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复苏的跃进:以全面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在中国稳健的宏观经济表现背后,广东及粤港澳大湾区有着怎样的改革实践措施?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怎么样?如何吸引更多的优质青年人才?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解读。作者丨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自大约45年前开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9%,8亿多人摆脱了贫困。同期,中国在教育、医疗保健和其他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展现出中国的巨大潜力和经济韧性。在当前的全球经济语境中,世界仍在应对持续的疫情影响,同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对国际贸易和投资带来增加的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全球经济增长步履维艰。与此同时,中国正坚定不移地攻克难关,推进经济恢复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有望超过30%。这一指标彰显了中国经济恢复的强劲势头…

胡锡进:今年,我们应该挣得更多!

国家吹响了今年GDP增长5%左右、其实是增长5%以上的号角,这个目标一定要完成,社会各界都应振作起来,共同努力实现这个目标。党和国家要干的事情一定能够干成,这是长期被验证的。经济好一切都会好,经济差什么都不会顺,国家把经济搞上去的决心坚定不移。有人说经济搞不上去还有统计局呢,这是瞎扯,是气话牢骚话。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全球都盯着呢,我们自己想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还有各大国际经济评估机构会帮我们一起编吗?就算数字可以编,老百姓的实际感受也能编吗?所以说把2024年经济真正搞好,这就是国家的真实决心,我们决无退路。今年头两个月,房地产形势继续下滑,这是不利因素。但是股市开始反转了,春节旅游消费和电影市场非常火爆,这些又都是好兆头。宏观经济的问题去年大致触底了,今年的综合动力显然强于去年,要把有利的变化加快转化成全社会对今年经济前景的乐观预期,冲散仍存的犹豫和…

刘结一:全国政协将围绕清理拖欠企业欠款召开通报会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 朱珉迕 邬林桦 王闲乐 胡幸阳 曹飞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3月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刘结一向中外媒体介绍本次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经济日报记者提问:2023年中央层面不断推出举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请问成效如何?全国政协在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还做了哪些工作?刘结一说,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去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各地区、部门陆续出台配套政策措施,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着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界人士健康成长。全国政协委员中有不少民营企业家,他们了解一线情况,深知市场动态…

刘结一:全国政协将围绕清理拖欠企业欠款召开通报会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 朱珉迕 邬林桦 王闲乐 胡幸阳 曹飞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3月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刘结一向中外媒体介绍本次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经济日报记者提问:2023年中央层面不断推出举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请问成效如何?全国政协在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还做了哪些工作?刘结一说,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去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各地区、部门陆续出台配套政策措施,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着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界人士健康成长。全国政协委员中有不少民营企业家,他们了解一线情况,深知市场动态…

罗思义:有人想让中国采取错误的经济政策,趁机赚大钱

前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思义近日在接受观察者网“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系列访谈时指出,因为中国当前的表现远远好过西方经济体,中国有部分人认为,应该接受西方经济体的宏观经济结构——大幅降低投资的比重,大幅增加消费的比重。针对上述观点,罗思义表示,如果中国采用西方经济体的那种宏观结构,那么中国的经济增速也将放缓至西方经济体的水平。对于一个高收入经济体来说,其中位数是每年增长1.9%,而(对于中国来说)这无异于经济自杀。如果中国经济增速从每年5%降低到每年1.9%或者像美国一样2%多一点,中国经济体量将永远无法超过西方。他解释说,如果中国降低投资占GDP的比重,中国经济增速就会放缓。如果美国能将中国经济的增速放缓到一个正常西方经济体的水平,比如1.9%到2%之间,那么中国永远无法赶上西方,也无法实现2035年的发展目标,正因为如此,美国才耗费巨…

中美经济工作组举行第三次会议

2月5日至6日,中美经济工作组在京举行第三次会议,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出席会议并与美方简短交流。此次会议由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和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尚博共同主持,两国经济领域相关部门参会。中美双方按照双方牵头人旧金山会晤达成的三点重要共识,就两国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二十国集团财金合作、发展中国家债务、产业政策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务实、建设性的交流。中方就美对华加征关税、双向投资限制、制裁打压中方企业等表达了关切。双方同意继续保持沟通。(总台央视记者 田琪永)

越南学者:中国人很怕被越南制造取代,却不懂我们最大的痛处

作者 |[越]Hanh Song Thi Pham英国谢菲尔德哈拉姆大学[越]Anh Ngoc Nguyen越南河内发展和政策研究中心[英]Andrew Johnston英国谢菲尔德哈拉姆大学李浩 (译) | 修远研究中心1.引言推动工业基础的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政策的主要重点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许多人推崇构建技术能力的方案,督促政府介入并重点关注国内技术变革。在许多情况下,这些方法与刺激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转移息息相关,后者可以将知识和专业技术转移至东道国。然而,这些方法要求政府具备选择、实施政策以及从成功和失败中学习的能力。因此,有人认为,对工业发展政策的分析不仅需要关注政策结果,还需要了解决策过程。事实上,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对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政府干预的质量和结果了解越少,就更需要详细地理解这一过程。以往对发展政策的理解侧重于一些宽泛的机制,包括:贸易自由化、放松市场管制、外国直接投资、宏观经济稳定等方…

自嘲是“小土豆”,中美建交见证者欧伦斯的最新演讲说了啥?

编者按2024年1月9日,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史蒂夫·欧伦斯在卡特中心纪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讨会上发表演讲,对如何提升中美往返交通效率、如何促进中美教育交流、两国政府是否能协商降低关税、如何定义国家安全标准等问题,给出三个层次的待办事项,并提出很多细节性的沟通策略。本文版权来自美国卡特中心,《凤凰大参考》获授权转载。核心提要1. 欧伦斯回忆,在中美建交时,他的领导在参议院作证时被指责出卖了国家利益,当时他吓坏了,但是建交先驱们都坚定地站着。他提到常被忽视的一点是,中美建交以来,几乎没有美国和中国的士兵死在亚洲的战场上,亚洲第一次实现了和平与繁荣。所以说,即使当时有60%的美国国会议员反对中美建交,但卡特和邓小平证明他们是错误的。如今虽然也有不少美国人对中国持不利态度,但是不要忘记老一辈领导人如何与政治潮流抗争的。2. 关于在中美关系的问题上,如何再次鼓起勇…

2023年经济成绩“分量足”,今年政策怎么走?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 编辑/陶立烽】GDP增长5.2%突破126万亿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消费贡献率达82.5%;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0.2%,出口依旧保持14%国际份额;……日前,2023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出炉,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2023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成色好、分量足的成绩单。”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指出,去年中国GDP增速比2022年加快了2.2个百分点,向好趋势进一步巩固,不仅高于全球3%左右的预期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也名列前茅。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告诉观察者网,2023年全年经济增速显著回升,一方面源于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本身具备内在修复动力,另一方面也与低基数因素有关。消费整体呈现修复态势,青年失业率偏高现象依然存在,经济修复动能有待进一步增强,宏观经济面临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仍是房地产行业何时企稳回暖。王青预测,今年我国GDP同比增速有望达到5.0%左右,经济运…

如何科学地看待和使用GDP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GDP),可能是人们最熟悉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通过GDP指标,经济学家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研究项目之一,是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安格斯·麦迪逊(Angus Maddison)教授所领导的经济史研究项目。该项目推测出了自1252年之后英国的人均实际GDP,以及自1280年之后法国的人均实际GDP等等。例如根据该项目的研究,在1840年英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4018美元,美国为3319美元,法国为2276美元,印度达到944美元,而中国只有849美元。(单位为2011年美元,印度为1841年数据。)虽然人们惊叹于经济史学家的研究,但实际上GDP这个概念的出现历史并不长。GDP概念的出现,与1929年的全球大萧条有关。对于各国政府来说,在大萧条中,比危机本身更令人焦虑的事情:是没有人知道危机到底有多么严重。就像不知道病人的病情,医生就无法对症下药一样。政府迫切需要了解到底…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