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演唱会,一种新型电诈

类别:资讯动态_热门资讯   时间:2023/12/4 17:58:04   点击:189   标签:现场 音乐 青春 技术 歌声 媒体 文化 行业 朋友圈 粉丝 摇滚乐 感觉 老命 热情 长安 荧光棒 新华社 演唱会 社交 实力 形式 价值 小团体 角度 内涵 攸关 事实 群众 人民 薛之谦 状态 伍佰会 高强度 盛名之下 舆情 缅北 男声 鲁莽 流行歌 密集 洗脑 概率 对口型 经验 五月份 海选 政治 唱歌 全国 情感 其实难副 自律 志趣 张学友 宣言 个人 音色 气息 艺术家 老一辈 长假 方式 高价 歌迷 表态 无法 差异 个体 公司 朋友 答案 定位 声明 新闻 成本 事件 八场 流程 情怀 符号 艺术 林俊杰 精神 情绪 情况 基本功 录音 规范 真情 涨价 观众 作品 同侪 消失 五迷 金线 私生活

依据我丰富的舆情经验判断——「五月天假唱」事件,当新华社、长安剑、央视新闻都开始报道时,就意味着「坐实」了。接下来我们会看到——锐评、整顿、行业自律宣言等一套熟悉的流程。以青春为名、情怀兜底,再用「好好好想见到你」做情感绑架,高强度洗脑,只为忽悠歌迷花高价来到现场,看一场对口型的录音秀。这是一种很新的电诈手段,人畜无害又岁月静好的歌迷拥有了自己的缅北。今年五月份,我发了一条朋友圈:从个人志趣来说,五月天的作品无论是从技术还是内涵角度,都无法打动我,如果认同音乐是有「金线」的话,他们属于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大概率过不了「快乐男声」的海选。当然,我这种表达十分鲁莽,缺乏政治正确。理应尊重个体音乐审美的差异,不干涉他人的文化私生活。可公然假唱便是一个公共事件了,既与行业规范相悖,又和价值取向攸关,不再是小团体的精神团建。尽管很多「五迷」们在社交媒体上表态——听…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