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挖山”到“种山”:河南淇县“修山”记

类别:资讯动态_最新资讯   时间:2020/8/5 18:27:49   点击:113   标签:从“挖山”到“种山”:河南淇县“修山”记

原标题:从“挖山”到“种山”:河南淇县“修山”记  新华社郑州8月5日电(记者刘高阳)夏日炎炎,走进位于太行山余脉的河南淇县南四井西部山区,一片林草茂密。难以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曾是露天的废弃矿山。  在裸露的山石上织就一片绿色,近年来,河南淇县探索由政府引导、市场化主体参与的生态治理模式,推进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及地质环境生态修复,一座座“断头山”披青吐绿,县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靠山吃山”,在淇县,人们这样简单地形容曾经兴盛的采矿业。太行山山石硫化物含量低、强度高,适合作为建筑石料,到2012年,淇县露天矿山企业达40余家。  一车车砂石骨料运走,一座座山头消失,山林间变得坑坑洼洼。钱包鼓了,生态账却越欠越多,在矿山较为集中的乡镇,村民告诉记者,挖矿最厉害的时候,他们都不敢开窗户,“吃饭捂着碗,睡觉蒙着脸,一年还能吃一块预制板”。  “采矿改变了地形地…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