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职称代评成为生意,多少人才是“造假”出来的?

类别:资讯动态_热门资讯   时间:2024/6/24 10:13:05   点击:250   标签:职称 人才 评价 制度 专业 问题 技术 公司 标准 机构 教师 论文 评职称 社会 机制 高级教师 作者 领域 记录 申报 客观 典型 全国 力量 稿件 灰色 职业 能力 产业 地方 评论员 代表 体系 基本 材料 交钱 原创 指标 案例 平台 信息 过程 一事 监管部门 道德 部门 资料 国务院办公厅 突破性 曝光 群体性 地人 整理 中共中央办公厅 吉林 凤凰网 乱象 危机 业绩 精力 公正 诚信 渠道 科学 资历 学历 院士 信用 条件 市场 整治 职称评定 评论部 档案库 品德 技术水平 高级职称 中介机构 专项 符合条件 学术 弄虚作假 分类 评委 武汉 千丝万缕 全部 环境 实际 关系 投机 对方 报告 方式 朱昌俊 聊天 弱化 功能 委托 价值

作者|朱昌俊特约评论员近期,《中国青年报》报道了多名年轻人与武汉某教育公司签订职称代评合同后,“迟迟没有收到自己的证书,该公司也人去楼空”一事。同时,记者在与“A职称评审-李老师”的聊天过程中,对方多次提及公司有“关系”“渠道”,“交钱就行,100%下证”。承诺“花钱保过”的职称代评生意,其实这些年曝光过不少。年初已有媒体报道,有人与职称教育机构签订了职称委托代理服务合同,缴纳7200元后,却迟迟拿不到证。近几年,多地人社部门也曾发布防范职称评审诈骗的提醒,并开展了职称领域中介机构专项治理整治行动。现实表明,尽管有乱象曝光,有监管部门的防骗提醒和相关专项治理,这类灰色生意并没有绝迹。对此现象,需要从多个维度来看。职称代评“造假”成为一门生意?“职称代评”不能完全等于造假。有业内人士指出,“不排除有人的确很忙,想花钱图个方便”,比如帮助整理一系列的评审资料。然而,…

扫描关注微信号有更多的信息,点击可缩放大小