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年后,本·拉登的信“火了”,美国年轻人惊呼“我们被骗了”

类别:资讯动态_热门资讯   时间:2023/11/18 12:09:26   点击:44   标签:美国 年轻人 媒体 平民 社交 巴勒斯坦 大量 有权 世界 宗教 时候 以色列政府 视频 地带 加沙 角度 政府 恐怖主义 美国政府 封信 英文 全文 敌人 阿富汗 事件 犹太人 内容 儿童 英国 人类 答案 战争 微不足道 灾难 眼见为实 视角 人生观 误导 有力 全球 价格 悲剧 感觉 恐怖分子 世界观 洗脑 问题 妇女 国际法 色彩 人道主义 极端 政客 军事 村庄 城镇 集团 创始人 原因 以色列 财富 经济 飞机 平台 方式 基地 部分 大家 当今世界 一封信 代理人 意志 纳税 游说 双标 以色列国防军 影响力 国际 不公 历史 人权 国家 中下层 人民 好人 证明 全世界 恐怖袭击 主谋 关键 个人 理智 犹太 分子 例子 情况 时代 周刊 视而不见 机会

(美国《时代》周刊刊登的本·拉登照片)1)此时此刻,“基地”组织创始人、被美国政府认定为“911”恐怖袭击事件的主谋本·拉登,以一种非常意外的方式在美国社交媒体上“复活”了。他在二十一年前发出的《致美国的一封信》,突然在社交平台X、短视频平台TikTok上“大火”。新一代的美国年轻人,第一次有机会听到来自“敌人”的真实声音。他们中的很多人发现,本·拉登的这封信,逻辑是如此清晰,陈述是如此有说服力,美国“主流媒体”和政客长期以来实际上是在故意欺骗和误导他们。2)由于本·拉登《致美国的一封信》实在是太火了,而且又如此“政治不正确”,一些社交媒体开始限制它的传播。在2002年11月曾经刊发这封信英文全文翻译的英国《卫报》,也不得不删除了这封信,它给出的理由是,本·拉登的话会因为缺乏情景而造成误解。3)本·拉登到底在这…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