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网民对“饭圈”整治行动满意度最低

调查说明2022年8月,在全国各级网信、公安、工信、市场监管等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全国135家网络社会组织共同发起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2022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以下简称“安满度调查”),共收回问卷303万份。其中第6专题为“特殊人群(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网络权益保护”,共收集样本19183份。男性占39.39%,女性占60.61%。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下)占19.8%,青年人(18-44周岁)占66.11%,中年人(45-59周岁)占14.07%,老年人(60周岁及以上)占0.92%。地区分布上,东部地区占55.93%,中部地区占21.33%,西部地区占11.19%,东北地区占11.50%,港澳台地区占0.04%,海外地区占0.02%。基于安满度调查完成了《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及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互联网已经成为未成年人学习娱乐、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但网络沉迷、信息泄露等网络安全问题也会影…

浙江宣传:“新闻学之争”争的是什么

当前,正是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前不久,某网红博主“劝人不要报考新闻学”的一番言论,在网上引起巨大争议。有人认为,学新闻的不干新闻,干新闻的不学新闻,教新闻的没干过新闻,可以称为新闻学之怪现状;有人觉得,没有哪种专业、哪份工作能让所有人满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有人指出,该网红博主提出的问题值得反思,但他的结论不能轻信,等等。舆情是社会的皮肤。笔者发现,相关言论和引发的争议,主要聚焦于三个层面的问题,值得再深入探讨一番。图源:视觉中国一、学新闻是就业“天坑”吗?“生化环材四大天坑,土木机械两大护法”“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劝人学法,千刀万剐”,近年来,网上关于“天坑专业”的版本不断翻新。新闻学入围“天坑专业”之列,这一言论很有市场。对此,笔者认为,要从三方面来看。首先,新闻专业“就业难”的现象确实不同程度存在。新闻学曾是“热门学科”,很长一段时间,各大高校…

学历贬值的年轻人,后悔考研了吗?

作者 | 王璐 李秋涵 王敏 邹帅 唐亚华“学历贬值”问题,正困扰着一大批研究生。近期频繁有人晒出自己大学毕业时手握多份offer,研究生毕业时却面临工作岗位少、薪资甚至还不如本科时期的经历。如某网友分享,“三年前211毕业的我手握腾讯、滴滴、阿里、字节四个意向,offer从34.5万到45万,但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保研究985。三年后的现在,只有两个offer,都是边缘部门,年薪均未超过35万。”有网友对此调侃,“莫非这就是知识改变命运?”如今,研究生越来越多,就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近日,深燃跟5位就业经历颇为坎坷的研究生聊了聊他们的心路历程。这中间,有人学术功底扎实,却因为实习经历不够丰富被嫌弃;有人在高期待一次次被现实教育之后,甚至认为研究生身份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累赘”;还有人本科毕业offer多得拿不过来,研究生毕业却零offer,预期月薪也从8000元降到了5000元;更有人功课优秀,实习经验丰…

在农村,不要独自站在人群之外

【编者按】清明节,人们回归家乡,缅怀先人、重温历史。传统节日使我们重新与乡村链接,也让我们深刻感悟到家园的珍贵和生活的意义。本期“地球快门”聚焦距离贵州惠水县城18公里的一个布依族村子。在摄影师蒋磊磊的镜头下,好花红村的农村风光和乡土文化鲜活而丰富,不仅与现代城市生活大相径庭,也与其未来的发展存在着矛盾。摄影、文字 / 蒋磊磊编辑、设计 / 阿四这组照片拍摄于2017年,因为一个活动我在贵州黔南州好花红村待了5天。好花红村是一个特殊又普通的村落。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村子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大喜的日子里人们会表演传统民俗活动,然而当地的方言却很少有年轻人学习和传承;村民们要发展布依族文化旅游,却又修建着整齐划一的新式农村建筑。这里的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自然环境都存在着矛盾和冲突。那次活动交差之后我再也没翻看过这组图片,直到现在6年过去,重新翻看时已经不记得…

在好花红村,美是一种神秘的秩序

【编者按】清明节,人们回归家乡,缅怀先人、重温历史。传统节日使我们重新与乡村链接,也让我们深刻感悟到家园的珍贵和生活的意义。本期“地球快门”聚焦距离贵州惠水县城18公里的一个布依族村子。在摄影师蒋磊磊的镜头下,好花红村的农村风光和乡土文化鲜活而丰富,不仅与现代城市生活大相径庭,也与其未来的发展存在着矛盾。摄影、文字 / 蒋磊磊编辑、设计 / 阿四这组照片拍摄于2017年,因为一个活动我在贵州黔南州好花红村待了5天。好花红村是一个特殊又普通的村落。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村子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大喜的日子里人们会表演传统民俗活动,然而当地的方言却很少有年轻人学习和传承;村民们要发展布依族文化旅游,却又修建着整齐划一的新式农村建筑。这里的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自然环境都存在着矛盾和冲突。那次活动交差之后我再也没翻看过这组图片,直到现在6年过去,重新翻看时已经不记得…

张家界一未成年人被殴打 官方通报

3月13日20时许,张家界市公安局永定分局接到报警,未成年人李某某被人殴打。接警后,公安机关高度重视,会同教育等部门迅速开展联合调查处置。经查,未成年人张某某、胡某某等人因琐事殴打李某某,并拍摄视频在社交平台传播。依照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对张某某等涉案人员的相应违法行为分别进行行政处罚,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教育部门迅速组织心理健康专家对被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疏导。涉事学校根据法律法规对打人学生进行教育惩戒。同时,开展全区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全力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积极做好护校安园工作。张家界市永定区学生安全专业委员会办公室2023年3月14日

经济日报:科学防疫当好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科学防疫当好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论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最新决策部署本报评论员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优化调整隔离方式,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基本医疗服务……与时俱进地出台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新十条”,彰显科学精准的防控要求。这既需要各地区各部门落实落细的务实行动,把该管住的坚决管住、该放开的果断放开,降低疫情对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也需要每个人学习科学防疫方法,保持健康文明生活习惯,当好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这是一场异常艰巨繁重的战“疫”。面对反复延宕的疫情,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决策,领导组织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大会战;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派出中央指导组,建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因时因势制定重大战略策略,健全常态化防控机制………

颜宁赖以成名的成果 背后有一个令人扼腕的故事

作者:在美华人学界大咖dave sun生物学家颜宁要回国担任新创办的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了。颜宁赖以成名的成果是“人类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这是一个困扰了科学家50年的问题,在颜宁团队的努力下,第一次在冷冻电镜下得到了揭示。但是这个成果从“颜宁验证了这个结构变成了颜宁发现了这个结构”,其中的故事令人感慨。验证和发现,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相当于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杨振宁李政道和验证了这一定律的吴健雄这样的关系。而颜宁将这两者都归于自己了。提出这个“转运蛋白分子结构模型”的其实另有其人,且早在20年前。故事很长,不知道有没有人想知道故事的来龙去脉。一个令人扼腕的故事。颜宁简历:1996年-2000年,在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学习,获学士学位;2000年-2004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2005年-2007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从…

风声|哈佛大学招生歧视亚裔案,是择优录取还是种族筛选?

作者| 马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为了让少数族裔特别是黑人、拉丁裔等有色人种的学生可以进入知名高等学府深造,美国很多顶尖大学在招生时采取了种族配额制或隐性筛选机制。但是,此举却让亚裔学生乃至白人学生面临招生歧视。特别是哈佛大学在招生过程中歧视亚裔学生的问题,更是受到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公立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也被起诉歧视亚裔和白人学生。最近,经历了反反复复的漫长诉讼程序,美国最高法院将对此案做出裁决。从平权运动到亚裔歧视1960年代,在黑人运动的推动下,美国通过了《平权法案》,旨在促进大学种族多元化,让更多有色族裔学生可以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美国历史上曾经发生多起严重的黑人歧视事件,黑人为了争取自身权益而组织起来,共同推动教育、就业、福利等政策的种族倾斜。《平权法案》要求大学招生要考量种族因素,让历史上备受歧视的黑人、拉丁裔等…

嘲讽滞留三亚的同胞 他们露出冷漠和狰狞

我原以为,经历了近三年,应该能让那些人学会独立思考、直立行走,看见自己的遭遇,明白自己的处境,然后对他人建立起最起码的共情。然而,并没有。最近,海南三亚疫情扩散,实行临时性全域静态管理,约8万游客滞留三亚。他们无处可去,也没地方吃饭,席地而睡。但是这般处境,却无法获得某些人的同情,反而是冷嘲热讽,并高赞。说实话,点开这个留言区,我是比较诧异的。因为我们尚处在一种余热未减的“同胞”“家人”“齐心协力”的氛围中。但是面对滞留三亚的同胞,他们顷刻间便露出自己狰狞的脸,冷漠的心,以及扭曲的魂。躲在笼子里的麻雀,嘲笑被丝网困住的鸽子,这不只是鸽子的痛楚,还是麻雀的悲哀,是整个鸟族的悲哀。请问,这些滞留者是违反了出发地的防疫政策,还是违反了目的地的防疫政策?他们按照政策的许可出行,按照各种繁琐的流程办理入住,扫着各种码提供着各种个人信息去放松身心,他们究竟错在哪了…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