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代年轻人更加输不起,也加剧了焦虑”

类别:资讯动态_热门资讯   时间:2023/12/8 13:49:45   点击:50   标签:社会学 社会 潘绥铭 中国 时候 学术 文化 风痕 理论 结果 问题 建构 方法 国际 通俗 关系 经历 历史 个人 教授 回忆录 互构 主体 文章 情况 人类 美国 年轻人 人们 学生 专业 文革 阻力 体制 社会学家 故事 意义 证明 方面 内容 研究生 机会 作者 宗教 二胡 性行为 人生 保健 男人 林林总总 日常生活 差异 伊斯兰 乳房 学术界 无法 产生 时期 评论 两者 视角 权利 主张 世界 学人 汉族 男女 田野 普通人 电影 制度 儒家 精神分裂症 教会 研究成果 阶层 雾里看花 体系 毕业 新知 一砖一瓦 成年人 层级 保守主义 本土 小姐 性别 研究者 大量 性化 资源 哲学 传统 至死不渝 学者 因素 老师 基督 原则 陈述

学人简介:潘绥铭,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创始所长,主要从事社会学研究方法和性社会学研究,主要代表作有《存在与荒谬:中国地下“性产业”考察》《生存与体验:对一个地下“红灯区”的追踪考察》《论方法:社会学调查的本土实践与升华》《性之变:21世纪中国人的性生活》等。访谈人:罗宇翔,现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学人Scholar团队成员。下文简称“学人”。(黄盈盈老师协调了访谈进展,潘绥铭老师提供了许多珍贵的照片,特此致谢)几个月前,我们有幸和潘绥铭老师聊了时隔十余年再版的《论方法:社会学调查的本土实践与升华》,在访谈中潘老师曾提到,他的学术自传《风痕:我与性社会学互构》(下文简称《风痕》)即将问世,这也为我们的再次采访埋下一个伏笔。《风痕:我与性社会学互构》作者:潘绥铭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年:2023-9一、我做了学问,学问也做了…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