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救队主任谈桂林降雨:中学生掉进排水渠冲走,三四公里外被找到

广西气象部门消息,6月13日至19日,广西出现持续性强降雨天气过程,为今年广西龙舟水最强降雨时段。国内多地应急救援队伍迅速集结,驰援桂林。截至6月21日,桂林漓江水上搜救志愿者中心(以下简称“搜救队”)一轮救灾结束,共出动志愿者326人次,舟艇,排筏21艘,救援车辆以及越野车辆32台。共转移被困人员近3868人次,运送各类物资往返灾区228趟次。据央视新闻消息,桂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通知,鉴于本轮影响桂林的强降雨过程已结束,全市江河水位均在警戒水位以下,水势平稳。根据《桂林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桂林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于6月22日17时终止桂林市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如果我们再晚一点点到,可能很多人会有生命危险。”在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搜救队主任莫光富回忆,他和队友曾在被洪水围困的大洲岛中,救下两名躲在摇摇欲坠的板房二楼的工作人员,也曾在洪水将要漫过桥洞前救下在桥洞内被…

黄山市一古桥重修11年后再遭冲毁:始建于元代,为全国文保单位

自6月19日入梅以来,安徽省黄山市持续强降雨天气,导致境内多条河流、水库水位出现抬升。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获悉,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元代的环秀桥,在此次降雨中被洪水冲毁。公开资料显示,始建于元代的环秀桥,距今已有700多年,桥长26.65米,宽3.85米,高距水位4.55米,2001年6月列入第五批“国保”单位。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2013年环秀桥就曾在洪水中被冲毁,灾后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于当年年底前完成了修复工作。6月21日上午9时环秀桥情况。呈坎村村民供图黄山市气象台06月20日17时30分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徽州区岩寺镇、西溪南镇、潜口镇、呈坎镇、洽舍乡、杨村乡、富溪乡6小时降水量可能达160毫米以上并持续。6月20日,呈坎景区发布公告称,因受暴雨天气影响,景区部分区域存在积水情况,道路湿滑,为确保广大游客朋友们的人身安全,呈坎景区临时闭…

洪水冲击闽粤交界空心村

长久以来的高度老龄化和农村空心化,更让“孤岛”的自救和救援变得雪上加霜。文 | 雷册渊 张凌云 袁扬洋 陈书灵编辑 | 王潇山洪暴发两天后,陈玥(化名)奶奶所在的梅州市平远县差干镇局部恢复通电。虽然奶奶家已经搬迁至海拔较高的山岗,但75岁的老人依然独自耕种着地势低洼处老屋附近的田地,从前种水稻,现在种蔬菜。山洪暴发后,陈玥第一时间想要联系老人,却怎么也联系不上。6月16日,暴雨突袭闽粤交界山区地带,广东梅州、福建龙岩等地普降暴雨、局部出现特大暴雨。梅州市梅县区、平远县、蕉岭县等多处发生山洪、山体滑坡,截至6月17日,已造成5人死亡、15人失联、13人受困;而在与梅州相邻的龙岩市,16日8时至20日7时,93个乡镇197个站点雨量超过100毫米,21个乡镇35个站点雨量超过250毫米,武平县象洞镇更是达到了406.5毫米,福建省气象台发布,本轮强降水已达极端事件强度。直到6月17日下午6点,陈玥才终于打通…

“气候正在崩溃,迹象从未如此清晰”

近期,我国北方遭遇“酷热烤”,南方则在经历“暴力梅”。“南涝北旱、旱涝并发”,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全力推进防灾减灾工作。(一)从年初时的寒潮、冻雨、龙卷风,到入夏后的大暴雨、重度干旱,极端天气频发,波及国内多地。放眼世界,严重热浪侵袭印度,多地气温连续数日超过45℃;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遭遇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暴雨、泥石流、洪水导致几十万人流离失所;就连典型的沙漠地区阿联酋,今年4月以来,都遭受了75年来最大降雨,一天下了1年多的雨量……“水深火热”的情景,真切强烈的冲击,极大拉升了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我们的气候正在崩溃,迹象从未如此清晰。”近些年,在全球变暖以及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气象灾害,正愈加变成“年年遇”。2020年欧洲遭遇世纪暴风雨损失惨重;2021年美国西部遭遇“120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危机;2022年澳…

形势严峻!张国清、刘国中先后提要求,再有省长赶赴受灾现场

撰文丨余晖 高语阳近期,南方多地持续出现强降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发生洪涝灾害。政知君注意到,近日,多位省级党政“一把手”聚焦防汛工作。张国清、刘国中先后提要求政知君注意到,连日来,先后有两位国务院副总理就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提出相关要求。6月14日至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在广州市、深圳市、上海市调研。调研期间,张国清强调,近日南方部分地区持续强降雨导致洪涝和地质灾害。“要全力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强化雨情灾情监测预警,加强灾害易发区域巡查防护,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6月16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到山东、江苏调研。刘国中强调,要时刻绷紧防灾减灾救灾这根弦,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压紧压实水旱灾害防御责任,加强气象、水文监测预警,深入排查消除风险隐患,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减灾救灾工作,最…

桂林一药店女职员疑在洪水中触电身亡,附近商户:事后有居民提醒关闸

受持续强降雨及漓江上游水库相继泄洪影响,6月19日,广西桂林各主要河流水位迅速暴涨,根据水文气象资料显示,截至6月19日17时,桂林站水位上升到148.55米,已超过1998年漓江特大洪水148.4米,超警2.55米,为桂林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6月19日,桂林市城区出现洪水倒灌现象。6月19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在桂林秀峰区一药店职员疑在水灾中触电身亡。潇湘晨报记者多方核实到,事发地点位于秀峰区甲山街道办辖区内的吉尔康大药房。附近一名商户老板王丽(化名)告诉潇湘晨报记者,事发药店就在她店铺附近,当日上午有降雨,但不算大,从下午两三点开始,街面上开始涨水,后来慢慢涨至膝盖位置,她店面内也开始进水,她一直忙于转运店内货物。“来桂林20多年,第一次在城区见到这么大的水。”傍晚时分,有居民突然过来提醒她将店内电闸关闭,称附近药店有一名女孩疑在店内触电身亡。王丽称,后有急救人员赶到现场,但女孩已…

桂林火车站“停摆”?12306回应

高鹏飞、尹鸣/@纵览新闻从6月12日20时开始,广西桂林、柳州、河池等地遭受暴雨袭击。据央视新闻报道,根据水文气象资料显示,截至19日17时00分,桂林站水位上升到148.55米,已超过1998年漓江特大洪水148.4米,超警2.55米,为桂林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此前报道)自动播放桂林海事局于19日9时40分启动防汛一级应急响应,严阵以待、全力做好防汛工作。19日,当地多位居民向记者称,桂林主城区已经出现严重内涝,多个景区被迫关闭,公交多条线路停运,不少学校也发布停课通知。桂林“六匹马”被淹,暴雨致景区关停、学校停课桂林市区的漓江桥下有一个景点,被当地居民称为“六匹马”。6月18日,有市民拍摄到“六匹马”已经被完全淹没,无法辨认。截至19日8时,漓江上游的大溶江溶江镇河段已出现建站以来最高的洪水位,洛清江支流的西河永福县城河段水位回升至警戒线以上1米,并且仍在快速上涨。居住在桂林市七星区的汪先…

今年会是史上最热的一年吗

连日来,高温酷热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挑战。6月16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以来的高温排行榜,其中前10名都超过了42℃。随着高温预警持续拉响,大家都在纳闷:今年怎么热得这么早、这么猛?最近几年首次出现高温的日子是不是一直在提前?40℃以上的高温会越来越常见吗?在应对极端天气上,中国已经做了哪些举措?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教授李岩在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知事会客厅”直播节目中分析,近年来我国的高温天气出现得越来越早,南方高温一旦出现,通常会持续较长时间,而北方高温则往往是阶段性的。高温天气的频次和强度现在越来越不正常,极端高温天气屡破纪录。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魏科表示,现代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和高强度,是由全球变暖等因素引起的结果。未来我们要做好准备应对40℃以上的高温,因为这种极端天气会越来越频繁。直播视频截图“相当于30万个广岛原子弹一天释放…

40℃!为何今年热得这么早?

今年,北方的高温炙烤模式又提前了。6月9日以来,华北、黄淮等地出现年内首次区域高温过程,中央气象台已多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6月18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这也是6月7日以来,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的第12个高温预警。中央气象台预计,18日白天,新疆南疆盆地、京津冀、山东中西部、河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37~39℃高温天气,局地可达40℃及以上。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主任王国复对《中国新闻周刊》称,本次华北、黄淮地区的首次高温过程出现时间比常年偏早,就现有的气象灾害风险预估结果来看,至7月14日,全国以高温叠加暴雨、干旱等复合灾害为主,今年夏天有可能仍然“非常热”。为让城市“退烧”,各地也在积极采取行动。6月12日,郑州主城区最高气温突破40℃,市城管局于当日开始加大道路机械喷雾冲洗力度,进行物理降温。北京市住建、人社等部门近日相继发布通知,停止高温时段室外作…

直击河南旱情:河流见底,浇地成本剧增

6月16日,看到天空开始飘起雨滴,王坛赶紧开上拖拉机,往村外的土地里跑。王坛所在的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的干旱。面对突降的“甘霖”,王坛急忙和家人一块儿,冒雨把玉米种子播种在自己的十几亩耕地上。结果,令他郁闷的是,地里的种子播种完了,可雨水却停了。伴随着乌云散去,火辣辣的太阳,转眼间就把地上的几滴雨水蒸发了。没有“久旱逢甘霖”的喜悦,这场雨只是“刮了一场冷风,打了几个麻点子(雨)”,“就没下几滴儿,几乎是没下(雨)。”王坛的焦虑没有消减:早已经干裂的土地上,甚至连可用于浇地的水也没有了。河南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抗旱处处长杨文涛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进入今年5月以来,河南省降雨量比多年平均值少了70%以上,半数以上的气象监测站点已经达到了中旱以上等级,重度干旱、特旱范围不断扩大。截至6月12日,河南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达323万亩。河南农业大学农业政策和…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