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县城老人背后的多方守护

多数老人是网络世界中的“沉默的大多数”,但他们不会被遗忘。从河南周口市区到辖内第一大县太康县,全程84.8公里。到达太康县后,再一路向东南出发,驱车20多公里,就会达到张集镇王楼村。这是67岁的张俊修和老伴陈玉英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见到张俊修的当天,下了小雨,天气有点冷,老人家穿着厚厚的棉服,精神很好。去年12月27日(腊月初五),张俊修和老伴先后在傍晚和凌晨发烧,体温37度,胸闷,难受。因为自己和老伴分别患有糖尿病和慢性支气管炎,第二天早起二老就来到了距家500米的蔡集村卫生室。几乎同一时间,张俊修了解到的,村里大部分的人都出现了发烧的症状,大家先后来到蔡集村卫生室开药或输液治疗。“最多的时候,一天有四五十人来看病抓药,大家症状都差不多,我就先给大家拿两天的口服退烧药,如果还是胸闷、咳嗽或者高烧不退,就再输液。”蔡振是蔡集村卫生室唯一的医生,他的爱人则是唯一的护士…

蔬菜滞销?这个地方这么做

近日,国内多地遭遇蔬菜滞销问题大量蔬菜被困在田间地头引起多方关注作为蔬菜生产大省河南部分地区同样出现蔬菜售卖难问题河南为解决蔬菜滞销召开全省重点市县蔬菜促销电视电话会议成立省蔬菜促销专班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蔬菜促销工作的通知》出台蔬菜促销10项举措各地也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开展公益助农数据显示全省11月19日滞销蔬菜为16.21万吨截至12月1日全省滞销蔬菜为0.4万吨物流受阻,导致蔬菜滞销常年蔬菜播种面积约2600万亩的河南省,蔬菜的年产量7400万吨,其中有50个县市区是蔬菜生产大县。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河南通过持续加强“菜篮子”工程,建立起了从种植、销售、物流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而当前遭遇蔬菜滞销问题,让很多专业人士感到意外。“主要是由今年一些地方长时间取消堂食,学校、机关等集采量减少;还有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一些地方对通行管控政策层层加码等原因所致。”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党…

在人间|30岁卖菜女的寒冬:4位亲人卧床 两万多斤辣椒被贱卖

撰文|张茜 编辑|马可入冬以来,30岁的艳春,一边守着家里四个卧床不起的病人,一边靠售卖地里的辣椒赚点生活费。11月底,河南夏邑县迎来了雨夹雪天气,气温骤降至零下。她赶在霜冻前连夜抢收了1000斤辣椒,翌日还是冻坏了。11月以来,河南、甘肃、山东、河北等多地出现蔬菜滞销。夏邑县是产辣椒大县,据《大河报》报道,2022年,全县设施辣椒种植总面积16万亩,总产量48万吨。艳春说,受疫情影响,采购商进不了村,偶尔来一个还把菜价压很低。这一季,艳春预计采收3万斤辣椒,到目前为止凭借社会力量只卖了5000斤左右。剩余的2.5万斤辣椒只能贱卖或冻伤在地里,损失差不多3万块钱。半年的收入就这样打了水漂。当地菜农受影响很大,“都在地头哭,没有一个笑的。”艳春希望:“疫情快点结束,让我们正常地打拼,为了家庭,为了老人孩子过上好一点的生活。”以下是她的自述:我不懂一键打单号。你打电话来的时候,我正坐…

河南万吨蔬菜滞销,山东农民忍痛毁菜,谁来为其担责?

近日,河南一些地方出现不同程度的蔬菜滞销。据河南省相关数据统计,省内50个种植大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蔬菜滞销情况。究竟怎么回事呢?▲图源网络大客户到不了,农户没有配送能力河南本地的供应链服务平台万邦云仓公司经理柴旭阳接受界面新闻采访说:“我们把公司的核心供应链信息都共享出来,对接农户与便利店、团购平台、线下商超等渠道,这些渠道的选品经理选择达标的果蔬拉到线上线下去销售。”“目前对接的餐饮连锁协会销量非常差,因为居家的人多,消费受影响。”柴旭阳说:“不能及时转化的菜,我们会对接一些食品加工厂。”“我们只是对接菜农和商家两端,至于商家真的采购了多少,这个统计还要费很大劲儿。”柴旭阳说。郑州本地团购品牌二刘团购的团长刘明伯称,由于是保供企业,在有正规企业资质、正规货车和消杀证明等条件下,公司在“郑好办”上申请了车辆通行证。“最近一个多月我们从农户这里销出去的菜有…

“绿色+观光”——产粮大县吉林梨树的稻田新农事

原标题:“绿色+观光”——产粮大县吉林梨树的稻田新农事  新华社长春10月7日电  题:“绿色+观光”——产粮大县吉林梨树的稻田新农事  新华社记者薛钦峰  “十一”假期,在全国产粮大县吉林省梨树县孤家子镇的大林子村,村民们迎来丰收的同时,也迎来了一波波欣赏稻田美景的游客。今年,大林子村尝试“水稻+稻田蟹”的绿色种养方式,还在稻田里修建了观景栈道打造休闲观光农业,不仅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绿色水稻和稻田蟹销售也更加红火,形成了“绿色+观光”的稻田新农事。  走在大林子村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里,金黄色的稻穗随风摇摆,不时飘来阵阵稻香。在地头上,一群群河蟹在稻田里穿梭,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观看和拍照留念。  水稻已进入成熟期,从“十一”假期开始,大林子村的村民们便在稻田里忙碌起来:远处,一辆辆收割机在稻田里穿梭;近处,稻田里的螃蟹一一被抓进水桶里。村民们一边吆喝着售…

新疆莎车县:一枝菊与最后的脱贫

原标题:新疆莎车县:一枝菊与最后的脱贫  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28日电  题:新疆莎车县:一枝菊与最后的脱贫  新华社记者尚升  眼下,行走在新疆莎车县的乡村道路上,农舍房前屋后,成排果树之间,随处可见万寿菊成片盛开。  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缘的莎车县是新疆人口第一大县,也是新疆最后10个未脱贫县之一。  英吾斯塘乡作为莎车县万寿菊种植示范点,今年共种植4000亩连片万寿菊。该乡党委书记朱玉宝告诉记者,与传统的经济作物相比,万寿菊容易栽种、成活率高,花期可达5个月之久。“平均每亩产量2.5吨,按照每公斤1.05元的收购价来算,能有2500多元,经济效益比棉花、小麦都好。”朱玉宝说。  莎车县依盖尔其镇依乃克帕塔村村民阿布都合力·阿布力克木今年种了18.7亩万寿菊。“一茬花摘掉,新的一茬很快会长出来,采摘从6月开始能一直持续到10月底。”他说,今年是个好年景,万寿菊长势好,…

高山红薯 富硒大米 广东五华庆农民丰收节

原标题:高山红薯 富硒大米 广东五华庆农民丰收节  新京报讯(记者 周怀宗 王颖)高山红薯、富硒大米、特色茶叶,红心蜜柚……9月20日,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一座新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里,来自全县的农产品在这里展销,庆祝丰收节。  丰收节现场,展示各种当地特色农产品。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五华县是农业大县,152.4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就有103.4万,且地理环境复杂,多丘陵高山,主要种植茶叶、双季稻、水果等。2019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78.21万亩,预计总产35.33万吨。其中水稻面积78.41万亩,预计年产32.51万吨。  柚子采摘园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今年的收成。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据介绍,当地大米近年来推进水稻品种优化,种植的“丝苗米”销路辐射周边多地,出现多个种粮大户。位于五华县横陂镇的种粮大户魏展云告诉新京报记者,他种了150亩水稻,今年估计收入在40万元到50万元。“现在基本上不用担心销售的…

山东财政多措并举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原标题:山东财政多措并举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新华社济南9月20日电(记者王阳)记者近日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山东今年以来,紧紧围绕粮食生产、储备、流通、供应全链条各环节,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强化粮食安全保障,助力“育良种、促增产、保增收、粮满仓、能应急”。  一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山东落实中央资金6000万元,支持宁津、兖州、陵城和嘉祥4个制种大县开展小麦大豆良种基地建设,确保粮食供种安全。山东落实中央农田建设补贴资金42.97亿元,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并将农田建设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亩1500元。山东落实资金1.7亿元,开展小麦条锈病、草地贪夜蛾、东亚飞蝗等农业病虫害防治,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二是加大种粮惠民补贴力度,保障粮农增收。山东将99个国家级产粮大县和54个产油大县纳入中央奖励范围,获得资金19.40亿元,获奖县数量和奖金创历史新高。落实资金77.54亿元,将…

加强就业扶贫 告别“苦甲天下”

原标题:加强就业扶贫 告别“苦甲天下”  宁夏西吉支持企业吸纳就业、开展技能培训,降低贫困发生率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督战未摘帽贫困县】加强就业扶贫 告别“苦甲天下”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小燕 康劲 王伟伟  “育苗的温度要保持在20摄氏度到21摄氏度之间,不能超过25摄氏度。”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向丰现代循环农业园区的蔬菜大棚内,马虎兰边说着边将芹菜苗熟练地移栽到土地里。  从靠经验摸索种地种菜的农民到现代循环农业“田间技术专家”,马虎兰是西吉县通过劳务输出开展产业扶贫的成功案例之一。西吉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黄土丘陵地带,是全区人口第一大县。由于境内地形地貌复杂、生态脆弱、水资源匮乏,素有“苦甲天下”之称。  近年来,西吉县通过支持企业吸纳就业、拓宽跨区域劳务合作、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等措施,实现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4%下降到2019年的0.95%。…

山西红马甲家政的“输血”和“自救”

原标题:山西红马甲家政的“输血”和“自救”  新华社太原9月15日电(记者魏飚)6个多月后,再见到周全有,他的脸上已看不到愁容。“活过来了!”周全有说,疫情对家政行业的冲击太大了,从度日如年到运转正常,经营的家政公司在政府帮扶和企业的自救下,正逐步恢复生机。  山西红马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山西较大的家政服务企业之一。受疫情影响,这家企业运转一度停滞。公司总经理周全有说,管理人员和房租的开支,一天要10多万元,总感觉企业第二天就会“倒下”。  疫情期间,用工双方信息不对称、务工返岗进城难等困扰着这家企业。在最无助的时候,各地政府点对点劳务输出和岗位精准对接,给山西红马甲家政带来了希望。在吕梁、长治等市的劳务输出大县,当地人社、交通部门采取集中免费乘车的方式,帮助务工人员到用工地返岗就业。  3月22日,长治市武乡县专车护送的第一批18名劳务人员来到了山西红马甲家政…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