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都是为孩子好,学校和家长咋都成了“受害者”?

类别:资讯动态_热门资讯   时间:2023/11/10 8:29:56   点击:118   标签:学校 课间 家长 学生 孩子 老师 家校 时间 小学 问题 圈养 部分 情况 教师 小学生 作者 校园 观点 观察者 机制 操场 纯属 游戏 规划 教室 中学生 舆论 专家 篮球 心理 体育课 家庭 校长 视频 政府 双方 同学 厕所 社会 成都 过度 坦言 无法 花草 深圳 产生 建议 地方 地区 山东 左玮 压力 上海 上纲上线 现象 乒乓球 小石 交流 预案 树苗 稿件 方法 剧烈运动 玩玩 个人观点 文章内容 手机 水泥墙 办公室 对方 集体 父母 实则 边界 教育部门 事件 校园内 盆栽 极端 集团 天空 报警 肢体 拖堂 状态 事实 功夫 跳河自杀 资料 系统 风险 记者 趣味 农场 群体性 洗手间 不争 一眨眼 离家 法院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左玮】有关“课间圈养”的话题仍在网络上持续发酵,舆论却开始呈现出一些吊诡之处——家校双方皆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或“弱势方”。近日,作者就此与全国各地多位家长、教务工作者、专家深入交流“课间10分钟”这个话题,聊一聊“圈养学生”的痛点难点。01泾渭分明的家长:“野点又何妨”VS“文明休息”前几天,就读于广西某小学的小阳就“课间10分钟”问题,将学校投诉至区教育督导组。他的观点十分明确:“课间10分钟应该完全属于孩子。为什么不能让学生们课间下楼活动,为什么禁止学生去操场、篮球场或乒乓球场自由活动,都把他们限制在教室内外。”督导组在查证后对家长解释:“课间10分钟时间短,主要用于喝水、上洗手间和调整状态。为了不影响下节课以及因热身不充足可能引起运动意外损伤,故不建议学生课间进行篮球、乒乓球或跑步等剧烈运动”,“课间有室内操、眼保健操,大课间有跑步、…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