营,标志着我国空轨列车首次实现商用。空轨是一种新型中低运量、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的城市轨道交通制式。与传统交通方式不同,空轨列车车体悬挂于轨道梁下方凌空“飞行”,被称为“空中列车”,具有不占用地面路权、环境适应性强、景观效果好等优点,兼具通勤和观光功能。光谷空轨旅游线是国内首条开通运营的空轨线路,位于武汉光谷中心城区域,一期工程线路全长10.5公里,最高运行时速60公里,初期采用2节编组,最多能容纳200余人。图为我国首列商用悬挂式单轨列车。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中国科学报》 (2023-09-28 第1版 要闻)

黑洞也有“吃撑”的时候!开学第一天武大成果登Science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李思辉 实习生 谢午阳浩瀚的宇宙空间里有不计其数的天体,黑洞是其中非常特殊的存在。正值开学季,武汉大学一个师生团队收获了一份与黑洞有关的“开学礼包”。9月1日,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文学系副教授游贝领衔的国际团队,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黑洞的最新研究成果。“我们发现了黑洞周围磁囚禁吸积盘形成过程的直接观测证据,揭示了黑洞周围‘看不见’的神秘磁场,破解了磁囚禁盘的形成之谜。”游贝告诉《中国科学报》。游贝(中)与团队成员合影。受访者供图“不可思议”的天体黑洞捕获物质的物理过程被称为吸积,被捕获的物质则被称为吸积流。资料显示,作为一种极为致密和强大的天体,黑洞的引力大到光线都无法逃脱。而黑洞不仅在“吃”(吸积),同时也在“吐”(外流)。“通过对物质的吸积,黑洞间接彰显了自身的存在。”游贝说。天文学家已在多个致密双星系统中探测到恒星…

“撤稿”研究者:朋友戏称我是“学术纪检委员”,不担心工作得罪人

徐少雄本报见习记者 孟凌霄黄冈师范学院助教徐少雄,曾因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而备受关注。目前,他在香港理工大学做博士后,从事撤稿研究工作。喧嚣过后,他希望人们更多关注于他的撤稿研究本身,他也很愿意分享对于撤稿现象的观点。在他看来,相比国际期刊的撤稿量,中文学术期刊的撤稿量可谓微乎其微,说明中文学术期刊还没有真正“拥抱”在国际上日渐普及的学术撤稿机制。他估计,一旦严格追查,“国内学术期刊应出现海量撤稿”。而对于近期相关部门组织的论文倒查5年行动,他的观点很明确:学术打假不应该设时限。《中国科学报》:请介绍你的撤稿研究。徐少雄:我的研究聚焦SCIE/SSCI/A&HCI期刊的撤稿现象。我的博士研究原创课题是“撤稿污名化理论”,旨在推进撤稿研究的理论深度、加强学界对撤稿通知语言重要性的认识。我主要以撤稿通知为数据来源展开进一步研究,采取实证定量的研究方法,涉及大规…

终审宣判耿美玉上诉被驳回!饶毅连发两文

2023年7月13日上午,饶议科学发文称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二审驳回了耿美玉的上诉,维持原判。图片来源:饶议科学在此之前, 2021 年耿美玉就饶毅提出耿美玉等 26 人在英文学术期刊《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上发表的署名涉案文章《甘露特纳(GV-971)重塑肠道菌群,抑制肠道细菌氨基酸型神经炎症,从而抑制阿尔茨海默病进展》存在学术造假行为产生了名誉侵权一事提出「被告饶毅在个人微信朋友圈、《中国科学报》《科技日报》及《文汇报》显著位置发布道歉声明,每日发布一次,时间持续十五日,向原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诉讼请求在一审时被驳回,耿方不服一审判决而上诉,二审再次败诉。学术拉锯战饶毅教授与「GV-971」及其发明人耿美玉研究员的争论已经持续了数年之久2019 年末,一封饶毅教授的实名举报信在网络上流传,引发热议。在信中,饶毅教授举报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学术造假,认为其发表…

速度提升1万倍!“几分钟”就完成7天天气预报成为可能

■本报记者 赵广立 实习生 沈秋月毕恺峰是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2016级本科生,他于2020年毕业后加入华为,成为一名工程师。3年后,他作为第一作者在《自然》发表论文。该论文通讯作者、华为云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田奇向《中国科学报》证实:数据显示,这是近年来中国科技公司首篇作为唯一署名单位的《自然》正刊论文。这篇论文发表于7月6日,介绍了华为云盘古气象大模型研发团队研究成果,报告了业内“首个在中长期气象预报上精度超过传统数值预报方法的AI模型”。《中国科学报》进一步了解得知,毕恺峰加入华为云后,曾“半年内连升两级”,目前已是主任工程师。论文主要完成人、华为云高级研究员谢凌曦透露:“这篇文章90%以上的工作量是毕恺峰完成的。”盘古气象预训练模型已于2023年3月公开。“我们公开了论文中使用的1小时、3小时、6小时、24小时模型,这些模型的运行速度很快,即使在CPU上单步迭代所需时间也不超过…

地球最热一天纪录两连破

地球最热一天纪录“两连破”图片来源:Sefa Karacan本报讯 地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的纪录竟然在两天内被两度打破。7月4日,地球表面2米以上的平均气温为17.18°C,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而此前的纪录是在前一天的7月3日创造的。这一温度是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与美国缅因大学测量的。新纪录超过了7月3日创下的17.01°C的高温纪录。这使得今年7月4日成为有记录以来地球上最热的一天。在此之前的全球最高温度分别是在2016年8月和2022年7月创下的,当时全球平均气温达到16.92°C。连续两天破纪录的全球高温证实了科学家的警告,即2023年可能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之一。这是气候变暖和厄尔尼诺气候模式双重影响所致。(赵熙熙)《中国科学报》 (2023-07-07 第2版 国际)

考古新发现:铜器时代有位“象牙女士”地位至高,尚未发现同样高地位的男性

“象牙女士”艺术复原画。科技日报北京7月6日电 (记者张梦然)《科学报告》6日发表的一项多肽分析研究称,在伊比利亚铜器时代的古代社会里,地位最高的个体是一名女性,而不是之前认为的男性。这名个体现被称为“象牙女士”,其所葬墓地发现了该地区规模最大的珍稀陪葬品,包括象牙、高品质燧石、鸵鸟蛋壳、琥珀和一把水晶匕首。分析结果显示,这名女性在当时的社会里可能享有极高的地位。西班牙巴伦西亚市一个墓地曾发现一名来自3200年至2200年前铜器时代的个体。除了属于罕见的单人埋葬外,还含有大量贵重物品,显示该个体——最初被认为是一名年龄在17—25岁的年轻男性,在当时社会里享有极高的地位。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科学家此次利用釉原蛋白多肽分析技术,在该样本的牙齿中检测两性异形、能形成釉质的釉原蛋白。对一颗臼齿和一颗门齿的分析检测到了AMELX基因,该基因能产生釉原蛋白,位于X染色体,说明该个体是女…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