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写了六首跟光华管理学院有关的诗词

本文刊载于《作家文摘》第2541期自从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厉以宁就没有离开过北京大学。他曾先后在经济系、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工作,直到1994年负责筹建光华管理学院。1994年11月14日,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厉以宁出任院长(1994-2005年),2005年以后任名誉院长。在此期间,厉以宁写了六首跟光华管理学院有关的诗词。1955年,厉以宁大学毕业携手育英才写于1994年的《太常引·记与尹衍樑先生讨论筹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事宜》:一心兴学悄然来,细语抒胸怀。忽见笑容开,意何在教人费猜。红楼旧影,未名新曲,桃李满园栽。携手育英才,岂不是悠哉快哉?中国台湾知名企业家尹衍樑博士为捐资支持光华管理学院创建,多次来北京与校方商讨,最终达成了共识。同年11月底厉以宁带队赴美,先后考察了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顶尖名校,就…

惨烈!加州大学发布中国高中录取数据,录取率跌破冰点

拥有“全球最顶尖公立大学”之称的加州大学10所分校,几乎是每个美本留学家庭的“申请必选项”,因此坊间传言“10个学生9个申UC。”作为美国西海岸最有分量的“公立大学典范”,加州大学自带流量,一个申请系统包含冲刺校、匹配校和保底校,是众多学生喜欢申请的院校之一,申请人数不断刷新历史新高,随之而来的是录取难度快速提升,其中UCB和UCLA的录取难度堪比藤校。近日,加州大学系统公布了2022年入学的新生数据,具体明确到每个高中(包括中国高中)申请人数、录取人数和就读人数。在2022年加州大学在中国录取人数比往年出现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一起来看看中国高中的录取情况。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2022年中国高中录取人数上海世外 12人(123人)UWC常熟 10人(92人)上海平和 10人(193人)人大附中 8人(189人)深国交 6人(81人)北师大实验 6人(163人)北京十一学校 6人(208人)深圳中学 5人(77人)上海浦西…

沈志华:观察“冷战发生”的新视角

观察“冷战发生”的新视角——写在《经济漩涡:观察冷战发生的新视角》出版之前文 / 沈志华作者简介: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摘要:冷战的起源和发生,特别是苏联在其中的作用,这是学界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如果我们从经济这个新视角,特别是苏联的经济观念、经济政策以及美苏之间的经济关系来研究,就会发现不同的逻辑链条,产生不同的历史叙事,从而对战后美苏关系变化、冷战格局形成和展开提供一种新的解释框架。历史研究的责任在于说明冷战研究究竟是怎样发生的,美苏双方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会造成如此的结果。事实上,通往冷战的每一步都有回转的机会和可能,但美苏走到最后一步还是掉入了冷战的深渊。本文发表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 #国际冷战史 栏目,有删减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R.Popper]很早就说过:“不可能有这样的历史—‘真实发生的过去’(…

粉色头发女孩去世 黄谣还要伤害多少人

作者 | 邢初“谣言”每每令人闻风丧胆,“黄谣”却相对陌生,无处不在而又常常隐身。持续半年多被造黄色谣言的95后女孩郑灵华,最终于2023年1月23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生前,郑灵华仅因为染了粉色头发,而被捏造身份作假、学历作假,甚至是“陪酒女”,与爷爷的合照被污蔑为“老少恋”。郑灵华与爷爷分享被录取的喜悦 / 微博@鸡蛋姬类似的事情在很多女孩身上都上演过。去年,28岁的牛津数学系博士女孩朱朱因一条毕业视频,被辱骂“搔首弄姿”,被质疑“网红”“名媛”,甚至“被包养”等羞辱。杭州拿快递的女士被无端捏造“小三”“风骚少妇”……演员柳岩,出道早期,就仅仅因为身材与穿着,在毫无依据的情况下,被大肆以“荡妇”“风骚”等语言羞辱,被编造其“上位史”“出道史”。演员黄磊的女儿黄多多,还没成年就开始被捏造低俗的臆想与标签,仅仅因为头发发色、穿衣风格,就被贴上“太妹”“不良少女”“露骨”等…

粉色头发女孩去世,黄谣还要伤害多少人

作者 | 邢初“谣言”每每令人闻风丧胆,“黄谣”却相对陌生,无处不在而又常常隐身。持续半年多被造黄色谣言的95后女孩郑灵华,最终于2023年1月23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生前,郑灵华仅因为染了粉色头发,而被捏造身份作假、学历作假,甚至是“陪酒女”,与爷爷的合照被污蔑为“老少恋”。郑灵华与爷爷分享被录取的喜悦 / 微博@鸡蛋姬类似的事情在很多女孩身上都上演过。去年,28岁的牛津数学系博士女孩朱朱因一条毕业视频,被辱骂“搔首弄姿”,被质疑“网红”“名媛”,甚至“被包养”等羞辱。杭州拿快递的女士被无端捏造“小三”“风骚少妇”……演员柳岩,出道早期,就仅仅因为身材与穿着,在毫无依据的情况下,被大肆以“荡妇”“风骚”等语言羞辱,被编造其“上位史”“出道史”。演员黄磊的女儿黄多多,还没成年就开始被捏造低俗的臆想与标签,仅仅因为头发发色、穿衣风格,就被贴上“太妹”“不良少女”“露骨”等…

为什么大规模感染后杭州仍多名学生染疫?第二波疫情卷土重来?

文/张作风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流行病学系主任、终身教授,凤凰网《肿瘤情报局》特约专家核心提要:1. 此次杭州多名学生为首次感染,说明新冠疫情尚未完全消失,还持续在中低水平上流行,这种流行仍可能在不同地区尚未被感染的人群中持续发生。新冠疫情在下降过程的持续低水平流行是第一轮疫情的继续,并非第二波疫情。2. 五月份出现第二轮暴发的可能性有限,未来相当部分的新冠感染者会是首次感染者或未接种加强疫苗者。3. 美国新冠公共卫生紧急状况将于5月11日结束,预估世卫组织将在美国结束紧急状况前后宣布取消世界新冠公共卫生紧急状态。紧急状态的结束并不意味新冠病毒不复存在,但是人群通过接种疫苗和病毒感染产生了免疫保护屏障,新冠感染率和死亡率会维持在平稳的低水平。专家建议尚未感染者和刚被感染者持续佩戴口罩。杭州市中小学校突发多名学生感染疫情?部分学校班级再度停课,第二波疫情要暴发了吗?未感…

王登峰被逮捕,曾任中国足协副主席

2月16日下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消息,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原司长王登峰(正厅级)涉嫌贪污、受贿一案,由山东省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山东省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贪污罪、受贿罪对王登峰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王登峰于去年8月30日官宣被查,截至目前,对他的党纪政务处分情况尚未披露。王登峰 资料图公开资料显示,王登峰出生于1965年,籍贯山东省安丘市,曾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攻读本科、硕士、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1999年任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2006年,他转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2011年11月,王登峰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直至2022年8月被查。据教育部官网介绍,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负责指导大中小学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国防教育工作;拟订相关政策和教育教学指导性文件;规划、指导相关专…

没有躲过“路杀”的中国豹

豹子躺在地上,已经死了几个小时,腿部伤口和嘴角流下的血液开始凝结。郭志宏赶到林场,确认死去的是一只雌性华北豹,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郭志宏是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在六盘山工作23年,亲眼见过华北豹两次,算上这次尸体辨认,就是三次。这只华北豹死于2022年12月29日清晨的一起车祸。事故发生于宁夏固原市境内省道S203叠叠沟路段附近,距离华北豹的重要分布区——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00多公里,距离固原市区只有20多公里。从地图上看,这条公路贯穿山脉,意味着豹如果要从山脉的一侧迁移到另一侧,势必要穿过公路。2022年12月29日,一只雌性华北豹在宁夏固原市遭遇车祸去世。拍摄:郭志宏华北豹是世界上目前公认的9个豹亚种中唯一的中国特有豹亚种,也被称为中国豹、金钱豹,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易危(VU)物种。由于有关华北豹的科学系统调查研究一直…

世卫何时结束新冠紧急状态?流行病学家:取决于这一关键数据

文/张作风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主任、终身教授,凤凰网《肿瘤情报局》特约专家核心提要:1. 目前世界的新冠感染率和死亡率均呈稳定下降趋势,并居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南韩、新加坡、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和世界的下降趋势相一致。世卫组织于当地时间1月27日举行会议,讨论当前的新冠大流行是否仍将是突发全球公共卫生紧急状况,会后总干事谭德塞将对这一指定做出最终决定。2. 自2022年12月7日国内调整疫情管控措施以来,新冠在人群中传播的速度迅猛,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近期估计,已有接近80%中国人群被感染。此次春运大规模人群流动扩大了传播范围,在农村边远地区可能造成严重的第二波疫情。3. 考虑到中国新冠感染和重症死亡的未来发展和控制情况,世卫组织不大可能在本月底会议上就决定终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状况。张作风教授估计,如果中国的新冠…

61年来首次,中国如何应对人口负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全国人口出现负增长,自然增长率为-0.60‰。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人口总量有所减少。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据媒体梳理,这也是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即近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人口负增长,会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哪些影响?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人口学系主任杨凡曾在中国新闻周刊撰文,探讨中国人口负增长下的影响及应对。中国人口正经历前所未有大转折:负增长如何应对发于2022.8.15总第1056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当前,中国的人口发展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转折阶段。2022年7月,联合国发…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