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2024年或为更热的一年,极端天气将更加频繁、强大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报道,2023年7月,世界气象组织宣布热带太平洋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11月30日,世界气象组织宣布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人类历史上最热的一年。随后的12月,北京却创下1951年来12月最长连续低温纪录;河南经历了1961年以来最冷的12月中旬;山东烟台和威海的暴雪,也让两座城市的积雪深度突破了历史极值。山东威海环卫工人在清雪(图源:新华社)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厄尔尼诺背景下我国冬季气温总体偏暖,但阶段性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也就是说冷暖起伏比较明显。对于这种“忽冷忽热”的气候现象,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近日表示:明年是厄尔尼诺次年,极端天气将会表现得更加明显。2024年有可能会成为更热的一年,同时也是极端天气可能会更加频繁、更加强大的一年。何为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气候现象。具体来讲,即赤道太平洋中东部…

12月中旬到底有多冷?东北华北等地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最低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12月上旬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12月中旬以来,受冷空气持续影响,由偏高转为显著偏低,其中华北、黄淮、东北地区、新疆北部、甘肃、内蒙古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4~6℃,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局地偏低8℃以上;全国共有7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最低气温跌破12月历史极值;山西、河北、内蒙古、湖南等地12个观测站最低气温突破当地建站以来历史极值;华北、黄淮、东北地区和内蒙古的区域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

“冷流雪”如何形成的,为何偏爱山东半岛?专家解读

今天,山东半岛地区持续了多日的降雪终于停歇了。监测显示,截至昨天(22日),威海和烟台部分地区的降雪都打破了当地最大积雪深度纪录。那么,这两个地方此次究竟下了多少雪?一组数据了解一下↓自动播放威海位于山东半岛,与烟台并称为“中国雪窝”,降雪以冷流雪为主。受强冷空气影响,威海文登在12月16日至17日出现第一轮冷流暴雪,日最大降雪量达到27.5毫米,打破了山东半岛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极值。19日至22日,文登再次出现冷流暴雪。截至22日10时,单日最大降雪量为33.7毫米,突破第一轮过程所创极值。两轮过程间隔时间短、降雪强度大,积雪深度随之加大。山东烟台也连日遭遇暴雪,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数据显示,12月21日烟台积雪深度最大达52厘米。“冷流雪”如何形成的?为何偏爱山东半岛?所谓冷流雪,也称“冷流降雪”,它是怎么形成的?冷流雪为何偏爱山东半岛?来听专家解读↓自动播放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张…

台海军潜艇3人落海仍下落不明,台媒:“海巡署”今日找到一件救生衣

【环球网报道】据台湾《联合报》23日报道,台海军“海虎”号潜艇21日在屏东小琉球海域执行任务期间6名官兵落海,其中3人获救,3人迄今下落不明。今天(23日)上午传出,今晨在小琉球南方海域寻获红色充气式救生衣及救难浮标,台“海军舰队指挥部”证实,初步判定为“海虎”号潜艇装备,但未发现落海人员,仍持续搜救。报道称,台“海军舰队指挥部”23日上午称,“海巡署”巡护7号于今天凌晨零时15分许,在小琉球南方海域寻获红色充气式救生衣一件,初步判定为“海虎”号潜艇装备,但未发现落海人员。“海军舰队指挥部”称,目前无法判定救生衣系何人穿;此外“海虎”号潜艇脱落的“救难浮标”也于凌晨在小琉球南方海域寻获,并于8时50分完成回收。台湾“中央社”22日报道称,“海虎”号潜艇21日执行任务期间装备脱落,实施浮航固定时,6名官兵落海,其中3人获救、3人搜救中,另有4人受伤。“海军舰队指挥部”22日晚间发…

“山东半岛”宛如“北极科考”?不愧是“中国雪窝”!什么是冷流暴雪?

来源:综合央广网(记者:王迟)、新华社(记者:黄垚)、烟台文旅12月20日,位于山东半岛的烟台、威海地区遭遇冷流暴雪。降雪景观独特,网友称“宛如北极科考”。据中央气象台消息,12月20日,山东半岛出现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威海文登降雪量26.3毫米,烟台23.7毫米。截至21日8时,文登和烟台的积雪深度超过50厘米。气象专家提醒,降雪量大,降雪持续时间长,公众应注意出行安全。什么是冷流雪?记者从山东省烟台市气象局了解到,烟台和威海作为典型的海滨城市,由于冬天降雪较多,形成了独特的海滨雪城风貌,被称为“中国雪窝”。且两个城市的降雪以冷流雪为主,占总降雪日数的比例高达80%以上。烟台莱山机场气象统计资料显示,当地冷流雪年平均日数在39天左右。冷流雪也被称为冷平流降雪,是由于冬季黄海与渤海相对于内陆温暖而湿润,强冷空气经过暖海面,被加热加湿,到达山东半岛北部地区,被山东半岛中部丘陵地…

为何本次地震房屋倒塌如此严重?甘肃地震局原局长回应

这次地震后,可以根据当地不同场地条件在充分调查后,进行适度的房屋抗震标准提升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的救援工作在12月19日下午3时已基本结束。截至12月21日,据甘肃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和青海省应急管理厅,此次地震致甘肃113人、青海22人遇难;甘肃782人受伤、青海海东市198人受伤,12人失联。目前,工作重点已转为伤员救治和受灾群众生活安置。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表示,本周,积石山县将持续低温,最高气温在0℃左右,最低气温普遍在零下10℃至零下14℃。未来几天,除应急安置外,尽快对震中及附近地区房屋在震后的危险等级进行应急评估,是灾区民众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的关键。2023年12月19日,甘肃临夏,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地震导致房屋受损,消防救援力量紧急驰援,排查搜救。图/视觉中国12月21日上午,甘肃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在积石山县举行第三场新闻发布会。据称,截至21日6时,住建部…

山东烟台最大雪深已达53厘米,达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值

记者 周宣刚记者从烟台市气象局获悉,据统计,12月19日9:00—12月21日8:00,烟台全市平均降水量11.2毫米,最大降水出现在莱山,为28.6毫米,最大雪深出现在芝罘区,达53厘米。据烟台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姜俊玲介绍,53厘米这个雪深达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值。从各区市降水量和雪深情况看,芝罘区降水量27毫米,雪深53厘米;福山区降水量14.2毫米,雪深22厘米;莱山区降水量28.6毫米,雪深52厘米;牟平区降水量12.5毫米,雪深37厘米;蓬莱区降水量7.3毫米,雪深14厘米;海阳市降水量0.4毫米,雪深1厘米;莱阳市降水量3.1毫米,雪深3厘米;栖霞市降水量9.9毫米,雪深15厘米;龙口市降水量5.9毫米,雪深9厘米;招远市降水量7.0毫米,雪深15厘米;莱州市降水量4.9毫米,雪深4厘米;开发区降水量7.8毫米,雪深13厘米;高新区降水量17.5毫米,雪深26厘米;长岛综试区降水量3.2毫米,雪深4厘米;昆嵛山降水量13.8毫米。今年以…

积雪超半米!烟台威海遭遇极端性冷流暴雪,“宛如北极科考!”

“冷流雪正在狂暴,宛如北极科考!”12月20日,位于山东半岛的烟台、威海地区遭遇冷流暴雪。网友拍下了烟台大学附近海边的雪景并配文:冷流雪正在狂暴,宛如北极科考!烟台大学东门附近,冷流雪正在狂暴,宛如北极科考。微博网友观云梦雨 视频截图山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成芳介绍说,从12月15日下午到17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威海、烟台地区出现冷流暴雪,其中牟平、文登、荣成和威海市区有4个气象站累计降雪量达到了大暴雪量级,文登降雪量最大,达到35.6毫米,已属特大暴雪量级。“这次暴雪过程属于一次极端事件。”杨成芳说,12月17日,积雪深度文登、荣成分别达到35和36厘米。12月21日,“雪窝”烟台冷流雪还在继续烟台的积雪然而,降雪还将持续。杨成芳说,12月20日到22日,受强冷空气的再次影响,烟台和威海地区将再次出现强冷流降雪,烟台北部和威海有大到暴雪,局部大暴雪,尤其是威海,累计降雪量可能超过35毫…

西湖都冻住了!全球变暖为何寒潮威力还如此之大?

12月21日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低温黄色预警,预计12月21日8时至24日8时,我国西北地区东北部、内蒙古中西部、华北、东北地区、黄淮及以南大部地区日最低气温或平均气温较历史同期偏低5℃以上,其中,内蒙古中部、辽宁、华北、黄淮东部、江淮、江南中东部、华北南北部和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偏低7℃以上,最低气温0℃线将位于贵州南部至华南北部一带。12月21日清晨,杭州气温-4 °C,西湖金沙港湖面结冰。 钱江晚报 图“西湖都冻住了!”21日,中央气象台微博称。进入12月以来,我国经历了前期持续偏暖、后期急剧降温的“过山车”式气温起伏,而降水量与往年相比也同期偏多。此前不是预测今年是最暖一年吗?为什么寒潮一来这么冷?简单而言,全球变暖致北极增温,西风急流减弱,极涡减弱分裂,冷空气更容易南下,就会导致寒潮等冷事件频发。入冬以来前期偏暖,后期“过山车”式降温冬季以来全国平均气温经历“过山…

吉林极端低温持续,最低-32℃,气象部门:再坚持两天

据@吉林气象 12月21日早间消息,今天白天全省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为-20~-16℃;今天夜间东南部地区最低气温为-30~-27℃,东南部山区部分地方可达-32℃以下,其他大部分地区为-26~-21℃,长春市今天白天最高气温为-18℃,今天夜间最低气温为-22℃。12月15日开始,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吉林省气温一路走低,16日全省开启“速冻”模式,气象部门先后发布了寒潮、严寒预警。吉林省气象局早前消息提到,18日早晨全省大部最低气温低于-23℃,东部山区冷到“发紫”(在天气预报图上),最低气温降至-32℃,全省最低气温出现在和龙百里为-39.6℃。预计,此轮低温天气将持续至12月22日,23日全省气温自西向东开始回升,极端低温时段将告一段落。这样的极端低温天气如何形成?为何吉林东南部地区反而更冷?吉林省气象局表示,东北的公众对“西伯利亚冷空气”都不陌生,因为西伯利亚地区是造成东北地区的寒潮严寒天气的强冷空气的必…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