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告诉马克龙:中美都参与,我才会出席和谈

(观察者网 讯)俄乌战争至今已持续1年多,战争的结束看起来还遥遥无期,西方国家也在与乌克兰政府商讨止战的方法。《华尔街日报》4日报道称,美国总统拜登近期与德国总理朔尔茨、法国总统马克龙、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以及一众东欧国家领导人商讨俄乌战争问题。报道援引知情官员称,德、法以及乌克兰三国领导人2月初在巴黎进行了会谈,商讨了包括和谈在内的解决俄乌冲突问题的方式。马克龙和泽连斯基也讨论了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的可能性,泽连斯基表示,只有在中美领导人都参与其中时,他才会出席和谈。《华尔街日报》:拜登与朔尔茨讨论乌克兰问题战略报道称,从美国到德国,再到法国,近期都表现出推动和谈解决俄乌战争的信号,但也持续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3日,拜登与朔尔茨在白宫就俄乌战争会谈,他感谢了德国为乌克兰提供的军事和“精神”援助。朔尔茨回应称,2023年将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德国和美国必须步…

胡锡进:从美国闹翻天又自己改口的“气球事件”中,我们看到什么?

气球事件在美国搞得那么大,真是匪夷所思。不过美国情报部门已经放风,正在评估中国无人飞艇是因气象原因误入美国上空的可能性。之前白宫已表示近期在北美上空击落的其他三个物体与中国无关,它们可能是“良性气球”。气球事件正在降温,尽管美参议院15日还通过决议案谴责中国“侵犯美国主权”,但美媒都在传双方正就王毅与布林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会晤进行安排,中美关系有望迎来缓和。中美都没有证实王毅和布林肯将在慕尼黑见面,但老胡个人认为,两人实现会晤的可能性很大,继续因气球事件而中断的中美外交缓和进程应是双方的共同意愿。布林肯 资料图中美关系已经很冷了,两国舆论针对对方的敌意越来越高,这也使得一些人能够操纵气球事件,使它迅速在美国燃爆,达到了沸点。不过这个事件也验证了,美国强硬派虽然很恨中国,叫唤得很凶,但美国作为一个整体上对走向与中国发生直接冲突是忌惮的。美方除了击落中国…

布林肯访华在即,世界在关注什么?

直新闻:外界普遍预期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中东行结束后可能会开启访华行程,这也是今天外交部兔年首场记者会的提问焦点。管先生,你对此有何前瞻?特约评论员 管姚:布林肯今天在访问中东第一站埃及首都开罗,会见了埃及总统塞西,并已转飞耶路撒冷。根据美国国务院发布的行程,布林肯中东行为期三天,还将访问以色列,并将前往约旦河西岸的拉马拉,与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会晤。在以巴冲突新年再起并出现重大人员伤亡的背景下,布林肯此访中东当然颇受关注。但我也注意到,外媒对布林肯最新外访的更大关注点,还是落在可能连轴上演的二月访华行程安排上,这从今天外交部记者会上,境外媒体的密集发问,就可以见证这种关注热度。事实上,上周在美国国务院记者会上,也有记者就此访提问,发言人帕特尔(PATEL)虽未正面回应,但用了一个“soon”的提法,强调布林肯希望对华访问很快成行。目前中美都没有官宣布林肯的访华行期,…

2023年中美关系,重新回归理性?还是正在酝酿新的危机?

刘鹤与耶伦苏黎世会谈中美加强建设性沟通 释放缓和信号美国务卿布林肯访华在即美方欲下“先手棋”增添谈判筹码?2023年中美关系 重新回归理性?还是正在酝酿新的危机?《今日看世界》刘鹤与耶伦苏黎世会谈 谈到超时中美加强建设性沟通 释放何种信号?春节临近,中美传出积极信号。1月18日上午,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瑞士苏黎世举行了时长约三个小时的会谈,超出了原定时间,并且是因为耶伦需要赶飞机而停止的——否则双方有意愿谈得更久。这是两人两年来的第四次沟通、首次面对面交流,也是2023年中美的第一次会谈。中美都形容这场在苏黎世举行的会议,是朝着改善对话迈出的一步,也是就分歧坦诚交换看法的机会。刘鹤在会谈后接受凤凰卫视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次与美方会谈气氛融洽,成果积极,涉及议题广泛。他希望这次瑞士之行让全球市场看到,中国在经历了疫情之后“又回…

高盛集团总裁:绿色金融领域内中美有共同利益

原标题:高盛集团总裁:绿色金融领域内中美有共同利益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张姝欣)10月21日,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上,高盛集团总裁John Waldron说,中国金融业的一系列开放措施使得高盛等机构对于中国经济的弹性更有信心。会上,他表示,绿色金融是中美都感兴趣的领域,也拥有共同利益。目前中国是绿色债券的重要来源地,同时,中国也开发了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产品。中国此前明确减排计划,使得绿色金融大有可为。教育、医疗保健、金融普惠等领域应该促进资金流入,实现包容性增长。  校对 薛京宁

中国政府与美南地区双边交流不会停歇

原标题:中国政府与美南地区双边交流不会停歇    本报华盛顿电 记者关晋勇报道:美方突然要求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关闭后,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7月24日下午在其官方网站发表总领事蔡伟致美南地区各界朋友的公开信。公开信说,美方单方面突然要求中方关闭驻休斯敦总领馆的举动是蓄意破坏中美关系,中美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   公开信说,7月21日,美方单方面挑起事端,突然要求中方关闭驻休斯敦总领馆。美方此举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违反中美领事条约有关规定,蓄意破坏中美关系。中方对此予以强烈谴责并坚决反对。   公开信说,中美都是伟大的国家。中美建交41年的历史表明,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双方应致力于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共同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   公开信说,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是中美建交后中方在美国开设的第一…

纳瓦罗再借“罗恩·瓦拉”发表对华强硬言论 华春莹:意欲何为?

原标题:纳瓦罗再借“罗恩·瓦拉”发表对华强硬言论 华春莹:意欲何为?Q“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消息,在12月13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近日向华盛顿学者圈发送了一条备忘录,再次以虚构专家“罗恩·瓦拉”的身份为其继续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立场辩护。纳瓦罗证实了这一备忘录的真实性。此前,CNN等美国多家媒体曾曝出,纳瓦罗在其多部书中多次引用并不存在的虚构人士“罗恩·瓦拉”的言论批评攻击中国,令国际社会感到哗然和震惊。你对此怎么看?A华春莹:中美都是世界上的重要大国,在影响中美关系和全球经济的重大问题上,纳瓦罗作为美国政府高官,反复用一个虚构的人物误导舆论,甚至试图推动以此为依据制定对华强硬政策,是非常荒谬和极不负责任的。正如你刚才提到的,前不久有媒体曝出来,“罗恩·瓦拉”这个虚构人物在纳瓦罗的至…

环球网:中美磋商有积极成果,保持淡定继续向前

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星期五在华盛顿结束,特朗普总统会见了刘鹤副总理。双方第一时间披露的信息显示,这次磋商取得一些进展。双方同意继续相向而行,共同朝最终达成协议的方向努力。在这次经贸磋商举行之前,舆论一度不太看好磋商结果。美方在谈判开始前对中方搞新的施压行动,尤其引发了国际上一波悲观分析。然而,谈判结果显然好于人们的预期。这是大形势的逻辑发生作用的结果。美国对华贸易战打了一年多了,实在没打出个所以然来。除了中美都蒙受损失,看不出哪一方真有取胜的迹象。谈到贸易战给哪一方带来了什么值得夸耀的成果,人们的大脑里一片空白,所谓的成果找不到坚实可信的证据支撑。当然了,尽管支持结束贸易战的人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都占大多数,但人们的这种愿望转变为两国真正的相向而行,迅速围绕关键分歧决定性地相互妥协,还是很不容易的。从之前的僵局走向结束贸易战,让社会的理性情绪成为两国…

港媒称中美都在搞“建筑”:中国建基建 美建壁垒

原标题:港媒:中美都在搞“建筑”——中国建基建 美国建壁垒香港《南华早报》网站8月12日发表文章称,中美两国都在搞“建筑”。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修建桥梁(和公路),而美国则通过关税甚至美墨边境墙来建起壁垒。文章指出,不管从字面意义还是象征意义上讲,中国的做法都是“建设性的”,而美国的做法是破坏性的,它破坏了世界贸易,有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与此同时,金融市场被夹在中美之间,左右为难。尽管股市和债市(更不用说大宗商品和服务市场)一次次从危机边缘反弹,但这种“战争游戏”能持续多久,应该是有限度的。各国央行和财政部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当金融体系的减震器。 ▲美墨边境墙文章称,在建设和破坏的问题上,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显然属于前者,其远大目标是,在欧亚大陆以及中东、非洲乃至其他地区,建立陆上和海上交通联络网。为此,它承诺吸引大额投资,在全球一半的地方创造就业…

北大教授质问美防长卡特为何抵近侦察 卡特结巴回应

6月4日,美国国防部长卡特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演讲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庆国教授用英文提问,部分与会代表团成员和媒体人士在大会会场外观看实时转播画面。”   贾庆国随后说:“此外,对于公海上的航行自由,中美都赞成这一原则,但双方对此有一个看法不同。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