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癌症疾病负担报告出炉:15年间癌症死亡人数增长21.6%

文 | 子不语图/unsplash一项最新研究估计,2020年中国癌症相关死亡人数239.78万,相比2005年增加了21.6%,其造成的早死疾病负担为5659.90万人/年,增加了5.0%。该研究在2023年12月初于《柳叶刀-公共卫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上在线发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联合首都医科大学共同发表这篇《2005-2020年中国癌症疾病负担报告:肺癌、肝癌和胃癌仍是前三位死因》(下称《2005-2020年中国癌症疾病负担报告》),评估了2005年至2020年中国国家和地方癌症负担的变化。其研究显示,2020年中国男性前五位死因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女性前五位死因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癌症已经是全球公共卫生的重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预计2040年相比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将增加50%。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此前发布的一项研究估计,全国每年癌症治疗费用超过 2200亿元,已成为家…

中山二院研究生集体患癌?究竟是不是实验试剂导致?

文/常荣山 凤凰网《CC情报局》特约专家核心提要:1. 11月7日,中山二院乳腺外科医学生集体患癌的消息引发公众关注。中山二院否认这一消息的真实性,并作出说明:个体癌症发生的诱因极其复杂,诚挚欢迎有关部门组织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调查。《CC情报局》特约专家庄时利和认为,按照目前获得的信息,暂时没法判断和实验直接有关,同一单位内发现多人患癌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科普作家、医疗从业人员陈仙男建议,如果怀疑自己的肿瘤与实验室环境相关,应尽量保留肿瘤的标本。2. 根据国际多项工业医学回溯研究,癌症研究实验室工作人员罹患部分“特定癌症”(乳腺癌、脑癌、非霍奇金淋巴瘤、黑色素皮肤癌等)的风险较高。目前,国内还未见到有类似的回溯研究。部分研究认为,实验室内化学品处理程序和通风设备的功能必须受到持续监督。3. 在关于中山二院学生集体患癌的讨论中,有网友认为可能是实验室给动物造肿瘤模型的试剂意…

全球首例患5种癌症者公开求助!她19年来为何不断患新癌?

文/王梦琳编者按:虽然闪电击中两次的情况看起来非常罕见,但一个人患上两种原发性癌症的情况并不少见——即使是同时发生。但这位南京的女病人,则被闪电击中了五次。她同时身患五种原发癌症:2005年,确诊骨肉瘤;2015年,确诊第二个原发癌症乳腺癌;2021年,确诊第三个原发肿瘤:肺癌;2022年,确诊第四个原发肿瘤——肾上腺皮质癌;2023年9月,确诊第五个原发癌症:间叶源性肿瘤。这位32岁的女病人,已经患病十九年。她一生中的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治疗癌症的生活中度过。而从2021年开始,她几乎每年都确诊一种新的癌症。据了解,全世界目前查出罹患癌症最多的一位病人,也仅患有四种癌症。 这位病人是越南河内的一位老太太。 她今年63岁,先后被查出患有甲状腺癌,右结肠癌。 左肾盂癌,膀胱癌。 目前仍然活着。 这个故事被写成一个罕见案例发表在2023年的Clin Med Insights (临床医学)上。 据了解,截止2023年…

最容易拖成癌的6种小病!尽可能避免惹癌上身,做到13条!

本文专家:潘战和,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癌症不是一日就长成的,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很多癌症有癌前状态,有一些良性病变其实是恶性肿瘤的“前奏”,如不重视,任其发展下去,有可能演变成癌症。最容易拖成癌的6种小病小病不治成大病,所谓大病者,其中之一就是恶性肿瘤。以下几种“小病”不重视可能拖成癌症。1. 慢性炎症反流性食管炎增加食管癌风险。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发展为胃癌的风险。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发生大肠癌的风险。慢性肝炎,病毒性肝炎(主要是慢性乙肝和丙肝)是原发肝细胞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他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也是危险因素。慢性胰腺炎可损伤胰腺实质,反复发生可使胰腺癌发病率上升。胆道系统慢性炎症(胆囊炎、胆管炎),是胆囊癌、胆管癌的危险因素。膀胱感染(寄生虫、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增加膀胱癌风险。前列腺的慢性炎症,可导致细胞过度增殖以修复病变组织,…

云南一直肠癌患者手术失败死亡:尸检称非直肠癌,医院不认可

74岁的王卫东在做直肠癌手术时因失血过多导致死亡。云南维权司法鉴定中心进行了尸检,诊断为肝脏转移性腺癌,急性肠炎(结肠)等,并未见直肠癌。尸检注明,病检结果与解剖所见的尸体征象一致、相互印证,多脏器未见癌细胞转移扩散,病变程度轻微不构成致命性病变,符合失血性休克死亡的法医病理学特征。至此,家属认为这是一起医疗事故,是医院对患者“直肠恶性肿瘤”诊断不明,致手术过程中发生事故,该负主要责任。云南省肿瘤医院对此尸检结果提出了异议。“这不是医疗事故,是个医疗意外,我们不认同那份尸检报告。”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该院坚称王卫东生前患直肠癌,且肿瘤大,属于晚期,肝脏有转移病灶,“手术符合诊疗规范”。2023年3月22日,经昆明市卫健委委托,昆明医学会出具了一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鉴定结论:该病例属于一级甲等医疗事故,云南省肿瘤医院负次要责任。对此鉴定结果,医患双方均存…

身体上的这6个“缺陷”反而让你更健康!很多人还不知道!

“我个子不高”“我的腿好粗”“我皮肤好黑”……如今不少人存在容貌焦虑。但其实你觉得不好看的身体“缺陷”,却可能是你的健康优势。1. 个子矮——患癌风险低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期刊《癌症流行病学,生物标志物及预防》2022年刊发了一篇关于身高与癌症发病率的研究。该研究表明,高个子的人可能比矮个子的人更容易患上结直肠癌或结肠息肉,而这些息肉后来可能会变成恶性肿瘤。身高每增加10厘米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14%,患腺瘤的风险增加6%。①为什么身高和癌症风险有关系呢?美国杜克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李治中在《癌症·防御》一书中曾谈到,最主流的是“生长激素”理论:长得高的人,很多是因为体内生长激素分泌更旺盛,刺激细胞分裂和生长,一方面青春期发育快,长得更高,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更大的患癌风险。②2. 大腿粗——死亡风险更低不少人以瘦长的筷子腿为美。《英国医学杂志》(BMJ)2020年发布的…

癌症结局,真的男女不同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自然》杂志最近发表的两项动物模型和一些人类数据研究,揭示了Y染色体在癌症结局的性别差异中起的作用,其中雄性常比雌性受到更大的不利影响。这些发现或能引导开发疗法,降低与性别相关的癌症风险。已知性别影响癌症发病率、临床结局和癌症生物学,大多数癌症在男性中会导致相比女性更坏的结局。这种差异背后的性别特异机制尚未得到深入理解,但一些研究认为Y染色体的功能可能起了作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评估了一种结直肠癌(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常见原因,在男性中更常见、更具侵袭性和转移性)小鼠模型的性别差异。模型是该疾病的一个特定形式,由一个已知的致癌基因KRAS驱动。研究者观察到雄性小鼠更高频率的转移和较差生存率,反映了在人类身上观察到的结局。分析显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家族(驱动肿瘤侵袭和免疫逃逸)的一个酶有基因上调。这一基因表达在Y染色体上,从…

结直肠癌、膀胱癌……为何有些癌症对男性更致命

结直肠癌、膀胱癌……为何有些癌症对男性更致命结直肠癌是几种对男性影响比女性严重的癌症之一。图片来源:Steve Gschmeissner本报讯 根据小鼠和人类数据的最新研究,Y染色体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某些癌症中,男性的存活可能性小于女性。6月21日发表于《自然》杂志的两项研究均涉及对男性侵袭性特别强的癌症:结直肠癌和膀胱癌。其中一项研究发现,随着男性年龄增长,某些细胞中的Y染色体会自然丢失,从而增加患侵袭性膀胱癌的风险,并可能使膀胱肿瘤逃避免疫系统的检测;另一项研究则发现,老鼠体内一种特定的Y染色体基因会增加结直肠癌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的风险。未参与这项研究的澳大利亚悉尼乔治全球健康研究所癌症研究人员Sue Haupt说,综合来看,这两项研究朝着理解为什么这么多癌症对男性有“偏好”迈出了一步。“很明显,这不是生活方式能解释的。”她说,“这是遗传因素造成的。”长期以来,生活方式一直被认为是许…

27岁博主去世,为什么一查这个癌就是中晚期?

6月5日拥有14万粉丝的游戏博主“凌一赵信”因患结肠癌不幸去世卒年27岁游戏博主抗癌半年后去世人生止于27岁记者了解到,“凌一赵信”的真名叫凌平,是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人。患癌之前,凌平在社交平台更新了自己的游戏视频,他在游戏里选择的角色是赵信,因此他的视频账号叫作“凌一赵信”。凌平是在2022年11月底被确诊为结肠癌晚期的,但他直到2023年1月4日才公开患病的消息。当天,多日不更新视频的凌平终于更新,但视频内容并非网友所熟悉的游戏画面,而是写着其名字的“病理诊断报告”和“入院证”。发布这条消息时,凌平已做完第一次化疗,他在视频账号上写到:“人生无常呀!结肠癌晚期,自己种的因自己吃这个果怨不得谁,只愿走得安详……明天开始第二次化疗了,有点顶不住呀。”当时,不少网友听闻他患癌的消息,纷纷留言为他加油。在之后半年时间里,凌平的短视频内容也从更新游戏变成了他的抗癌历程。最初的抗…

日本女大胃王59岁病逝,其他的日本大胃王们现在又如何了?

今年3月9日,日本女大胃王「菅原初代」因罹患大肠癌而去世,终年59岁。当年身为一名中年阿姨的菅原初代,出道即巅峰。2007年12月9日,她以15分钟吞下340碗的记录,赢下第22届“一口荞麦面”锦标赛,获得了“荞麦面大胃王”称号。此后,菅原初代参加各种综艺节目节目,更是屡次突破自我,创下10分钟内吃完399碗荞麦面的惊人纪录!菅原初代靠着一张能吃的嘴,不仅收获了很多粉丝,奖金也拿到手软。不过这种「又吃又拿」的好日子,终究没有走的太远。2022年6年,菅原初代罹患大肠癌,医治不佳,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如今她的病逝让人感到相当不舍,日本节目又追踪了另外几位大胃王,一起来看看他们的近况。首先是拥有无底洞大胃王称号的赤阪女王,赤阪尊子。当年她登上电视已经40多岁,但还是可以一口气轻松吃掉62盘寿司!这位连小林尊都相当尊敬的「赤阪女王」,全盛时期甚至可以一次吃下7.2公斤食物,完全打败同期的男性!…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