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财长保尔森:美国对华政策并不奏效,广泛脱钩存在多重风险

导 语在2月初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之际,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基金会主席亨利·保尔森(Henry M. Paulson)1月26日在美国《外交事务》杂志网站发表题为《美国对华政策并不奏效——广泛脱钩危险所在》(America’s China Policy Is Not Working-The Dangers of a Broad Decoupling)的文章,呼吁美中两国决策者更频繁会面、更坦诚地沟通。他认为,美国当前对华政策对美国自己的伤害更大,美国联合盟友制衡中国的策略并不奏效,与中国开展经济合作符合华盛顿的利益。他提醒到,“以美国自身利益为代价惩罚中国”的政治意愿正在美国国会推波助澜。拜登政府需要拿出勇气,“明智且果敢”地应对这些挑战。以下是保尔森此文主要内容:尽管人们都在谈论我们如何进入了一个新的全球化时代,但刚刚过去的一年却与2008年惊人的相似。那一年,俄罗斯入侵了它的邻国格鲁吉亚,美国与伊朗、朝鲜关系持续紧张,全球经济也…

外媒放风:美财政部官员代表团2月将访华,为耶伦访问做准备

【环球网报道】据路透社报道,两名消息人士19日告诉该媒体,美国财政部官员代表团计划在今年2月访问中国,为美国财政部长耶伦随后访华做准备。耶伦 资料图据新华社此前报道,1月18日上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财政部长耶伦在瑞士苏黎世举行半天会谈。双方围绕落实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就全球和两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等进行了专业、深入、坦诚、务实的交流,会谈富有建设性。中方欢迎耶伦财长今年适当时候访问中国。双方同意经贸团队在各个层级继续保持沟通交流。路透社称,在刘鹤与耶伦会面后,美国财政部发布消息称,耶伦计划访问中国,同时欢迎中方同事也在“不久的将来”访问美国。报道还称,一名消息人士称,耶伦访问中国的具体日期尚未确定。另外一名消息人士称,预计耶伦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访华,访问日期可能会在美国财政部代表团访问中国后确定。

耶伦当面请教刘鹤,有诚意,但不多

直新闻:刘先生,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与美国财长耶伦举行了首次面对面会谈。你认为,两人这次会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我认为,这个主要目的,耶伦自己已经把它说出来了,那就是,中美两国有迫切需要,就宏观经济及财政状况进行沟通,不容许因缺乏沟通而出现误解。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美国摸不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向,不知道中国下一步会往哪里走,所以迫切需要当面向刘鹤来请教。而在事实上,中方也早就知道外界对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疑虑,甚至累积了相当多的误会与误解。所以刘鹤在瑞士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发表主旨演讲的时候,已经是先声夺人解答了外界的疑虑,也就是第一,中国绝对不会搞计划经济;第二,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重新关上;第三,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的任务,中国不会在短期内急于实现。然而尽管刘鹤已经以斩钉截铁的态度进行了回应,耶伦仍然迫切地想要跟刘鹤沟通这些问题,这也就…

中方能否确认王毅将访问欧洲?外交部回应

2023年1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法新社记者:据报道,王毅国务委员将访问欧洲,你能否予以确认并介绍具体情况?汪文斌:如有相关消息,中方将及时发布。当前,中欧关系稳定发展。去年底,中方相继接待德国总理朔尔茨、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成功访华,再次表明中欧双方均高度重视双边关系。下阶段,中方愿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同欧方继续加强对话合作,共同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以下是例行记者会全文总台央广记者: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有外媒评论称,随着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将明显加快。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汪文斌:2022年,在世纪疫情反复延宕和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考验下,中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稳住了宏观经济大盘,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持续提高。这份成绩的…

经济学家卢中原:当世界工厂有啥不好?不是谁都能学印度做世界办公室

编者按:1月17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卢中原在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的2023宏观形势年度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分享他对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的观察,并对放开后的中国如何应对逆全球化、如何实现有序可控的对外开放提出建议。《凤凰大参考》整理发言全文,以飨读者。核心提要1. 卢中原指出,中国的宏观 经济正处在下行通道之中,且将维持很长的时间。近 三年GDP增长的数字呈现过山车似的起伏,接下来怎么把3%托高是大难题,能到5%就很了不起了。中国经济内生动力仍然不足,但中国经济潜力和韧性很强,需寻找经济新增长点并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2. 卢中原强调“以新带旧”的旧和传统不是落后,而是我们国际分工当中取之不尽无法替代的优势。 做世界工厂有什么不好?发展中高端就把中低端扔了?凭什么?都像印度一样当世界办公室不是那么简单的。3. 卢中原表示,疫情封控期间,我们能体会到没地方买菜…

最新公布的2022年宏观经济数据 透露了哪些信号?

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长2.9%,全年同比增长3%,均超出市场预期,中国经济在持重缓进中迎来新篇章。从2022年12月主要经济指标看,疫情冲击下生产走弱,但内需指标开始回暖,这是一个颇为积极的信号。尤其是,基建投资继续发挥支撑作用,制造业高景气延续,以及房地产市场在改善,令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开始显现;而消费特别是商品零售迅速修复,则让我们看到了消费作为“内循环”引擎的提升空间。展望2023年,出口走弱后,政策更需统筹发力,扩大内需、畅通内循环。在各项政策积极呵护下,在市场主体预期改善中,中国经济的常态回归之路或将更迅速,也更扎实,我们预计2023年中国GDP增速将达到5%以上。2022年中国经济持重缓进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长2.9%,高于Wind统计的市场预期值(1.9%)。实际值和预期值差距较大可能原因在于:一是,疫情防控优化后,中国经济从“J曲线”底部走出的时…

刘鹤与耶伦会晤 能谈出什么成果?

直新闻:中国副总理刘鹤将与美国财长耶伦达沃斯会谈,这会促进中美关系向好发展吗?特约评论员 陈冰:在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以来,中美关系稍稍好转,开始恢复高层接触,但没有根本性的改观,主要是美国没有改变对抗中国、制约中国的战略,还在加剧“新冷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间的交往,实际上更多是以管控危机为目的的。这次刘鹤和耶伦的达沃斯双边会晤,一方面就经济发展交换意见,另一方面则是深化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之间的沟通与对话,实际上还是处在接触层面,能谈出什么具体成果,还需要观察。但不管怎么说,能够面对面坦诚地交流,总是好事,为今后解决具体问题举行铺垫。我们再来看看官方表态。中国商务部用一句话来概括,说这次会晤将“加强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协调”。美方则说,两人将讨论全球挑战,比如经济衰退的可能性,相应的风险及如何加强合作。这就意味着,对世界经济走向的判断,对中美经济前景的…

刘鹤与美财长将于1月18日在瑞士会面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刘鹤副总理与美财长耶伦举行会谈答记者问,具体内容如下。 问:据美财政部发布的消息,耶伦财长将与刘鹤副总理在瑞士举行会谈,请问您有何评论? 答:中美经贸团队保持良好沟通。为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加强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协调,刘鹤副总理与耶伦财长将于1月18日在瑞士苏黎世会面。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汪同三因病在北京逝世 享年74岁

12月22日,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原理事长汪同三同志因病于2022年12月22日上午9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4岁。汪同三为经济50人论坛成员。他长期从事经济模型理论、方法论及其在经济预测和政策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参与和美国学者的模型研制合作项目,建立了中国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于90年代开始承担总理基金项目“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在进行经济预测的同时,汪同三对现实经济问题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汪同三1948年生于江苏南京。1977年进入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1982年获数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1984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5年,汪同三在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中国驻美大使秦刚会见美国财长耶伦

中新社华盛顿12月15日电 中国驻美大使秦刚15日在华盛顿会见美国财长耶伦。双方就落实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以及共同关心的双边和多边经济财金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双方同意继续保持交往,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及在双边经贸问题上的沟通,促进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